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仓颉造字

相传远古时期,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官员,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可是牲口和食物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以前那种光凭脑袋记忆的办法渐渐行不通了。仓颉一下子犯难了。

后来,仓颉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在绳子上打结,再涂抹上不同的颜色来代表各种牲口的数量。但时间一长,这个办法就不奏效了。因为增加数目时在绳子上打个结很容易,可是要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开结就麻烦多了。

于是,后来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表示他所管理的东西。

这样,要记录数目的东西每增加一个,他就在绳子上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这种方法还是比较管用的,仓颉一连使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如此能干,于是分给他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年年祭祀的次数,每回狩猎的分配情况,部落人丁的增减等都分配给了仓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仓颉又犯愁了,原来那些添绳子、挂贝壳的方法已经不管用了。怎样纪录数目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正好是一个大雪过后的日子,仓颉和部落其他人一起去山上参加集体狩猎。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都被大雪覆盖了。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没有看到一个猎物。

正当他们准备下山回去的时候,两只山鸡突然从树林里蹿出来,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蹿出树林,发现有人后撒腿就跑,雪地上又留下了一串小鹿的蹄印。

仓颉看得出神,早已把打猎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不就可以代表鸡,把鹿蹄印画出来不就可以代表鹿了吗?生活中我管理的那些东西,只要把它们的形象画出来,不就能代表那些东西了吗?

想到这里,仓颉不禁心花怒放,回去后就向黄帝报告了他的这个想法。黄帝听后也很高兴,对他赞赏有加,还命令他研究成功后,到各个部落把这种方法推广开来。

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瞰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被他造出来了。一段时间以后,人们逐渐学会了这种方法,管理事情的效率确实提高了许多。

渐渐地,仓颉的名声越来越大,于是他变得骄傲起来,不像当初那样认真了。他什么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马虎起来。

不久,仓颉的这些变化传到了黄帝耳朵里。黄帝十分失望,他不能眼看着自己的臣子就这样堕落下去,于是找来身边年长的老人商量。这个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听了黄帝的话,沉思了一会儿,便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其他部落的人识字,老人便默默地站在后面倾听了起来。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个老人依然站在那里没动。仓颉觉得有点儿好奇,就走上前问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不走。

只听老人回答他说:“仓颉啊,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所以来请教请教你。”

仓颉见这把年纪的老人都这么尊敬他,心里很高兴,便忙说:“您请问。”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

‘骡’字,都有四条腿,而牛和马、驴、骡子一样,也有四条腿。为什么‘牛’字却只剩下一条尾巴,没有四条腿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儿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写成了“牛”的字样,造“牛”字时,又写成了“鱼”的字样,都怪自己粗心

大意,竟然把二者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了“重”字和“出”字的错误,还想请仓颉指点一下。仓颉听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知道自己不仅造错了字,还误导了大家,铸成大错了。他连忙跪下,表示了自己的

忏悔之意。

老人慢慢扶起跪拜在地的仓颉,说道:“仓颉啊,你造了字,使老一代的经验得以流传下来,这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人们世代都会记住你的,但是你可不能自满呀!”

听了老人的话,仓颉很受启发。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生怕再出现差错。有时他还会主动请求大家帮忙,直到大家都认可了,才终确定这个字,再普及每一个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