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标志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2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等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 ”
行动计划。“互联网 ”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动能。

互联网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互联网发展历程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建立了阿帕网(ARPAnet),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标志着现代意义互联网的出现。1989年,WWW(万维网)出现。1991年,美国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的CERFnet、PSInet和Alternet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互联网服务,标志着互联网进入商业化应用时代。
互联网已经经历了Web1.0和Web2.0时代,目前正向Web3.0时代迈进。Web1.0、Web2.0和Web3.0的区别如表1–1所示。
在Web1.0时代,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在Web2.0时代,用户不仅可以浏览信息,还可以发布信息。打个比方,Web1.0主要是“读”,而Web2.0既可以“读”又可以“写”,网民成为互联网信息的制造者。在Web2.0时代,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
如果说Web2.0是使用互联网把人与人联系起来,那么Web3.0则是使用互联网把信息与信息联系起来。Web2.0只是简单地查找出现搜索框中的关键字的众多网页,而无法告诉你某网页是不是真的与你搜索的东西相关。Web3.0引入了语义网,不仅能找到出现搜索框中的关键字的网页,还能理解你的搜索请求的具体语境。它会返回相关结果,并建议关注与搜索词有关的其他内容。a
Web3.0让用户拥有了一个贴身的私人助理。用户只要发出一个简单指令,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互联网处理:互联网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确定搜索参数,以缩小搜索范围。然后,浏览器程序会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将结果提供给用户。例如,你想去海南旅游,为这趟旅行你准备了2万元的预算。你想住好的酒店,又不想太花钱,还想要一张便宜的机票。在Web2.0时代,你不得不进行多次搜索:你要搜索海南的景点,搜索去海南的航班,搜索合适的酒店,搜索潜水项目等。你要把很多时间花在查阅各个搜索结果网页上,整个过程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而在Web3.0时代,你只要输入“海南度假,花费低于2万元”,Web3.0搜索引擎会自动生成一份旅行建议单,向你推荐海南的景点、机票、酒店、潜水项目等。
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1995年,邮电部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中国出现家互联网企业—瀛海威。1996年,中国出现个网吧—位于北京首都体育馆西门附近的北京实华开网络咖啡屋。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0年,“企业上网工程”启动。2001年年底,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互联互通协议,中国网民可以便捷地跨地区访问互联网。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启动。2004年,中国域名.CN服务器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2009年,3G牌照发放,标志着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年,4G牌照发放。

互联网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IPv4(互联网协议第
4版)地址数量为3.38亿,拥有IPv6地址21188块/32。中国域名总数为4228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2061万个,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48.7%。中国网站总数为482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为259万个。国际出口带宽为6485Gbps。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见图1–1)。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比达95.1%(见图1–2)。
近10年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美国在2013年就达到了87%。在互联网战略方面,中国依然处于被动应对的弱势。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芯片已经超过石油成为中国大进口货物。美国等西方国家依然掌握着根服务器等互联网核心资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差、工艺落后、产能不足,而进口设备和元器件存在漏洞、“后门”的网络安全隐患。
从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情况(见图1–3和图1–4)来看,2016年网络普及率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后三位分别是云南、甘肃和贵州。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GDP(国内生产总值)可增加1.38个百分点。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先通网。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提高当地的互联网普及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目前,我国仍有5万个村庄没有通网络。因此,要把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作为破解“三农”问题、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20多年来,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老病死等方面的许多事情,如买衣服、订餐、租房、叫车、听音乐、看电影、挂号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见表1–2)。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拓展了新空间,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动力,在社会治理方面带来了新课题,在国家安全方面提出了新挑战。目前,全球已有30多亿网民,网络空间成为新的生活空间。2016年,全球数字经济产值达20万亿美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互联网成为大国战略和优先方向。互联网也催生了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黄赌毒、网络谣言、网络暴力、黑客攻击等,这些涉网违法犯罪行为打击难度大。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亟待加强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互联网 ”和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确定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和人工智能等11个“互联网 ”重点行动。在保障支撑方面,提出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创新驱动,营造宽松环境,拓展海外合作,加强智力建设,加强引导支持,做好组织实施。
2016年3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一书,解读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论述了“互联网 政务”和“互联网 党务”。2017年3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政府》一书,阐述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构建整体政府、智慧政府、透明政府、开放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新型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职能。
“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 ”的含义是融合、创新和改变,即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各地推动“互联网 ”发展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要着重推动“互联网 ”与当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着力通过“互联网 ”来解决当地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交通拥堵、台风、洪涝灾害、地震等。
在推动“互联网 ”与行业融合时,要充分考虑行业之间的差异。有些行业非常适合“互联网 ”,这些行业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需要消除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供需对接,如出租车、餐饮、废旧物资回收、家政服务等行业;二是通过互联网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如商贸流通、金融、旅游等行业;三是产品或服务适合在网上传输的行业,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娱乐、广告等;四是产品可以嵌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在线运维的行业,如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五是可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优化的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钢铁、水泥、化工等。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 ”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认为,推进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对于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启“十三五”规划时期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认为“互联网 ”是经济提质增效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从国际看,互联网正在孕育产业格局重整和增长方式重塑。当今时代,无论哪个行业、哪个组织,乃至个人,要想实现更全面的发展,都必须善用互联网,互联网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从国内看,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和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实施“互联网 ”行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加速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在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力”,这将有利于我们主动引领新常态、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进程、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a
推动“互联网 ”发展,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各级政府部门对“互联网 ”要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基础性工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培训。要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互联网 ”进行支持,不要直接干预市场、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标志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2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等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 ”
行动计划。“互联网 ”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动能。

