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抢滩产业地产,这是好的时代
产业地产这个在十年前还很陌生的名字,如今四处被提及。2014年,光谷联合、亿达中国、宏泰发展纷纷上市,被称为地产市场后的一片蓝海,已成为资本巨鳄角逐的战场,因此在几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非主流,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业新城概念的崛起以及传统房企既得红利的日渐衰竭,这些企业开始重新被审视和包装。
除了专业产业地产发展商、传统房企外,想在产业地产领域分一杯羹还有部分实体企业,如联想、海尔、中兴、汇源、TCL等。这些实体企业是各级政府争相抢夺的对象,它们以低地价或零地价获取大量工业用地,从而转型开发。
众多企业抢滩产业地产,也吸引了资本的扎堆,产业地产迎来了一个好的时代。
遇困产业地产,这也是坏的时代
趋之若鹜,却破门乏术。虽然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产业地产项目落户,并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但由于产业地产与住宅、商业等传统地产在客群定位、运营模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产业地产项目开发商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综合实力,从而将许多有涉足产业地产领域想法的企业“拒之门外”。
转型开发产业地产的传统房企具备雄厚的资金优势和丰富的地产开发经验,虽然他们在把控开发节点和控制成本方面技术纯熟,但是对产业地产的政策、产品和运营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许多传统房企以产业地产名义拿地,却兴建商业地产甚至住宅地产,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
同样转型产业地产开发的实体企业,虽然具备产业方面的经验,但对于地产运作、资金运作等方面摸不到门道,另外产业地产专业人才的缺乏也使其发展受阻,很难有效推进项目。在中经研究接触到的客户中,众多实体企业涉足产业地产,却由于盲目上马,导致销售遇困、资金链断裂。
对于专业的产业地产开发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即使有本土的成功,如联东U谷、天安数码城、成都置信、大连亿达、华夏幸福等,一旦走出埠外,面对陌生的产业环境,前途也充满挑战。与此同时,在快速扩张中如何解决资金瓶颈、人才输出、远程管控和精准的项目定位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多企业遇困产业地产,产业地产哀鸿遍地,这也是坏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规范产业地产、引导产业地产步入正轨显得尤为重要。产业地产的前期定位体系是引导其规范发展的必要步骤,本文将从产业地产定位层面对前期定位体系的意义及具体操作进行全面分析,迈出行业规范发展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