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06岁大脑可塑性那么强,你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你真的了解大脑吗? 

2011年,我的个女儿出生,我开始关注市面上的儿童教育知识。出于科研工作者的本能,看到跟“脑”有关的知识时,总会多关注一下。结果却发现,市面上很多号称“指导幼儿发展的脑科学”里,有很多流传甚广的谣言,比如:

“大脑只开发了10%”。——我们的脑细胞占大脑重量的10%,但不意味着你的大脑能力只开发了10%。大脑中其他的90%,包括支撑结构和细胞,也非常重要。

“右脑开发”,说右脑比左脑容量大一万倍,还传言左脑是关于运算、逻辑思维的,学校教育都是在开发左脑,所以我们要开发右脑。——这是对脑科学的误读。我们的大脑的确有分工,但不代表我们的右脑需要刻意的开发。

还有关于“能否摇晃婴儿”,网上有两种声音特别。网上流传过一个视频,剧烈动作拉扯小孩给宝宝做健身操,宣称给大脑足够的刺激,促进其发育。另一种声音来自某育儿百科,有个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的妈妈的所谓科学经验,说抱起婴儿不要摇晃,不要剥夺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乐的权利。事实上,有规律的晃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前庭感受器,这是感知头部角度和身体加速度的重要知觉。全世界每个角落、每种文化下的小孩都希望被父母晃动,有规律的晃动可以给大脑有规律的刺激,可以有效地安抚孩子。当然,不能剧烈摇晃,因为孩子的大脑像果冻一样脆弱。

你看,市面上流行着太多关于脑科学的误解,更糟糕的是,很多机构的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基于此。要知道,目前很多流行的育儿体系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那个时候没有脑科学,没有认知科学。如果一个教育体系从根基上就错了,在实践中可能就会有很大偏差。如果一个孩子年幼时获得的养育方案就出现偏差,那么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因为,0~6岁是人类大脑发育非常关键的一段时间。

我们的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时就出生了。一方面人类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大脑;另一方面,受产道的限制,人类的宝宝必须早点儿出生,这样母亲才能顺利分娩。新生宝宝的脑重只是成年人的25%,之后疾速发展,3岁时就达到成年人的85%,5岁时是95%。大脑发展可不光是重量上的变化,也不光是脑细胞数目的增加,关键的是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连接的部位叫“突触”。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交换信息。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大脑里突触的数目非常少。在生命的年,在新鲜刺激的作用下,神经元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着新的连接,3岁时连接的数目甚至超过了成年人。一旦某个突触成功参与大脑某个功能的运作,它就会受到强化;相反,没有用到的突触就会变弱,终被剪裁掉。神经元连接和修剪的过程就是塑造孩子大脑的过程,后天的学习与经验对于这样的修剪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在0~6岁早期发育的时候。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早期经验及其在幼年时期获得的教育,能影响他的一生。

 

聪明养育,从脑开始 

你可能没办法想象,大脑、大脑功能与孩子的表现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举两个例子:为什么有的孩子反应敏捷,有的孩子却处理信息速度慢呢?他们的“工作记忆”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孩子一生气就大哭大闹哄不住,有的孩子可以被安抚好?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一样。

当前科学界大多数人士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又可以分成几个子网络,其中神经元相互连接,这也构成大脑运算的基础。对于人类的神经网络,脑科学上有不同的分区方式和分类体系,比如执行控制网络、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注意网络、躯体运动网络等。

正是基于大脑发育特点和规律,我和一批科学家朋友构建了一个新型儿童教育体系,把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应该重视的内容概括为五部分: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和创意脑。这五脑涵盖了非常重要的五大类核心能力,比如智力脑的核心能力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与问题解决。怎样培养孩子的这些核心能力呢?我们为家长提供了相应的养育方法和建议。

例如,本书第三部分讲道:“工作记忆有点儿像电脑里的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虽然能帮我们短时间内保存信息,但它是有限的。如何扩大内存,让我们可以一次性处理更多信息呢?一个可能的方法是通过手势。这是因为,我们聊天的时候,双手动作就像是在做辅助,可以帮我们限度地减少认知负荷,给我们腾出更多的记忆空间。所以,孩子在做一些口头任务、多线程任务,比如演讲、背诵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动动手,用手势把想法表达出来。”第五部分则会告诉你:“人脑的工作记忆非常有限。怎么突破这个瓶颈呢? 就是大量练习,把复杂任务练到自动化,使它成为一个整体,很容易储存。” 再比如,怎样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在书里,我会告诉你情绪三步走的方法,教你帮助正在发脾气的孩子平静下来,并反思情绪。

看到这里,你也许能感受到,我们在建构一个新型科学养育计划,它基于脑认知科学,是循证导向,而非经验主义导向;以家庭为单位,而非单单教育孩子;侧重培养孩子的底层核心能力,而非传统的学科能力。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赢在未来。这个计划的名字,就叫“未来脑计划”。你手上的这本书,是“未来脑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儿童玩具、大脑评估、线上课堂等形式。

 