互联网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互联网发展历程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建立了阿帕网(ARPAnet),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标志着现代意义互联网的出现。1989年,WWW(万维网)出现。1991年,美国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的CERFnet、PSInet和Alternet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互联网服务,标志着互联网进入商业化应用时代。
互联网已经经历了Web1.0和Web2.0时代,目前正向Web3.0时代迈进。Web1.0、Web2.0和Web3.0的区别如表1–1所示。
在Web1.0时代,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在Web2.0时代,用户不仅可以浏览信息,还可以发布信息。打个比方,Web1.0主要是“读”,而Web2.0既可以“读”又可以“写”,网民成为互联网信息的制造者。在Web2.0时代,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
如果说Web2.0是使用互联网把人与人联系起来,那么Web3.0则是使用互联网把信息与信息联系起来。Web2.0只是简单地查找出现搜索框中的关键字的众多网页,而无法告诉你某网页是不是真的与你搜索的东西相关。Web3.0引入了语义网,不仅能找到出现搜索框中的关键字的网页,还能理解你的搜索请求的具体语境。它会返回相关结果,并建议关注与搜索词有关的其他内容。a
Web3.0让用户拥有了一个贴身的私人助理。用户只要发出一个简单指令,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互联网处理:互联网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确定搜索参数,以缩小搜索范围。然后,浏览器程序会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将结果提供给用户。例如,你想去海南旅游,为这趟旅行你准备了2万元的预算。你想住好的酒店,又不想太花钱,还想要一张便宜的机票。在Web2.0时代,你不得不进行多次搜索:你要搜索海南的景点,搜索去海南的航班,搜索合适的酒店,搜索潜水项目等。你要把很多时间花在查阅各个搜索结果网页上,整个过程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而在Web3.0时代,你只要输入“海南度假,花费低于2万元”,Web3.0搜索引擎会自动生成一份旅行建议单,向你推荐海南的景点、机票、酒店、潜水项目等。
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1995年,邮电部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中国出现家互联网企业—瀛海威。1996年,中国出现个网吧—位于北京首都体育馆西门附近的北京实华开网络咖啡屋。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0年,“企业上网工程”启动。2001年年底,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互联互通协议,中国网民可以便捷地跨地区访问互联网。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启动。2004年,中国域名.CN服务器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2009年,3G牌照发放,标志着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年,4G牌照发放。

互联网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IPv4(互联网协议第
4版)地址数量为3.38亿,拥有IPv6地址21188块/32。中国域名总数为4228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2061万个,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48.7%。中国网站总数为482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为259万个。国际出口带宽为6485Gbps。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见图1–1)。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比达95.1%(见图1–2)。
近10年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美国在2013年就达到了87%。在互联网战略方面,中国依然处于被动应对的弱势。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芯片已经超过石油成为中国大进口货物。美国等西方国家依然掌握着根服务器等互联网核心资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差、工艺落后、产能不足,而进口设备和元器件存在漏洞、“后门”的网络安全隐患。
从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情况(见图1–3和图1–4)来看,2016年网络普及率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后三位分别是云南、甘肃和贵州。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GDP(国内生产总值)可增加1.38个百分点。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先通网。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提高当地的互联网普及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目前,我国仍有5万个村庄没有通网络。因此,要把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作为破解“三农”问题、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20多年来,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老病死等方面的许多事情,如买衣服、订餐、租房、叫车、听音乐、看电影、挂号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见表1–2)。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拓展了新空间,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动力,在社会治理方面带来了新课题,在国家安全方面提出了新挑战。目前,全球已有30多亿网民,网络空间成为新的生活空间。2016年,全球数字经济产值达20万亿美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互联网成为大国战略和优先方向。互联网也催生了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黄赌毒、网络谣言、网络暴力、黑客攻击等,这些涉网违法犯罪行为打击难度大。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亟待加强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互联网 ”和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确定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和人工智能等11个“互联网 ”重点行动。在保障支撑方面,提出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创新驱动,营造宽松环境,拓展海外合作,加强智力建设,加强引导支持,做好组织实施。
2016年3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一书,解读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论述了“互联网 政务”和“互联网 党务”。2017年3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政府》一书,阐述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构建整体政府、智慧政府、透明政府、开放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新型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职能。
“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 ”的含义是融合、创新和改变,即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各地推动“互联网 ”发展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要着重推动“互联网 ”与当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着力通过“互联网 ”来解决当地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交通拥堵、台风、洪涝灾害、地震等。
在推动“互联网 ”与行业融合时,要充分考虑行业之间的差异。有些行业非常适合“互联网 ”,这些行业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需要消除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供需对接,如出租车、餐饮、废旧物资回收、家政服务等行业;二是通过互联网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如商贸流通、金融、旅游等行业;三是产品或服务适合在网上传输的行业,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娱乐、广告等;四是产品可以嵌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在线运维的行业,如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五是可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优化的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钢铁、水泥、化工等。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 ”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认为,推进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对于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启“十三五”规划时期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认为“互联网 ”是经济提质增效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从国际看,互联网正在孕育产业格局重整和增长方式重塑。当今时代,无论哪个行业、哪个组织,乃至个人,要想实现更全面的发展,都必须善用互联网,互联网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从国内看,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和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实施“互联网 ”行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加速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在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力”,这将有利于我们主动引领新常态、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进程、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a
推动“互联网 ”发展,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各级政府部门对“互联网 ”要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基础性工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培训。要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互联网 ”进行支持,不要直接干预市场、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