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当孩子哭了,你的句话决定孩子性格

一个深冬的早晨,在一个犹太社区中心健身房的走廊里,有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突然大发脾气。他先是一下子趴到地下,紧接着是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大声地哭起来。周围人来人往,而这个小男孩依旧任性地躺在地上不起来,哭叫声越来越大。

小男孩的母亲就在他身旁,一句话也不说。她先是放下手里的包裹,蹲下来,接着又坐下来,后来索性全身趴在地上,使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成了一个水平线,两个人的鼻子也碰在了一起。走廊里的人越来越多,母子二人旁若无人地趴在那里好久。

后,小男孩脸上的愤怒表情慢慢消失了,显露出平静,哭叫声变成了耳语。小男孩把哭红的小脸贴在地板上,母亲也同样把脸靠在地板上。他们就这样待了两三分钟:孩子看着周围的腿、脚、陌生人看他的目光,母亲也跟着一起看。孩子看母亲,母亲就看孩子。后,孩子站起来,母亲也站起来。母亲拿起丢下的包裹,向孩子伸出手,孩子抓住母亲的手,两个人一起走过长长的走廊。

到了停车场,母亲打开车门,把孩子放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扣好卡扣,亲了一下他的额头。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变得非常平静。

在整个过程中,母亲一句哄、一句训也不用,却将孩子的情绪安抚好了,我们简直要情不自禁地为这位母亲鼓掌。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母亲安抚了这个原本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呢?是爱和理解的力量!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孩子由于发脾气或发怒而挣扎时,我必须成为他的容器——一个可以容纳他的精力和意图的、由纯洁的爱构建成的容器。”

所以,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突然爆发的大哭、吵闹、恐惧、坐立不安等,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蹲下来,淡定地、充满关爱地接纳他的感受与情绪,允许情绪的释放,而不是通过“吼一顿、吓两句”或者讲大道理安抚来止哭止闹。

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追赶着玩泡泡水,妈妈们在旁边闲聊。突然,两个孩子被绊了一跤,同时摔在了地上,泡泡水洒了,孩子不约而同地大哭了起来。

两位妈妈连忙跑过来。

亮亮妈妈提着亮亮的胳膊把他拽起来,训斥道:“叫你慢点跑、慢点跑,就不听!没事,就轻轻摔了一下,没有出血,有什么可哭的!那么多阿姨和小朋友看着呢,羞不羞啊你。”亮亮继续哭,不理睬妈妈。

亮亮妈妈又说:“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妈妈露出了严厉的表情,亮亮不敢哭了。

另一位妈妈呢?

萌萌妈妈抱住萌萌,说:“这真的是太难过了,泡泡水竟然洒掉了,你一定很伤心,妈妈抱抱!”萌萌委屈地抱着妈妈大哭,妈妈没再说话,只是轻拍孩子的肩膀表示安慰。萌萌的哭声越来越小了。

“萌萌快看,那边的小野花好漂亮呀,采一朵戴妈妈头上好不好?”萌萌立刻停止了哭泣,拉着亮亮一起去采花。

结果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萌萌采了一朵漂亮的小花送给妈妈,而亮亮的情绪一直不高,捏着小花不说话,萌萌妈妈问:“亮亮怎么不去给妈妈戴花呢?”亮亮低着头不说话,好久才说:“我怕妈妈不喜欢。”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情绪经常被接纳的孩子,通常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发怒,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亲近;而经常被阻止宣泄情绪或者被否定情绪的孩子,通常很难建立真正的自信,他们的内心是压抑的,有什么话也不会轻易地对父母开口,亲子关系也往往不是那么亲密。

我曾经在一个深受家长欢迎的幼儿园的走廊上看到过这么一张小贴士,上面写着:

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需要做的四步骤:

一、家长要保持合理的情绪控制;

二、接纳孩子的情绪;

