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如何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P006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三年级时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四年级再学,学生都会了,还教什么呢?”“分数初步认识和分数意义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两次学习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纵观小学数学教材,会发现许多数学学习主题在不同学段均有所体现,这是教材编写的整体性和螺旋上升的原则的具体表现。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片段——认识0.3元


师:0.3元表示什么意思?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生:0.3元就是3角。
生:1元=10角,1角是0.1元,3角就是0.3元。
师:这里有1元和1角的货币,谁能来边摆边给大家解释?
生:1元=10角,也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1角就是元。
10
1
生:1角是0.1元,1角也是元,是一样的。
10
1
师:1角=元,还可以写成0.1元,那0.1元也就表示元。
10
1
10
1
生:3角是3个1角,1角是元,3角就是元。
10
1
10
3
生:0.1元是元,0.3元就是元。
10
1
10
3
师:如果下面两个正方形都表示1元,请你选一幅图画一画,来表示0.3元,行吗?试一试。
师:你们都选的是幅图,怎么没有同学选第二幅?
生:个正方形是平均分成了10份的,第二个图平均分成了9份,不是10份。
师:看来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用元表示,也可以用0.3元表示,那和0.3是什么关系?
10
3
10
3
生:相等。
师:(小结)虽然小数和分数表示的形式不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案例2: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片段——认识0.1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0.1可以表示什么?
生:可以是0.1元、0.1米、0.1千克……
(师出示:一块橡皮0.1元;信封的宽是0.1米。)
师:说一说,0.1元和1元有什么联系?
(由于学生具有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基础和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说出“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0.1元”“1元里有10个0.1元”“10个0.1元就是1元”等。)
师:学具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线段如果用1来表示,你能用图形表示出0.1吗?快来试着画一画。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和线段,鼓励学生把自己对0.1的理解画出来。学生的作品如下。)

师:哪些方法是正确的?
生:ABCE。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B和C),你想说什么?(生答略)
师:D为什么不能用来表示0.1呢?(生答略)
师:观察同学们的作品,这么多方法都可以表示0.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把1平均分成了10份,都是表示其中的1份。
师:那0.1到底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十分之一。
通过两个教学片段的分享,可以发现,同样是认识一位小数的教学活动,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在三年级的《认识小数》中,对小数的认识是初步的,具体的,感性的。学生需要结合具体情境,以具体的“量”为材料,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来认识一位小数的实际意义,感悟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而在四年级《小数的意义》中,虽然教材中仍然呈现了以米为单位,借助直尺来认识0.1、0.01、0.001,但是可以看到研究的重点在于以“十进关系”为核心,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的计数单位产生的过程,从计数单位的角度理解小数的意义。这体现了对小数的认识逐渐从对“具体的量”的认识转向对“抽象的数”的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片段2中,教师选用了脱离生活情境的长方形、正方形、线段等替代了有明确十进关系的直观学具米尺。虽然学具变了,但却紧紧抓住十进关系,调动学生已有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用画一画的方式表达对0.1的意义的理解,再对不同的表达结果进行辨析,使学生明确了0.1就表示十分之一,初步体会了小数就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方式这一本质。
“认识小数”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片段带给教师的启示是:针对同一个学习主题,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那如何做到准确地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教材研究的意识,树立“联系”的观点,整体研读教材。
“联系”和“整体”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研读教材的意识。
数学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在数学课程目标和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之间架设了桥梁。“”指出: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教材呈现相应的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解读中也指出:对于要经历较长学习阶段才能完成认识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尽早渗透想法,逐步加深内涵,渐次提高要求。故教材中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分数比大小、小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模型思想、化归方法等很多内容,在不同学段的编排上,不论是在学习的深度,还是在学习的广度等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变化,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教师首先应认真学习并了解“”中的学段目标及课程内容,用整体的视角梳理教材。不论承担哪一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都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整体的梳理,了解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以及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分布情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教师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分学段学习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具体内容,同时使自己的教学做到瞻前顾后。
对同一学习主题,教师要善于在对比分析中找到联系与区别。如对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透过文字寻找目标上的变化;对学习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学习内容的广度有什么扩充,深度有什么发展;对学习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直观学具、学习方式、教学手段上的联系与区别。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明确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还有利于我们找准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