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曹文轩《孤独之旅》

一、文本观察切入点
小说的文本理解,首先要确定主要人物,然后通过观察主要人物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来切入分析。主要人物周围的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构成了和他相对的外部世界。
显而易见,杜小康是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对他的观察和分析是一个重点。如何切入对杜小康的观察?至少有如下两个方面:
(1)对主要人物本身的观察理解:通过情节来观察杜小康有无变化?是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2)对主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观察理解:杜小康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杜小康对环境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二、具体的观察与解释
1.暴风雨之前的杜小康
(1)基本的心理特征:“茫然”与“恐惧”。
家境由“厚实”到“一落千丈”, 杜小康失学,被逼无奈跟父亲去放鸭。这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文本中前部分,主要凸显了杜小康离家放鸭的“茫然”、“恐惧”:
“茫然”——“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恐惧”——“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他害怕了”,“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茫然”和“恐惧”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环境的未知和不确定,人在感到茫然的时候同时感到了恐惧。
(2)关于“孤独”。
本文是一个选段,“孤独之旅”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文本中的“孤独”固然是心境的,但更多的是环境的。在文本中,杜小康心境的主要特征是恐惧,而不是孤独。孤独是环境意义上的,意味着和社会的隔离或切断,杜小康“我要回家”的哭叫,父亲“无忧无虑地读书”的保证,指向的都是社会环境的回归。值得注意的是,文中通过“父子交流”来表现他们的孤独——对话变得不必要,甚至不给予眼神“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这不是“孤独”而是“默契”。简言之,文中的孤独意味着与社会环境的隔离,“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使得杜小康父子没有外力依靠而必须以自身的努力来面对整个世界。这种孤独中的自我奋斗,正是自我成长的途径。成长必须是“自我的”,任何他人都不能代替。
以“孤独”为杜小康的主要心理特点,这是对文本信息把握不准确造成的。芦苇荡的主要特点是无边无际的围困,是与外部社会的隔离,杜小康的环境状态是孤独的,而他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恐慌。
综合上述论述可知,前期杜小康的心理特征主要是“茫然”与“恐惧”。由于家境的变化,他去放鸭而与社会基本隔离,作为人类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的需要”受到威胁,导致杜小康出现了抗拒放鸭、渴望回家的心理。“孤独”的环境使他恐惧,但他不得不独自面对,独自挣扎,从而实现自我的成长。(顺便说,“孤独之旅”也许不是一个恰当的标题。)
2.暴风雨之中和之后的杜小康
基本的心理特征:“忘我”与“勇敢”。
当孤独无法回避,成为一个只能直面的现实,杜小康的“茫然”与“恐惧”消失了。文本的这部分再也看不到他的茫然,他的念头随时都专注于他的目标(鸭子)。他心中只有目标,不再执著于那个需要与人相处的“我”,脸被割破,脚被刺破,他都不在意了。他顾不得一切,只有勇敢的挣扎和奋争。他可以哭,“但并不是悲哀”。
3.暴风雨前后杜小康的变化及其原因
(1)杜小康的变化:成长。
如前文所分析,杜小康的变化是:从“茫然”与“恐惧”变为“忘我”与“勇敢”。
“恐惧”变为“勇敢”,这是成长。“忘我”并非“茫然”,是对过去的“我”的放下,亦即对过去的“我”的超越。这是成长的本质。因此,杜小康“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过去的记忆依旧,但“他没有哭”,因为过去的“我”已经被改变了。
(2)变化的原因。
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似乎是环境。
面对同样的环境,杜小康由逃避恐惧变成了勇敢面对。一个孤独的、恶劣的环境,使杜小康不得不挣扎。“孤独之旅”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场挣扎。
一切真正的成长,都是自我的“内在的”成长。环境只能是外部助援,杜小康成长的真正原因,不是外部环境的孤独与险恶,而是这种环境激发出来的内心强烈的生存意志。他退不回过去;他也逃不开环境。在这生存的夹缝中,他的选择不是退缩而是抗争,于是,自我发生改变,他获得了成长。
三、文本的表达特征
人的成长的本质,不是年龄的增加,而是内在的改变。因此,本文在表达上显现出来的特征是:表现或暗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部分很多,而表现人物发之于外的语言很少。事实上,在一个面对自我的孤独环境中,语言是多余的。
主要人物杜小康的语言,整个文本中仅有几句话:“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前两句是文本前半部分的,表现的是杜小康安全感的缺失,他希望回到熟悉的社会环境中,避开眼前孤独恶劣的环境;后两句是文本后半部分的,表现了杜小康的勇敢担当和成长的喜悦。
主要人物的语言不多,但可以构成理解人物内在变化的切入口。
此外,文本中鸭的描写也有些意思。鸭在作为其“故乡”的水面上有安全感,而夜幕下作为无家漂游者面临着安全感的缺失;鸭由小鸭长大并下蛋,这也存在一个成长的过程。鸭的长大与杜小康的成长,存在着隐约的平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