三、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

四、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

面对哭泣的萌萌,萌萌妈妈并没有给予强硬的制止,而是认真履行了这几条原则: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没有表现出烦躁和排斥;其次接纳孩子难过的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萌萌,等萌萌把不好的情绪通过泪水安全地释放出去了,再处理问题;后,帮孩子想个办法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情绪,并引导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就大哭大闹不止,而逐渐会做到遇到问题不惊慌失措,不发脾气,会尝试讲道理并寻求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变得通情达理,从容不迫。

反观亮亮妈妈,不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先讥讽后恐吓,这些话给孩子的暗示是:妈妈不喜欢我哭,哭是不好的行为;我不能哭,否则妈妈就不喜欢我了。为了取悦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时就会压抑自己。表面上孩子确实不哭了,但情绪背后真正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孩子的内心掩藏了更多的恐惧。

所以,小小的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也许他会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但是很遗憾,他也可能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理压抑、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问题”孩子。

诚然,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永远幸福快乐,生活中永远充满欢声笑语。但是,哭和笑,都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流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所以,当孩子哭时,我们不要慌无须怕,正确引导就好。但是一定要避免一些错误的方式,比如亮亮妈妈的呵斥,再比如下面这个小男孩妈妈的抱怨。

有一次在社区医院,一个小男孩因为发高烧,要采血样检查。但孩子一看到护士阿姨拿着针头过来,就开始嗷嗷大哭。

孩子的妈妈感到很难过,因为她也很怕扎针,觉得抽血对孩子来说太残忍了。她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掉着眼泪说:“唉!我可怜的宝宝,真的不公平啊,为什么你们班偏偏就你生病发高烧呢。如果妈妈能代替你生病就好了。”

孩子一听,哭得更厉害了,牢牢地抓住妈妈的衣服不放手。看到孩子和妈妈一起哭成泪人,护士和医生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看着护士手里寒光闪闪的针头,别说孩子害怕了,连有些大人看了可能都会直打哆嗦。这个时候,妈妈的态度和话语对于孩子能否从容地面对针头来说至关重要。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看见针头就哭不单是怕疼,也因为多数家长对扎针表现出的“不淡定”,感染和影响到了孩子。

看到孩子的痛苦和恐惧,如果妈妈能蹲下来,视线和孩子处在一个水平面上,明确告诉他,为何要打针,会产生怎样的疼痛,相信孩子的恐惧感就会减少一些。比如,妈妈可以平静地跟孩子说:“宝宝生病了,打了针就会好,就疼一小会儿,然后就没事了。相信宝宝可以的!”

当然,孩子可能还是会有点不情愿,但他看到妈妈的平静和理解,就会从中获得勇气,从而伸出自己的小胳膊。有了这样的经验,他会一次比一次勇敢。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出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力。用比较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情商很高的人。

 

 

你总是夸孩子聪明,所以他变笨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开始模板式对孩子进行赞扬,脱口而出这样的句:“你真棒”“你好聪明”“加油哦”“好好干”……诸如此类,我们轻车熟路,又万事大吉。

其实,这类表扬语言有时已经成为习惯性反应,为表扬而表扬,仅仅是对孩子空泛的评价和判断,具体哪方面棒、如何去做,却只字未提,容易显得不够真诚,所以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学会正确地表扬孩子,是父母需要学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比如,孩子很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我这次考了100分!”妈妈也高兴地回应道:“真棒!你真是太聪明了!”其实,妈妈这句话传达出来的潜台词是:你考了100分是因为你聪明,而如果你考不好,则是因为你笨。孩子也会因此而给自己打上“我棒”“我聪明”的标签,接下来,为了继续得到“棒”“聪明”的评价,就只会选择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上进心也会慢慢消失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给予如此回应:“太棒了!妈妈真为你高兴!你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下次也要再接再厉啊!”即让孩子把学习成果与态度、方法联系起来,也就是“夸努力,不夸聪明”,就高明多了。

