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001】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②。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梳理字词】

①归:出嫁。

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解读景语和情语】

《桃夭》是《诗经》名篇,诗歌用重章叠唱的传统形式,描绘了婚礼上华彩盛装的新娘,表达着对美满、和睦、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

诗歌题目“桃夭”本身就是比喻巧妙的“景语”。桃花粉红,春天盛开,正如充满青春气息的纯洁少女;“夭”有繁盛娇艳的意思。“桃夭”,盛开的桃花,一如盛妆的新娘。“桃夭”也就成了全诗的总体意象。

诗歌三节,都以“桃之夭夭”为首句。“夭夭”叠用,更见新娘之绚丽,赞美之响亮。这赞美,可以理解为婚礼嘉宾的喝彩,更适合看作新郎内心喜悦的迸发。不是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吗?那好:我美丽的新娘啊,你今天像桃花一样娇艳!我美丽的新娘啊,你今天像桃花一样娇艳!我美丽的新娘啊,你今天像桃花一样娇艳!新娘会是让小伙子“辗转反侧”的“窈窕淑女”吗?抑或是那位“投我以木瓜”的姑娘?

请允许我继续这美好的遐想吧:新郎欢悦,新娘也很幸福。年轻人先是“寤寐求之”,进而立下“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誓言;今天,终于开启了兑现的大门,看他想得多么持重周详:

灼灼其华—— 桃花像火一样盛开,新娘啊美艳夺目;

有蕡其实—— 桃树果实繁多硕大,妻子呀早生贵子;

其叶蓁蓁—— 桃树枝叶挺拔茂盛,一家哦和睦美满。

诗歌前半描绘桃花,景语含挚爱:重叠的赞美,分外炽热;悠远的祝祷,格外朴实。

诗歌后半祝愿新娘,景语见真情:反复的倾诉,殷殷情愫;美好的向往,句句关怀。

三节后半,都用“之子于归”转换:由前半间接的炽热赞美,转入后半直接的朴实对话。“之子于归”四个字,是新娘出嫁和夫妻礼成的简洁表达。喜庆的婚礼结束,洞房夫妻,执手对望。千言万语,凝聚成这质朴一句:你终于嫁过来了!诸般“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忐忑,那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都已化作甜蜜的过往。新的生活开始了。

“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新娘嫁过来,除了带来盈盈喜气,还必然给家庭带来幸福的未来。三句祝愿,措辞微变,变得精妙,独具匠心。

宜其室家—— 夫视妻为“室”,句侧重对家庭中女主人的祝福;

宜其家室—— 妻以夫为“家”,第二句侧重对家庭中男主人的祝福;

宜其家人—— 家里所有“人”,第三句推广到祝福家庭中所有成员。

《桃夭》一诗重章叠唱,又错落转换。每句前半譬喻起兴,盛赞外在娇美;后半铺陈白描,体察内在和美。整体又包含着由一人之“美”到一家之“和”的推衍。难得的是,这一切做得婉转自然,精妙有致,从而为中华文化史创造出“桃夭”这一美好意象。

【把握诗意】

桃夭

桃花盛开万朵,色彩红艳似火。这位女子出嫁,喜气盈满夫家。

桃花盛开万朵,果实硕大繁多。这位女子出嫁,夫妻和美顺达。

桃花盛开万朵,绿叶茂盛婆娑。这位女子出嫁,全家和睦融洽。

【高考真题精讲】

1.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怎样的形式?

答:采取了重章叠唱的形式—— 三节形式整齐划一,渲染出欢庆的氛围。每节

一、三句不变,明确赞美祝福的主体;二、四句变化,引申赞美祝福的内容。

2.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桃夭》这首诗歌在比兴手法运用上,规范而灵动。诗歌内容是描述新娘

和婚礼的,每节都以“桃之夭夭”开头,以它事引起本事,是典型的起兴写法。每节重

叠起兴,进一步凸显了起兴的效果;首句之后再做引申,引申句灵活又不失整饬。这

些都很好地渲染了婚礼的欢庆气氛,表达了对新娘真挚的赞美祝福。

在诗歌里,“桃夭”不仅只是起兴,还是比喻。以桃花比新娘,准确形象:桃花

鲜艳朴实、春天盛开,与盛装新娘俏丽青春的形象高度吻合。诗歌对桃花、桃实、桃

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的同时,延伸扩展到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意

趣盎然。桃花为喻,还很自然地成了新娘和婚礼的背景,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营

造并烘托了婚礼的氛围。

【备考一点通】

“重章叠唱”是总体,细微之处见精神—— 持有持的缘由,变有变的道理。比兴

手法的运用,应该既明确比喻和起兴的一般规范,又能就本诗特色作出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