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一天下午,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车的照片,顺便题了三个字:新座驾。

  几分钟之内,几乎三分之二的好友在下面留了言:

  “买车了?”

  “恭喜恭喜!”

  “什么情况?中彩票了?”

  “车很帅啊!”

  ……

  但是,他们却都没注意到我发的第二张照片,车正前方的挡风玻璃上,隐隐约约地映射出的那一张淡淡的标记:“冀”。试问我身在北京,又怎么会拥有一块标着河北简称车牌的车?可见都是一群多么没脑子的人。对,还都很势利,功利得很啊!

 

  作为一个想要靠文字吃饭的人(虽然至今也未能实现),我一直很努力地练习写作,曾经差点因为朋友的一句“当作家是需要天赋的,而你没有”选择彻底跟这项伟大的事业Say Byebye。

  但我向来也是不服输的,回忆小时候也曾因为数学成绩偏科,而受到班主任老师的批评,以及全班同学的“集体围观”。后在我牺牲掉几乎半年的假期之后,终于将分数挂到了及格线,为自己挽回了些脸面。

  对于写作,我以为同样如此。大不了我再牺牲几年业余时间,花点钱买批中外名著好好地研习一番!于是,就这样又死皮赖脸地坚持了下来。

  但是,几乎保持着每日更新的速度,文章却从未有超过一百人阅读——唉,看着访问数量几天都没有增加一个,我不由得替自己发愁:“难道我的文学之路即将止步于此吗?难道我写的文章就如此的微不足道,甚至连一朵小小的浪花都激荡不起吗?”

  寒心之余,再想一想,似乎也能对这样的现象深表理解。

  “强强联手”这个词我相信谁都不会陌生,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却很值得我们深思。就如同人类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也使大家崇拜强者,而对弱者(身体残疾、智障的人除外)抱有一定的鄙夷——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90%的女生找对象都不想找比自己实力弱的男生就是这个道理。

  强者会对弱者产生同情,但自身的那些优越感却也是来自于后者。或许在与弱者对视时,强者心里的潜台词会是:“看哪,这个人真的好差劲。”

  人类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功利性。为什么,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甚至很想找个倾诉对象聊聊心事时,却很少有人想要倾听和靠近?站在事实上说,此时的你是脆弱的,非常需要别人的关爱和保护。

  人们应该同情弱者,而你的那些所谓亲人和朋友则更应该对此深表关心。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忙着照看自己的孩子,等着看一直在追的韩剧,预备着梳妆打扮后去逛街买心仪的包包……而且你发现,大家是那么厌恶听到你的抱怨,面对你的伤心和痛哭流涕,他们也只是简单地安慰一句——别哭了,明天又是一条好汉!

  好!好汉!

  你在这边已经心疼得要死掉了,可他们却把你当成是负能量,恨不能早早地排掉!

 

  之前,网络上还曾有过一大批关于弹劾“负能量”的帖子,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写着自己对负能量的仇视,似乎每个人都积极得跟打了鸡血一样,正能量到爆棚。

  其实,人们这种反感负能量的心理,往往存在着一种对弱者的“看不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明明很难过,却不敢再在任何有朋友、家人能看到的地方,发布一条自己的真实情况——怕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真的担心我。

  曾经,也想要把自己的余生活出一种简单通透的模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然而,一种所谓“成熟的标准”使我不敢这样放肆——成熟就意味着,你要收起自己的孩子气,有泪不能流,有委屈不能诉,所有压力都要学会自己承受,默默地释放、消化,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大、更强。

  是的,在你的身体之外,整个世界已经功利成这般模样了。回到家里即便一年都不出门,也会从父母的嘴里知道,谁谁又买了房子、车子。听他们的口气,完全是羡慕到了极点。

  那么你呢?

  以前在学校时你踌躇满志,想着等自己毕业后就可以摩拳擦掌大展宏图,却不曾想这个社会冷酷和现实到——如果你只剩下一条内裤,今天不洗明天就没得穿。

  老人们常说:“是驴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而你腹中有多少墨水和才华,自然会有相应的真金白银来衡量。

  但我却想说,虽然这个社会处处充满了功利,但我们还是要学着去喜欢它。

  至少,你的每一滴汗水,都能清晰地用金钱作为回报(嫌自己月薪低的,从现在开始抓紧投资、学习)。

  你的赚钱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你目前的个人能力,这让那些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努力,从而开始痛下决心做出改变。

  且不说我们总得为漫长的一生做出些什么贡献,就是今晚想吃一碗打卤面都要现去市场买菜,然后热锅倒油炒上一番。但仔细想想,这个功利性社会的背后,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功利性的社会告诉你,如果你的稿件连续多次投递,终都是石沉大海,那就证明你的写作能力是有问题的;在一些行业,如果你付出后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成功,起码你会知道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如果你想要成功,获得掌声和荣誉,就必须要根据行业的规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写市场和编辑青睐的文字,做公司老板看重的设计。不服气的,就拿你的作品说话——实力是不会撒谎的。

 

  之前网上曾有帖子讨论:“在今天的社会,人才究竟会不会被埋没?”

  我的看法是,一定不会。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如果你真的写得一手好文章,靠各大媒体的转载和曝光,你也一定能被大众知晓。反过来,你始终籍籍无名,也只能说明你的实力还不够。

  就像我们去面试和应聘一个岗位,现在很多老板只需大概浏览下你的履历,几乎就能在心里估算出你可以给公司带来的市场价值。特别在一些大城市,大部分用人单位还是要用奖项和实力说话的。

  但重要的是,功利性的背后,是它承认了你的努力。

  功利性的社会告诉你的是,想要什么,就先增强自己的实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不要怪“很多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很少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当你没能力证明自己的时候,大概连你自己都只关心飞得高不高吧。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别人满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是,不正是因为这样才要逼自己一把,去看看到底能创造出多少社会价值吗?

  渐渐地,当你开始取得一些成绩,有不少行业领域的人会主动过来挖你。你应该为自己感到开心,至少你的努力将你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位置,市场变得需要你,大家需要你,而你自己也有一些价值了,不是吗?

  我很欣赏工作中的一些朋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力过人,成绩卓著,自然会有更好的机会找到他们,给他们更优厚的报酬。这说明,他们在不断打磨自己,待到闪闪发光,机会自然会来。

  从现在开始,找到你喜欢并擅长的事,尽的努力去坚持。我想,总有一天你会等到更好的机会。

  回到开始,关于朋友圈里的那辆车,真相是朋友买的。但是看到大家对“我有车”之后的反应,我就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我肯定能有一辆比它更酷炫的。

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