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你要试着进行提问

    那么,时刻记着进行提问,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提问带来的好处,大致可分为以下 6 个,并将依次说明:

    梳理杂乱的信息→整理信息,减轻工作上的烦恼
    找出事物的本质,缩短所需时间→减少工作中的无用功
    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发散我们的思维→更容易催生新点子
    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为工作上遇到的瓶颈或思维困境找出突破口
    改善人际关系→并非说服对方,而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对方主动地采取行动
    改变自我→可以帮助自己找出真正重要的或想做的事情,从而立刻付诸行动

    梳理杂乱的信息
    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梳理。
    举个例子,你是否会为这些事感到焦虑:今天要完成提交给客户的资料,而且下午还要在公司内部召开碰头会;还有,上司还交代了文件核对的工作;此外,为恋人购买生日礼物也是不能忘的大事!
    要做的事情一大堆,而且杂乱无章,这往往让人感到特别焦虑。此时,如果你问自己:当前必须马上去做的事情是什么?你就可以将手头的事情列出一个清单。如:
    准备下午公司内部的碰头会
    完成提交给客户的资料
    完成上司交代的文件核对工作
    将所有的工作提前做完,下班后去买礼物
    这样一来,虽然必须完成的工作一样没有变,但不可思议的是,你是否感到自己的面前开辟出了一条道路呢?即使是工作以外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提问梳理我们的思路。
    再如,休息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去户外游玩,面对以下的选项,常常会不知道如何选择吧?
    骑单车
    在景色优美的公园里烧烤
    钓鱼
    户外运动
    这时,如果朋友平时工作都很忙碌而显得有些疲惫,你就可以问自己:哪个活动不需要耗费太多体力?很快就会发现“烧烤”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你看,提问能够有效地将此前那些不知如何是好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让你不再为之烦恼。

    找出事物的本质,缩短所需时间
    为了赶一项急着要完成的任务而拼命工作时,又来了另一项催得更急的任务;或者因为认为某一点很重要而搜集的信息,结果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在工作中,如果总是做类似的无用功,会让人工作的劲头变得低下。但是,如果能在着手工作之前就提出问题,其实是可以减少无用功的。
    就像之前所说的,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信息。当你想“那个必须完成,这个也必须完成”的时候,只会让自己变得很疲劳,可以通过“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事情”这样的问题,从众多的待办事项中选出一个去做,如果发现选错了,就马上换做另外的一件事,像这样循环往复就可以让我们接近正确的选择。
    例如,想要缩短工作的时间,可以问问自己:

    此时此刻,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件事情上?
    这真的是必须做的工作吗?
    这件事情很重要吗?

    像这样提出问题,从而帮助自己明确真正重要的工作。同时,还
可以这样问,帮助自己找出不必要的工作:
    这个工作真的很有必要吗?
    如果完不成,真的会导致什么问题吗?

    通过以上这两类问题,能够让我们将工作进行一次整理。
    而且,导致工作拖延的一大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在烦恼各种事情,却迟迟没有动手去做。面对许许多多的任务,不知道自己该从何下手,面对多个选项却无法做出选择……烦恼于这些情况的人,请务必试一试这里所教的方法。

    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发散我们的思维
    人在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状态下,反而想不出任何创意。
    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出题:自由想象,无论想到什么都可以,请给出一个面向 30 岁群体的新产品创意。
    几乎所有人都无所适从,或者头脑中一片空白,想不到任何的点子。
    但是,如果将要求换成“能让 30 岁群体消费的产品是什么呢”这样带有一定条件限制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就会很容易开始思考:哪些才是让 30 岁群体愿意消费的产品呢?即便不能马上给出答案,但是可以去网上搜索,然后了解到“近,比起实物消费,人们更愿意在休闲娱乐或自我投资等方面进行消费”,这样一来也许会有很多点子产生。
    有意思的是,比起完全自由的状态,我们越是在受限制的条件下,越是能够想出丰富的创意。
    带有条件限制的提问,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切入点和方向。将我们的视线集中到某个崭新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让我们迸发出全新的思维。而且,这种方向性将是无限的。
    提问为我们打开了无限种可能性的大门,这么说也毫不过分。

