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男孩内在成长的力量

 

每一个孩子体内,都有驱使他成长的力量,这个力量驱动着他去学习说话、爬、走路、跑步……父母往往能够看到孩子诸如上述外在的成长,却忽视了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能够唤醒孩子,让他知道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懂得自己要干什么,而不是听候父母的指令。父母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事事插手,要给孩子机会去思考、实施,失败再尝试,让他们在一件件反复练习的小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凝聚内心的力量,终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关于快乐

 

儿子喜欢踢足球,他享受球在脚下翻滚的感觉,每次踢球,全身的细胞都在扩张、诉说兴奋。虽然大汗淋漓,但是和几个朋友一块踢球,是他觉得快乐的事。

当他把这份快乐告诉妈妈时,妈妈说:“踢球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还能锻炼身体,很好啊!”

这话说得没错,但是妈妈却没有看到孩子内在驱动力。孩子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里收获着快乐和满足,而妈妈只看到了踢球的功能。

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这般存在。同理,孩子的存在感,来自他的感受被别人看到。如果妈妈说:“妈妈真高兴,因为妈妈知道踢球让你感到快乐,你喜欢它。”就肯定了孩子的自我感受。

妈妈也可以借机给儿子讲一讲人生快乐的不同。有些快乐来源于舒适和愉悦,比如吃得饱、穿得暖、睡在柔软的大床上,这种快乐更多地来自身体的感受;还有些快乐是愿望得到满足,比如你想吃巧克力,妈妈给你买了,你就很开心,这种快乐来自心愿的达成;还有些快乐是喜欢一件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做、享受它,从而对自己满意,比如你喜欢踢球,踢的时候很快乐,踢完了也很有成就感;有些快乐是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主动帮助别人,在付出中收获满足。前两种快乐比较容易得到,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会消失,而第三种、第四种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你认真地付出,有为别人着想的心,但是持续的时间会很长。

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去体会、感受不同的快乐,每次体验都会让他对快乐的认知更加丰富。 

 

关于评判

 

街坊邻里聊天,或者走亲访友,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我们家孩子太内向、不爱说话”“他胆子小”“脑子笨”等。

不仅如此,父母和孩子交流时也爱说:“妈妈就喜欢听话的孩子。”“你要是长得再高一点就好了。”“你去学街舞吧,你看那些小伙子跳起街舞来,多么帅气!” “你学习不好,还有什么脸要买新玩具。”

父母对男孩往往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儿子长得又高又帅、善于表达、热爱学习、不惹是生非……所以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儿子,让他能够长成父母期望的样子。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比如有的孩子初中时不长个,到了高中开始猛蹿;有的孩子幼时木讷,但经过多年的积累,长大后却变得健谈起来。

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他喜欢学习,却不爱和人交流;比如他生性活泼,却无法专注于某件事;比如他爱学钢琴,却对跳舞一点兴趣也没有;等等。

甚至是同一个孩子,也有不同的状态,比如有时他想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享受热热闹闹的气氛,而有时候又想一个人孤独地待一会儿。

……

所以,虽然父母对孩子总是抱有很多的期望,但是应该明白,很多事情强求也没有用,孩子终要成为的是他自己,即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用外在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要求孩子,会让孩子认为,他必须成为你口中的那个“他”,才有价值,才值得爱。这样一来,他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想法去“讨好”你,去做你认为正确的或希望他做的事情。时间久了,这种压抑会覆盖他原本的认知,孩子为了获得你的爱拼命向前跑,却没有建构自己的精神体系,一旦进入社会,很容易内心崩溃。

一个男孩,自幼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钢琴,勤学苦练,拿奖无数,从小到大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但是当他如父母期望的那样成为一名大学音乐老师后,他才发现他并不喜爱音乐,也不爱弹钢琴。长期以来,他只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把自己的本心抛到了脑后。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感觉天昏地暗,因为,那一年,他已经30了,他感觉30岁之前的人生都白活了。