海姆·吉诺特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他在一本书中记录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12岁的小女孩正在玩游戏,刚玩到第三关,她爸爸对她说:“你太聪明了!你配合得真棒!你是个专业级玩家了!”可爸爸刚说完,女孩儿突然就不想玩了。她说:“爸爸觉得我是个很棒的玩家,但我能玩到第三关是运气好。如果是靠我的努力,我可能连第二关都到不了。所以我好还是别玩了。”

“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如是说。所以,这位爸爸言过其实的不当表扬不仅没有鼓励女儿继续挑战更困难的任务,反而促使她选择了放弃,因为在爸爸夸张的赞美下,她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拒绝挑战,害怕自己不能够表现得像个“专业玩家”,会失去“聪明”的评价。

近,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怎么夸孩子有效。比如,夸具体不夸全部,“谢谢你帮妈妈扫地”比“好孩子,你真棒”强;夸事实不夸人格,“摔倒了都没哭,真棒”比“真是好宝宝”强……

孩子表现好,若父母夸得具体、夸他努力,孩子懂得了,下次还会这样做;若父母夸得笼统、夸他聪明,孩子要么容易以为“天生聪明、不需要再努力”,要么在下次失败后会深刻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夸孩子,有讲究,值得为人父母者注意。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表现优异,按捺不住地想脱口而出“你真棒”“你好聪明”时,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小学老师制订的这份关于表扬的“话术清单”,从中挑一句来替换掉吧!

1.你刚才很努力啊!——表扬努力

2.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表扬耐心和坚持

3.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表扬态度

4.你在____上进步了很多!——表扬细节

5.这个方法真有新意!——表扬创意

6.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真棒!——表扬合作精神

7.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表扬领导力

8.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表扬勇气

9.你帮____完成了他的任务,真不错!——表扬热心

10.你把自己的房间/书收拾整理得真好。——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

11.我相信你能做到,前几次你说话都算数。——表扬信用

12.你今天参加活动时表现得很好!——表扬参与

13.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得非常好。——表扬开放虚心的态度

14.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表扬选择

15.你记得    !想得真棒!——表扬细心

高段位的表扬,才能带来积极的能量。快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出一个诚恳的、具体的、鼓励满满的表扬吧!

 

别人夸你家孩子时,你句话一定不能这么说

有一次,我带着3岁的儿子小小费在楼下玩,远处走过来一个牵着宝宝的阿姨。她女儿在外地工作,孩子就只能老人照顾着。孩子叫亮亮,比小小费大1岁。亮亮的姥姥拿着画板,看起来是要带孩子上课去。

我带着小小费走上前打招呼:“亮亮去哪儿呀?”

阿姨回答:“带他去上美术课。”

“让小小费看看哥哥画的画,好吗?”我轻声问。

阿姨递过画板。画面上是一个红色小屋,里面手拉手站着三个人,满满的童趣。

“我猜,亮亮一定是想爸爸妈妈了,是吗?”我看着画说,“构思好巧妙,颜色也丰富,画得真好!”

当亮亮带着些许得意的小表情想要搭我的话时,阿姨连忙摆手:“一般一般吧。孩子嘛,有个爱好就可以了,也没指着成画家。给他找点事情做,随便画画吧。”

姥姥说这话的时候,亮亮的大眼睛暗淡下去,不说话也不再让我欣赏他的作品,扭捏着躲到姥姥后面,也不看我们。

我连忙打圆场:“画得挺好的,亮亮真棒,加油啊!”

阿姨和亮亮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我心里不时浮现出亮亮那张失望的小脸和悄然暗淡的眼睛。得到了他人的赞美,却得不到姥姥的认可。可见,亮亮当时的内心有多受伤!

