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拔汗那国

 

拔汗那国

 

公元前一、二世纪时,拔汗那(Ferghanah)之地为大宛国,为伊兰语系国家,人口达三十万,经济以农耕兼畜牧为主,并产汗血马著名。南北朝时代称破洛那,《隋书》卷八三《西域传》,《北史》卷九七《西域传》俱作汗,并云“西北去石国五百里”,即“古渠搜国”(而《北史》同卷又作破洛那、洛那国)。《西域记》作怖捍(卷一)。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跋贺舵,藤田丰八《笺释》“舵”当为“那”。《通典》卷一九二《边防典》云“拔汗一名判汗”,《通鉴》卷二一一开元三年条称:开元三年(715年)拔汗那为大食等所侵,其王奔安西求救,张孝嵩发兵援之,大捷,大食等国请降。《旧唐书》卷九七《郭元振传》称唐“使郭虔瓘往拔汗那征甲马……拔汗那胡不胜侵扰。”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改其国号为宁远(《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今锡尔河上游费尔干盆地即其地。

 

在怛逻斯南千里,东隔山。

 

《西域记》云:“国周四千余里,山周四境。”(卷一)

天山在其东。怛逻斯详见《碎叶国》。

《太平寰宇记》卷一八六引误“怛”为“恒”,“千里”作“千余里”,均不确。

 

去疏勒二千余里,西去石国千余里。

 

疏勒,唐太宗贞观中内附,唐置疏勒都督府(《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条),故治在今新疆喀什噶尔。其与拔汗那距离鸟里约七百六十里。《西域记》谓“(赭时,即石国)东南千余里至怖捍”(卷一),是石国在拔汗那西北,与上述《隋书·西域传》合,唯《隋书·西域传》所载里距有误。

《通典》卷一九二,引作“西去本国千余里”,“本”字误,今从《太平寰宇记》卷一八六、《通志》卷一九六引改。而《寰宇记》引夺“余”字。

 

城有数十,兵有数万。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拔汗那……去京师八千里,居西鞬城,在真珠河之北,有大城六,小城百……”(真珠河,见《石国》)西鞬,张星烺谓不可考(《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第155页)。沙畹云:“西鞬应是Akhsikath之省译,考Edrisi地志:拔汗那除乡村外,有大城七,其重要者曰Akhsikath,城在Chach(Sir Daria)河北(《西突厥史料》中译本,第137页)。《新唐书》同卷又称“以渴塞城为休循州”。此休循州Kasan为拔汗那首府,一要城也(《西突厥史料》中译本,第248页,引Aboulféda地志)。张星烺又谓:“可汗那(Kokana)为拔汗那境内一城,约在……锡尔河南岸。《册府元龟》卷九七一所载开元二十一年三月及十二月可汗那王易米施遣使来朝事,即此城也。”(《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第157页)石汗那或曰斫汗那,见《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沙畹疑可汗那系石汗那之误(《西突厥史料》中译本,第314页)。居Kafirnagan上流,今Denon(冯承钧:《西域地名》,第61页)。张说非。毗尔(Beal)比石汗那于Hissār,恐不确(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缺及考证》,第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