陪伴宝宝飞向未来 

生命从不倒行。请你相信科学的力量,相信人类这十几年间在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重大发现和迭代,和我一起践行聪明养育、科学养育。在养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科学的时刻,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比如,有很多科学研究致力于弄清楚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在哪里。有的人智商高,他的大脑结构有什么不一样?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大脑连通性不一样,也就是说同样是解决一个问题,每个人大脑激活的不一样,大脑子网络之间的配合不一样。人类认识世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基于已有的公理、定义等进行逻辑演绎,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可以用数学把复杂的事物抽象出来,这是用数学建模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验证;还可以收集资料,衡量资料,破除自己的偏见,公正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每种思维方式都涉及多脑区的协同,掌握多种方式,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脑。这是我们平时就能教会孩子的,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世界。

再比如,人的身体要适应昼夜节律,大脑也需要适应节律。大脑的节律性与其运行效率密切相关,深远地影响着大脑功能。对于养育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学会某个技能,而是让他养成好的大脑节律和习惯。睡眠的节律性对大脑的正常工作很重要。如果睡眠不规律,或者睡眠被剥夺,记忆的巩固和信息关联的能力就被大大削弱了。当然,不仅是睡眠的节律问题,还有我们在工作、学习、休息这些不同大脑活动模式之间的高效切换。每一天中,我们休息、运动、做事情,这些活动实际上也是节律性的。有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大脑活动节律的稳定和高效。在育儿中,我们注重大脑的节律性,就理所应当地强调孩子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注重大脑发育特点,遵从大脑工作规律,这样孩子的发展能事半功倍。如果学校和父母在儿童发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知识,孩子的发展就会好一点点,国家的未来就会明亮一点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愿你在“未来脑计划”的帮助下,用的脑科学知识,用全身心的爱与智慧,陪伴孩子飞向明亮的未来。

 

 

 

后记: 

 

现在,你手上捧着的这本书,称得上是我近三年在科学养育领域的科普工作小结。

三年前,我和一群科学家朋友一起聊天,吐槽养孩子是一件比造火箭还难的事。制造火箭,我们可以先确认原理,然后画图纸,找材料,制造出来就行了。而养孩子,不仅没有统一的公式和标准图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变量。更可怕的是,火箭造不好可以重来,养孩子是一锤子买卖!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个养法?我们去看市面上的育儿书,发现那里充斥着落后的观点和方法。而一些商家和机构,为了兜售自己的理念,还会篡改、曲解、恶意夸大原有的科学实验结果。作为搞科研的人,我们实在看不下去,因此我与一群科学家朋友共同发起了一个基于脑与认知科学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爱贝睿,希望把真正基于科学证据、靠谱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带给千家万户。

我们从一个微信公众号开始,为爸爸妈妈们服务,不发“鸡汤”,也没有纯粹基于个人经验的方法,而是立足脑认知科学和儿童心理学,提供可靠的科学育儿知识。后来我们发现大家需要更多样深入的知识来源,于是又用语音做讲座,还专门制作视频课程普及育儿知识。三年来,我们一共提供3000多篇文章,52堂讲座和12档专栏课程,并逐步完善了循证导向、以家庭为单位的新型儿童教育体系——“未来脑计划”。本书就是“未来脑计划”的成果之一。希望能够帮助你科学育儿,培养聪明的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书能够出版,首先要感谢爱贝睿的黄扬名博士、王薇女士、阳志平先生,他们是未来脑计划的总设计师。正是他们的远见卓识,才有了今天一个华人本土化的、基于脑与认知科学循证导向的新型儿童教育体系——未来脑计划。同样感谢爱贝睿参与未来脑计划项目的众多优秀小伙伴:曹莹、秋晓晓、罗植文、洪一嘉、赵昱鲲、张琳琳、黄润悟、石晓娜、滕明博、王超、许逸红、其林等人。我非常高兴与一批专业素养高、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小伙伴协作,也很高兴能在其中贡献自己的些微力量。

我还要感谢一群科学家朋友,他们是爱贝睿的家长教练团:王贞琳博士、陈忻博士、张斌博士、郭歆博士、施乐遥博士、刘建鸿博士等。我在跟他们沟通的过程中,受益良多。本书中有些观点和方法,便是受到他们的启发,比如读古诗是跟施乐遥老师学习的,过度养育的概念是从郭歆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儿童运动方式源自跟张斌老师的交流,关于语言学习源自跟王贞琳老师的沟通,关于情绪与社交技能则从陈忻老师和刘建鸿老师那里受益匪浅。

我在科研和教学之余,还能够做这么多的科普工作,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院长和同事们,感谢你们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在做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科普的过程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侃老师不断给我鼓励,谢谢你!

感谢得到CEO脱不花女士,以一个妈妈的敏锐视角发现科学养育的重要性,与我们共同打造面向家庭的儿童教育专栏,本书不少读者案例即来自得到专栏。感谢中信出版社经管社社长朱虹女士和本书编辑石北燕女士,多亏她们的认真编辑策划、整理文字,本书才能与大家见面。

后,也是重要的,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妻子,你是我的育儿合伙人,更是生命合伙人,我们是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谢谢岳父岳母,帮我承担很多琐碎的家事,让我有更多时间工作、科普。你们给了孩子们毫无保留的爱,谢谢你们。

啊,我的两个女儿,感谢你们选我当你们的爸爸,你们的哭声和笑声,都是我听到过的美妙的音乐。我爱你们,直到永远。

坤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