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弯下腰,只为一个昂起头的机会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自古便是成功者的重要素质。伤痛与屈辱不是要将人打倒,而是要将人磨炼成为英雄!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以为出现了不能承受的“重”。这种“重”是我们真的不能承受了吗?还是我们不愿意承受“重”带来的伤痛?在意志薄弱、眼光短浅的人看来,也许这种“重”的确无法承受,但对意志坚定、胸怀大志的人而言,这种“重”往往是岁月的磨炼,他们将因此而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公元前496 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战争在今浙江嘉兴的冲积平原上进行。吴军是著有《三十六计》的孙子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而越军不仅人数少,且稚嫩年轻。但之前,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神机妙算,曾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伤重而亡。后来,在吴国首辅大臣伍子胥的扶助下,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要消灭越国。

三年后,夫差率领雄兵攻伐越国。双方交战后,越败吴胜,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而文种花重金买通了一位吴国大臣,让其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使夫差动了怀仁之心,没有灭掉越国。然后,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勾践为存性命以图东山再起,放弃了自己曾为君主,甚至作为男人

的全部尊严,从而博得了夫差的怜悯和同情,不准伍子胥杀温顺如羔羊、

木讷如农夫的勾践。

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勾践为夫差尝粪来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

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回到越国的勾践,搬进了一座破旧的宫室中居

住。他睡在柴草上,每天醒来,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

二十年雷打不动,天天如此。此间,文种不断出使吴国,进贡财宝。而范

蠡的情人西施,因美艳绝伦于世,勾践也劝其忍痛割爱,献与夫差。西施

入吴宫后,获得夫差的专宠,麻痹了夫差对越国的警惕。

二十年后,即公元前473 年,勾践秘起藏于民间的三万雄兵,一举将姑苏城团团围困。虽然夫差有五万兵马,却因粮草难济而不敢出城一战。夫差竟想效仿二十年前勾践的求和,然而勾践却不会重蹈覆辙。终,吴国的版图被悉数并入越国,夫差也在流放途中难忍羞辱而自杀。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勾践终于取得了后的胜利。

尝粪问疾、卧薪尝胆二十年!勾践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人间神话。“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对我们而言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懂得,即便我们一下被打倒,也不应立刻放弃,只要有足够的毅力与耐心,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天终会来临,在其间所受的痛苦与伤害,到那时将统统成为人生的荣誉勋章。

淮阴侯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当初,在韩信还是平民时,家中贫穷,常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很多人都讨厌他。在淮阴的屠宰户里有位恶少,公然侮辱他道:“韩信,你虽身佩宝剑,但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是个胆小鬼,如果你能不怕死,就用你的剑来刺杀我;如果怕死不敢刺,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想了想,便低下头趴在地上,从那恶少的胯下钻了过去。从此,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是胆小鬼,但韩信从不辩解。

后来,韩信助刘邦奠定汉业,被封为淮阴侯。汉王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都城在下邳。韩信到了自己的封国,对他部下的各位将领说:“那个人当年那样侮辱我,当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但杀了他又能如何,会有今日的韩信么,所以当时忍下了这口气,才能有我今天这样的功业。”

所以,虽说钻裤裆是奇耻大辱,但韩信不得不钻。如果不钻,只有两个结果,一是他被那屠夫杀掉,从此没有了韩信;二是他把屠夫杀掉,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从此也没有了韩信,因为他杀人了,杀人者偿命,他会被法律杀掉。其中任何一个结果,历史上都不会有韩信这个人。韩信之所以能作为成大业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传,就因为他在忍辱负重时眼睛是看着未来的,心中有着远大的目标。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需要修养与度量,这是一种境界。忍,乃是心头一把锋利的刀,要培养刀捅心头而不惊的气度,就要忍得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胯下之辱、占攻之欺、争锋之伤……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

伍子胥能屈能伸,不像他哥哥伍尚甘愿成为父亲的陪葬品。他宁愿背负对国不忠、对父不孝的罪名,忍着父兄无故被害的耻辱和颠覆楚国的雄心逃亡他国。带着强烈的报仇之心,帮助他所辅佐的吴王阖闾征服了多个诸侯国,楚国当然也在其中。杀父杀兄之仇终于得以雪恨。为解心头之恨,他愤怒地鞭打了楚平王之尸。太史公叹曰:“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大夫孰能至此哉?”

所以说,伍子胥当年没有随父亲俱死,并非不孝,也并非苟且偷生,而是要创造一个弑君报父仇的神话。这才是真正的孝。因为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按常理我们当然要舍孝取忠;但如果我们所忠的君王并非是一个贤君呢,当然只能舍忠取孝了。

汉代张骞,怀着对汉武帝的感恩毅然出使西域,两次沦落匈奴,忍辱负重,却始终不忘肩头使命,终开辟了丝绸之路,名垂青史。

不管在勾践身上,还是在韩信、伍子胥、司马迁、张骞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那种大丈夫的气概。以史为鉴,凡成功者必有“卧薪尝胆”之志,所以如果也想走上成功之路,那么对待我们生活中的困难与伤痛,我们不应采取同样的态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