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走得慢,才是好的发展模式
  我们常说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化,紧跟对手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加速了企业的灭亡。任正非曾说:“在管理上,我不是一个激进主义者,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主张不断地管理进步,一小步地改进,一小步地进步。”
  如今的生活中,一切都讲究高效率:吃的是快餐,喝的是速溶咖啡,坐的是高速列车,但是过快的速度和过大的压力会使人感到疲惫,反而失去了效率。
  有很多创业的人,都言称自己明天要完成多少目标,要谈成多少单生意,要赢得多少利润,要占有多少市场。他们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来用,恨不得一觉醒来公司就可以快速发展,驰名中外。
  但是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从个百分点开始慢慢增加的,客户也是需要一单一单地慢慢积累,利润更是一点点地慢慢提高的。放慢速度,慢慢雕琢,这是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任正非曾经说过:“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公司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倒是那些很浅的水在石头上流过去的时候才会泛起浪花。”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多快的速度,而是需要保持静水流深,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走得慢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
  法国诗人圣波尔·鲁思在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时候就会在门上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工作中,请勿打扰”。他知道,只有把日常的忙碌抛之脑后,才能清理脑内的容量,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每天都要保证自己能够享受到十二个小时的睡眠。
  这么多的伟人和科学家们都不是一个时刻工作的人,他们习惯享受,而正是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下适当地放慢了脚步,才没有让工作变得麻木和乏味。
  在华为,一些经验丰富、资历久的老员工在对待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能立即想到办法,找到思路,那么他们在尝试几次之后就不会再继续纠结,而是将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去放松一下。因为如果一味地耗时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自己的精力会被消耗,而且没有效率。
  华为基本法第十五条:我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此,高层领导必须长期警惕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地管理。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更为有效。始终保持造势与做实的协调发展。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华为公司是在近几年突然声名鹊起、名声大噪的,那是因为华为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群狼战术,快速实现了扩张。但是实际上华为的发展并不是一夜成名、快速爆发式的,而是通过一小步一小步地厚积薄发的,只不过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没有在意罢了。
  华为首先是运用了“农村包围城市”军事策略,慢慢地向城市发展,等到华为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以后,才把目光瞄向了整个国内市场。紧接着又是几年的艰苦奋斗,等到华为在国内成为领头羊,市场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之后,华为才开始着手进军海外市场。
  而且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华为并不是处处撒网,齐头并进,而是先从俄罗斯开始,然后一步步转向非洲、欧美等国。华为的每一步,都是向目标逐渐递进,并没有求速地进行跳跃发展,走得非常稳健,缓慢而有力度。
  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有很多新兴的公司或产品迅速地出现,又迅速地消失。其中为明显的就是一些小的科技公司和一些与网络业务相关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高估了企业发展的高度,只顾着速度,却忽略了根基,缺乏长远明智的思想。速度发展得太快,会让员工以及领导陷入一种飘飘然的状态中,做事欠缺自制力和耐心,决策的时候也不会充分考虑到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常常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总是想着在短时间内就实现目标,因此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华为不同,华为公司通常会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将目标细化,先设定一个小目标,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待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并且从中预测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同时小目标更容易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有员工的工作压力,放松的氛围更有利于员工的创造力,是非常合理的工作方法。而如果目标的跨度太大、时间太过于紧迫,就会加大员工的压力,或者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因素,导致奋斗者失去信心和耐心。
  华为人常常将公司的发展比作马拉松的长跑,在长跑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因为一开始的不遗余力,全速前进而导致后劲不足,失掉成功的机会。如果能够将长跑的路途进行理性地细化,分成一段段的短途路程,然后一个一个慢慢去完成,那么每当跑步者通过一个标志时,会产生实现目标的一种成就感,这会带来更多的动力。正因为华为走得慢,走得稳,才会走到所有人的前面去。
  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好比木匠,如果一味贪图速度,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必定是粗糙的。一个企业如果势头发展得太猛,不仅根基不稳,摇摇欲坠,而且会遭受到竞争对手的打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虽说目标要放得长远,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但路终究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一口吃不成胖子。远大的目标需要小目标的过渡,慢慢走,才是发展的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