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

1.1 引 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举例来说,诺德豪斯(Nordhaus)和博耶(Boyer)的模型可以用来评估不同环境治理政策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高低。斯特恩(Stern)的模型对气候变化的理论和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安德烈奥尼(Andreoni)、莱文森(Levinson)从理论模型出发,阐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的相关问题。

    本书将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来分析资源应当如何有效地配置:即根据资源的配置情况,使任何一个部门在使用这些资源时尽可能地实现产品生产或服务的化,且不会影响其他部门的效率。

    由于每一种资源都可能被多个部门所使用,经济学家通常认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与产品类型相关,而是要看每单位资源所贡献的额外产出的价值(即经济学上常提到的“边际产品”)。当某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时,它在不同部门中的“边际产品”是不同的。这时将这种资源从那些效率不高的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部门,将会提升整体产出的价值。史密斯(Smith)指出:消费者在需求驱使下购买商品,生产者在利润驱动下生产商品,这些在市场中进行的活动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人们实现社会福利的化,而无须政府的干预。当代的经济学家们袭承了这一观点,并通过严谨的数学分析进一步扩展了这一重要定理的应用。

    然而,环境经济学涉及市场和“看不见的手”理论可能失灵的情况。传统经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这样来进行思考,其原因之一是环境资源总被人们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稀缺性问题,不需要考虑资源的配置问题。事实上环境资源并非数量无限,特别是当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环境逐渐恶化时,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似乎变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珍贵。因此,本书就是在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借鉴其分析方法,同时将环境这一要素给予较为明晰的定义、合理的分析,进而提出科学合理利用它们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化。

    以一个钢铁厂的情况为例:

    钢铁厂的问题是如何平衡钢铁生产和废气排放的关系。空气污染处理显然不是零,因为任何钢铁的生产都必然产生一定的废气排放,假若要求不存在废气排放,也就意味着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不能生产任何钢铁。因此,钢铁厂所追求的是生产钢铁和减少产量保护清洁空气之间的一种均衡状态。

    在本章中,我们将分析环境资源使用的损益问题。1.2节从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所涉及的模型仅包括一个能衡量环境资源投入造成污染的变量,均衡水平由掌握所有信息的决策者确定。1.3节假设社会决策者并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部信息,但污染的产权明晰(消费者拥有自然资源产权)。这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将排放许可证卖给生产者,允许其在有限的程度下进行污染,来保证自己的效用化。此节的结果表明,市场机制能够实现与1.2节完全相同的均衡。1.4节将简要探讨在政府或市场机制下污染水平的关系。

    1.5节的内容将涉及两个经济体共处同种环境资源时如何实现配置的问题。这时,一个经济体的治污决策会影响另一经济体,我们将使用博弈理论来寻找相关解决方案。1.6节研究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效用和利润函数存在跨期因素的情形,我们将在此设定下寻找污染排放的均衡路径。1.7节与1.5节思路相似,分析了共享某种环境资源的两个经济体跨期动态博弈问题。

    本书使用了多种经济学工具以解决环境问题。本文的模型分析并不仅限于根据模型找出污染均衡值,更重要的是为环境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答。我们将在1.4节中对一个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后续的第二章将把此例与中国的环境政策现状相结合进行详细的分析,后给出两套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