我们在生活中或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带着孩子上街、逛商场玩耍时,身边的人总会夸自己家孩子两句,有夸外表可爱的、有夸聪明活泼的、有夸才艺出众的、有夸懂事乖巧的等,五彩斑斓的夸奖总是能令小朋友两眼放光,却总会迎上父母的一番委婉而谦虚的客套话。

大多数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不能多夸,要谦虚一点,要收敛一点,这样才不会骄傲。所以,面对其他人的夸赞,他们经常会给予谦虚的回答,过于否定自己的孩子。“不行、差远了、一般、勉强”等字眼,总是会成功地熄灭孩子满满的自信,在孩子渴望被赞扬的内心泼上一盆凉水。

长久下去,孩子就会信以为真,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还只是“一般般”“不太好”“差得远”的状态,就会因此而否定他们自己,从而形成对自己的一种自卑,这种影响对孩子是一辈子的。

其实,孩子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获得赞扬,不希望被批评,特别是不希望在众人面前被批评。所以,对于他人的称赞,如果你认同,就可以真诚地回一句“谢谢”,适当地附和一下对方的赞赏;就算你不认同,也不要当面纠正,更不能当面说孩子的缺点。

上文中的亮亮姥姥如果回答:“这段时间他画画比之前更努力了,看起来是要进步多了!”用描述进步的语言替代“中国式谦虚”,就会带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如何有效批评?让孩子听懂很重要

成年人之间说话,有时候会使用一些约定俗成或特定情景下的简略的表达语句,成年人和大孩子理解起来都没有问题,可对于学龄前的小孩子来说,就比较困难了。他们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理解不了你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孩子根本没有听懂你说的话,当然谈不上是一次有效的沟通了。

爸爸和儿子一起走,儿子不想自己走了,伸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说:“你的腿呢?”

儿子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腿,然后又抬头伸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带着不满重复:“你的腿呢?”

儿子又困惑地低头看看自己的腿,然后伸着手,带着哭腔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很显然,爸爸所说的“你的腿呢”意思是:你自己长腿了,就要自己走路呀。可是,幼小的孩子根本没有这样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他认为爸爸就是在问“你的腿在哪里”,于是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腿,看到自己的腿还在,就抬头继续求抱抱。他真的明白不了,“自己的腿”和“让爸爸抱”之间有什么关系。父子俩的沟通完全就是在两个频道上。

但是,这能怪孩子吗?不能!因为过于单纯懵懂无知的孩子真是没听懂爸爸在说什么。怪就怪在爸爸的表达出现了问题,不够精准。让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去理解成人规范的语言,不太可能实现。想要孩子听话,你至少得让孩子听懂你说的话吧。

如果例子中的爸爸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宝宝也有腿,可以自己走路的哦!”孩子肯定能理解爸爸的意思。所以,父母和孩子讲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孩子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多关注自己的措辞和用语。

我们对孩子做出批评,首先要保证孩子能够听懂我们的批评,如果孩子对于父母的批评懵懵懂懂,那么无疑我们的批评就是无效的,说再多都只是在做无用功。

有一位妈妈,为3岁女儿早晨起床磨蹭不胜烦恼,每天上幼儿园都迟到。她每次晚了都问女儿:“以后还磨磨蹭蹭的吗?”女儿都会承诺:“以后再也不磨磨蹭蹭的了!”可是,第二天照旧磨蹭,还是要迟到!

其实,3岁多的孩子,她承诺“不磨磨蹭蹭”的时候,只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因为她知道妈妈需要她这样的表态。对于小孩来说,“不磨磨蹭蹭”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她的头脑中,恐怕并不明确自己的承诺意味着一些什么样的行为。

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闹钟一响就要穿衣服”,或者“早晨不能在家里玩玩具要直接出门”等这样一些非常具体的行为,孩子就会明确得多,也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做。

其实,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或者说他对父母话语中的一些词汇完全没有概念。例子中的“磨磨蹭蹭”就是这种情况。再比如,孩子想让妈妈泡牛奶,而妈妈正在洗脸,反应会是:“等一会儿,妈妈洗完脸就来。”可是,孩子很难理解“一会儿”是多久,所以他还是会一直叨咕着“我要喝牛奶”。如果父母换一种相对准确的表达方式:“宝宝数到二十,妈妈就来了。”那么孩子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过多长时间妈妈会来,就不会不停地念叨了。

所以,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批评也好,鼓励也罢,又或者是普通的聊天,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语言越精准越好,这不仅能确保孩子能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