    提问能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先前我们说过宝矿力水特的故事,那就是通过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之后,产生出的创意想法。再如,日本的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 I LOHAS 天然水,也是通过与其他领域的概念“嫁接”之后的产物。其主要创意源自“能否将矿泉水与生态环保的理念联系起来”这一想法。
    I LOHAS 是在矿泉水市场接近饱和的状态下诞生出的产品。当时虽然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生态”等概念相关的产品并不多见。因此,通过购买饮料的行为,与“生态环保”的理念联系起来,这款矿泉水一经面世便广受好评,三年的时间共售出了 20 亿瓶,成为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品牌。通过一个想法,即将“水”和“生态环保”这一新生领域嫁接之后,便在已是“红海”的矿泉水市场上,开辟出了一片完全没有竞争的“蓝海”  。
    现今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当前所谓的“新鲜感”并非指从零开始,创造出一个此前世界上完全不存在的事物,而是要借助差异化的思维,通过嫁接的方式产生新的创意。
    我认为,今后通过提问产生差异化的点子,这件事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假如,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时,你会怎么办呢?
    这种时候,大部分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事态会变成这样啊?”“到底是谁的错?”“这种情况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这就像搜索犯人的行动。总之,要弄清楚“因为那样,所以才会这样”“全是因为这个人做了这件事导致的”,从而找出“坏人”,或者弄明白“之后还要忍耐这样的状况多长时间”等。换言之,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给予的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判断。
    当然,这样的行为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都是不好的。但是,这将无法给人们带来任何的积极因素。
    同样的状况,如果换作是一个头脑灵光的人,即会提问题的人,他会怎么发问呢?

    “这能否带来什么机遇呢?”
    “该怎么做才能让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其中蕴含的意义是什么呢?”
    怎么样?同样是提问,这种方式是不是给人带来了一种积极的向前看的力量呢?
    乍一看,好像遇到了很严重的状况,但是不要去责备他人,而是以一种“自省”的态度,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反而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能让我们找到好的答案。

    像这样,好的提问,可以改变大家所遭遇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说,也能使我们周遭的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
    迄今为止,我所遇到的优秀顾问和领导者,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素质,即通过好的提问来鼓舞身边的人,并将其作为一种催生出新想法的媒介,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果。
    我将这种能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正面影响的人,称为头脑灵光的人。这么想的话,头脑灵光的人,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能提出好的提问的人。
    其实好的答案就在我们中间,只是,平时都被思维定式和负面情感掩盖了。
    可以说,通过提问的方式,我们能够打消这种迷茫感,从而发现内在的答案。通过提问所获得的答案,也能够将我们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烦恼,有九成来自人际关系。”因此,如果能将这九成的问题解决掉,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就能变得更加和谐。
    提问,是一种轻松化解人际关系烦恼的能力。
    比方说,某人对你蛮不讲理。一般情况下,你会意气用事地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可要生气了!”但是,如果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
    大部分情况下,由于被对方激怒,会说出带有攻击性的话——“你说什么”,或是让自己变得很悲观——“都是我的错啊”,这两种态度都属于应激反应。
    可是,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论我们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报以攻击性的反击,都会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变得低下。如果不这样,而是针对具体的状况,问问自己:这种局面,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这样一来,就能让我们对情况有一个更客观的把握。例如,对方虽然很愤怒,但是其本质上是释放出了一种求援信号——想要有人能理解自己;抑或对方的意图并非如此,可能是因为“自己被别人捉弄了”而感到生气。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应该一味地反驳。首先要化解对方的怒火,一旦对方平复了愤怒的情绪之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并且会主动地做出选择,让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此外,通过提问也能让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如:因为我做了让你愤怒的事情而感到抱歉。但是,你刚刚所说的话也的确伤到了我。像这样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传递信息。
    避免感情用事的气话,而是采用客观的表述,这样一来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我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烦问题,比起问题本身,更多的还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感情用事,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让工作上的问题在变复杂之前,就被很容易地化解掉。


    改变自我
    对自己进行提问,将能使我们实现自我的改变。
    例如,当自己感觉遇到瓶颈时,可以像这样自问自答:到底是什么阻碍自己前进呢?
    当我们弄清楚原因之后,接着再问自己:这很重要吗?这真的发生了吗?
    令人意外的是,人们常常发现都是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所束缚,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才重新获得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