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关于生活的一切幻想

    说起北欧人的高幸福指数,很多的关注点都会落在盛名在外的社会福利上,却忽视了北欧人本身对幸福的简单需求,以及对出人头地的成功学的普遍无感。瑞典人很走心的一个词叫作lagom”,即不多也不少。生活的一切,他们都喜欢追求一个lagom:不用努力去艳压谁,比过谁,拥有的格局,赚多的钱,买牌的限量奢侈品等等。很多当地人只是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刚刚好”的普通人罢了。过着有质感的生活,对自己的当下状态有种平静的满意。想要拥有这样的心态确实需要一定的社会和物质土壤,所以对于很多国内的人来说,北欧模式并不是一条能轻易复制幸福的路径。但是,我却很开心能看到这种心态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有讨论说明有思考。至少,大家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不止一种活法。慢慢地,我们可以不需要做那个“勇敢”或者是“另类”的人,就能轻松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迫于周围人和社会的压力做一个“活得还算主流”的人。

当我们问起马格达莱娜心中的理想生活,她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后告诉我们:

1.一份喜欢的工作

2.健康的家人

3. 亲人的陪伴

4.南欧的假期(欧洲居民的跨省旅游)

    这样的描述听起来质朴而且具体,其实这就是她现在生活的写照。和她短短的相处时间中,我们非常容易感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那种放松的神态和手势,时时浮现在眼角的微笑细纹,聊到家人时带着柔光的眼神……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写在身体的小细节里,飘在气氛里的结论:“嗯,这是个过得幸福的人。”

    虽然很喜欢南欧的风情,但是马格达莱娜却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真的搬到那里去住。因为对她来说,瑞典才是美好的定居地点:高品质的生活,自由平等的工作环境,贫富差距小的和谐社会……虽然北欧的冬季是出了名的糟糕,但是还可以跑到南欧去补充维生素D呀。要知道瑞典劳动法可是赋予了劳动人民们每年至少5周的年假时间,所以不用辞职就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回到平常的生活,马格达莱娜喜欢的就是在自家温馨的厨房里和老公一起做意大利菜,回忆那段在南欧度假的美好时光。

      “我和老公想要的东西不太一样,但是我们沟通了很多,后把我们的想法结合起来才有了现在的这个风格。我们两个人都热爱家居,也时常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因此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十分必要,一言堂的情况在我们家是不存在的。在这些年里我们都买错过很多东西,也犯过很多装修的错。但是现在看看这个家我觉得还是很满意,因为这就是我想要的家。”

    马格达莱娜的丈夫一直在厨房忙着为妻子烹饪生日大餐。突然,他萌萌地问我:“怎么办,中国读者会不会嘲笑我们的房子?我们毕竟不是家居专家啊!”

“没事的,你做你的菜,我们只想采访你老婆。”

      北欧人是我们碰到过的人中很爱矫情同时也很能妥协的一群人。

    他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固执到不可思议的坚持,比如住着学生宿舍也要竭尽全力地精心安排好自己的临时生活。如果你在开学报到的时候在校园里碰到很多拖车,看到里面装满了各式家具,还有前来帮忙的老爸老妈,也不用惊奇,这在北欧非常常见。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个一起写作业的瑞典同学,我们常去她的宿舍讨论功课。她家有一米四高的铜烛台,一整套的New Wave咖啡杯组和餐盘,带着丝绒防尘罩的一整套床上用品; 后来也见过宿舍有一个小阳台的瑞典朋友,买了一个高品质的烧烤机,只为能好好享受夏天烧烤季的阳光;还有一进门,发现在宿舍里吊了一盏直径2米的Vertigo吊灯的同学……在学校其实也没有什么做面子工程的需要,只不过每个人都有着一根自己想坚持的舒适线。

    但是瑞典人也有比较实在的一面,比如买了小公寓,就很自然地放弃追求气派的效果,绝不硬塞下大床、大沙发。为了结构的需要,瑞典人硬是可以在一间60平方米的公寓里爬梯子睡壁龛(sovalkov)。听着似乎有点小可怜,其实也可以睡得舒适,而且还省下了很多活动面积,让小居室显得更加宽敞。

    所以瑞典式的矫情也好,妥协也罢,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别人的看法。日常起居只用自己的舒适线去衡量,这件任性却理所当然的事,不知你是否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