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是比较糟糕的。由于旧中国长期受到鸦片烟毒、战争混乱以及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整个国家处于疫病泛滥、缺医少药的现状,谈不上所谓的医疗卫生保障。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和设施都很差,传染疾病流行,居住环境恶劣,缺乏基本的卫生习惯,巫医盛行,迷信等思想泛滥,生命健康没有基本的保障。

一、民众健康状况

旧中国民众的健康状况甚差,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天花、霍乱、白喉、疟疾等传染病严重流行,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急剧下降、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可以说,民众的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寿命较短。20世纪前半期,我国乡村医疗社会整体落后,连年战乱使日常的生活物资匮乏,整个国家长期处于疫病泛滥、缺医少药的状态。再加上人们缺乏卫生意识和知识,卫生环境也不好,使当时我国人均寿命普遍较短。据相关统计,1901年到1910年,我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0岁,农村地区则低于这个数值。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缺医少药,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许多人一旦患病只能等待死亡。

民众的预期寿命很短,医疗卫生水平低下,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他们的高死亡率和寿命短现象。从死亡的年龄看,0~5岁的婴幼儿死亡率,据1937年至1945年的统计,0~5岁的婴幼儿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4.4%,其中,未满一岁的婴儿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3.9%。这些数据表明了在20世纪前半期,我国人口死亡率较高,其中20岁以前死去的人占总死亡人数近一半。

其二是各种传染疾病肆虐。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许多地方疫病横行,其中急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是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以鼠疫为例,不仅流行范围广泛,病死率也很高。1900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鼠疫的流行就达到高峰,共有20个省(区)的501个市、县(旗)发生鼠疫,发病人数年均达1~4万人,累计多达1 155 884人,死亡1 028 808人。天花也很猖獗,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1933年至1944年,我国就有近38万天花病患者,每年有数万人因此病死。在许多地方流传着“生儿只算生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的说法,可见天花对民众的危害有多可怕。

霍乱也是危害较大的传染疾病。1932年,全国普遍流行霍乱,期间有近10万人染上此病,蔓延至20个省、302个大中城市,死亡3万余人。据浙江鄞县的史料记载:1946年当地流行霍乱,有4 000余人发病,死亡的人数过半。还有记载西乡梁山伯庙会,“有百余香客同时发病,老人、孩童、孕妇得病者无不死亡。一时棺木供不应求,甚有2尸合盛一棺。”血吸虫病也是广为流行的传染病,有近一亿的人口受到危害。疟疾在我国南部各省以及少数民族等偏远山区广泛分布。如1919年云南思茅地区就暴发疟疾,近45 000人的县城由于疾病死亡或逃离就只剩下1 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