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I 做住宅的“裁缝”

    zui近我们已经很少听到“裁缝”这个词了。不仅听不到,我甚至很少看到干这行的人。大家周围还有裁缝吗?我在一个海边小镇出生长大。地方虽小,却也有一家裁缝铺, 玻璃橱窗上印有斜体的连笔英文单词“Tayler”。曾几何时,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趴在玻璃窗上,观察在店铺深处踩缝纫机的裁缝大叔。

    九十年代初,长大成人的我为香港的市井气息倾倒,动不动就飞过去走走看看。我就是在那时对裁缝产生了亲切感。那时候香港有很多价格实惠的裁缝铺。连我这种还没多少项目可接的菜鸟建筑家,也能毫无负担地定制西装和衬衫。

    说起香港的裁缝,我就想起那时从朋友那儿听来的“佳话”。朋友带着年迈的父亲入住香港的半岛酒店。他想送父亲一套定制西装,而酒店楼下有一层楼都是商铺,里头正好有一家裁缝铺,于是他把裁缝请上了楼。裁缝进屋后又是仔仔细细量尺寸,以便回去打版,又是拿着厚重的布料样本册,陪老人家挑选布料。两天后,裁缝就带着半成品来试衣了。他认真检查了每一个细节,临走时还轻声对我的朋友说:“我会把纽扣的扣眼做大一点的。”实不相瞒,老人家几年前突发脑溢血,右半边身子落下了后遗症。而裁缝在量尺寸的时候发现,“这位客人扣扣子一定很不方便”,这才有了把扣眼做大一点的主意。裁缝的观察与用心,就是这样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多厉害啊。

    此话就此打住,也是不折不扣的“佳话”了,但这个故事还有下文。两个多星期后,成品寄到了朋友家。老人家穿上一看,因为后遗症略往右歪的姿态都被西装矫正过来了,整个人显得特别精神。裁缝的周到让我的朋友感动不已,精湛的缝纫技术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这个故事让我深感佩服……不,是深受感动。故事中的裁缝有高超的观察力、洞察力与想象力,还通过西装将自己的能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不由得对裁缝这种职业产生了近乎憧憬的感情。正是在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暗暗发誓,要做一个“住宅裁缝”。

Ⅱ 为“住宅”效劳

    我们事务所在承接住宅设计工作时都会请客户列一份“要求清单”。但我们不会囫囵吞枣,完全按清单设计。因为我觉得那样不算是履行建筑家的职责,跟跑腿的杂工没什么区别。我们更需要从清单的字里行间读出客户对新居的潜在需求,在住宅这一载体上加以呈现。在我看来,这才是住宅建筑家能大展身手的地方,也是住宅设计这份工作的精髓所在。自不用说,这也是只有住宅建筑家才能品尝到的乐趣之一。

    客户的个性五花八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以及独树一格的讲究与行事风格。

    我认为,住宅建筑家绝不能忽视那些乍看之下不值一提的日常琐事,得抱着尊重这些琐事的态度去设计。说白了就是,你必须喜欢人、喜欢人的生活、喜欢人的住宅,否则是干不好这份差事的。

    话说,许多建筑家貌似习惯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称为“作品”,我总觉得这个词听起来怪怪的,感觉就像那些建筑出自建筑家一人之手似的。我是以专家的身份协助委托人造房子,而不是在创作自己的作品。

再用服装行业打个比方,这样比较好懂。比起在巴黎时装周发布作品的新锐设计师,我对自己的定位更接近街角裁缝铺里为普通人缝制便服的师傅。如果一定要用作品这个词,那也应该是与客户的“联合作品”,以及与工匠们的“合作作品”。建筑绝非建筑家一己之力的产物,它离不开客户和负责施工的工匠们。光有建筑家,房子是造不起来的。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我会有意识地用“客户”这个词,而不是日语中指代工程委托人的“施主”。

    这倒不是因为英文比较洋气,只是“施主”的“施”有“施舍”之意,用这个词我心里有点不痛快罢了(笑)……说“客户”的话,我就会觉得我们不是在接受施舍,只是接受了委托,在替委托人办事。

如果硬要从建设住宅这件事里找出一个近似于施主的角色,那也应该是将要建成的住宅。

    照理说,“施主”的地位是的,其次是设计者,再往下是建筑公司,建筑公司下面还有工匠,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但我觉得,在建设住宅的时候不应该有这样的上下关系。无论是客户、设计者还是工匠,都应该平起平坐,为自己要建设的住宅效劳,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这才是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