男孩,只有当他不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中,不是活在他人的评价里,而是活在自己的感受里、听从自己的内心时,他才会拥有更多的自我力量,去抵御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真正做自己。

 

关于打扰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的智慧。父母不用惯性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孩子才能独立去观察世界;父母不用自己的认知干扰孩子,孩子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世界,他才能超越父母的层次,看得更高更远。

3岁多的儿子爱听故事,《14只老鼠的摇篮曲》的故事在他听了无数遍后,某天,他兴致勃勃地要讲给妈妈听,只听他说:“‘你们回来啦!’嗯、嗯,老、老、老十出去迎接。夕、夕阳下……”妈妈连忙说:“不要结巴哦,你看妈妈是怎么说的。老十出去迎接,夕阳下,大树的影子拖得长长的。”儿子继续说,但被妈妈不停地打断、纠正。终于,他再也不想讲了。

3岁左右的男孩,思维能力发育快,而语言能力跟不上,口吃是正常的现象,父母无须在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妈妈想让孩子讲得更好,采用的方法却适得其反。

这个时候,妈妈只需要积极地倾听。记住,只要听就好了,当孩子询问时,妈妈再回答。就算心里有万千蚂蚁在爬,也别干预。你要知道,他因为紧张才说话结巴,但不会一直这样,就像他长到1岁多才会走路一样,需要一个过程,着急也没用。

其实,真正让智力发展的,恰恰是体验。他玩沙子和泥巴,感受质地的不同;他尝遍酸甜苦辣,才得出什么是自己喜爱的味道;他种一粒种子,才知晓生命是如何成长的;他学着讲故事,就必然要经历结结巴巴到流利的过程,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讲出某个片段。你不允许孩子试错,就阻碍了孩子的体验,如同关上了孩子心灵的窗户。如果孩子对世界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你的灌输,他如何能够比你更优秀?

 

关于奖励

 

还有一类父母,喜欢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予奖励:今天讲故事讲得好,奖朵小红花;明天懂得分享了,奖块巧克力;取得好成绩,奖励遥控车;刷碗扫地,增加零花钱……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对,孩子做得好,给予奖励,孩子才会更有动力,更愿意去做,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如果有一天,你不给他奖励了或者他想要的奖品你无法满足他了,那他还会不会再做这些事情?

比如,孩子讲故事从结巴到流利,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他很开心。你给孩子加了奖励,看似是好事,却转移了他的注意力,由关照自己的内心的快乐转而去关注外在奖励。洗碗扫地之类的家务,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为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而欣喜,而奖励会让他感觉这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在承担额外的劳动,久而久之,就会缺少责任感,没有感恩之心。

所以,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要做的是给予肯定,比如“你讲故事讲得真有意思”;孩子长大了,能帮父母干活了,“你是妈妈的好帮手”;这次考得不错,“你肯定下了不少的功夫”;等等。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会放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上,得到父母的积极肯定,他会更用心、更努力!

巴菲特说,他生命中有价值的教诲是父亲一再对他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你越是别具一格,别人就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你自己的感觉”。

相信男孩内在成长的力量,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正确的他,生命才有意义。

 

正确引导男孩的“反抗期”

 

有一天,有个男孩的妈妈在育儿群里求助:“自打儿子上了幼儿园,怎么感觉像变了一个人?”

大家忙问:“怎么啦?”这位妈妈说:“原来孩子可听话了,可近却天天跟我对着干。我说该吃饭了,他偏要再玩一会儿;我说天冷了穿上大衣,他非得脱下来往外跑;甚至连每晚刷牙都不配合了,困了抱着枕头就要睡觉。批评他吧,他就大哭大闹,真是逼得我一点办法没有。”

很明显,这个孩子进入了“反抗期”,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2~5岁和12~15岁分别有两次特殊的发育时期,会变得不听话,急躁,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不允许别人干涉自己。而2~5岁往往被称为“反抗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终生性格的形成。

孩子刚出生时,对一切一无所知,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等他长到两岁左右时,开始产生“我”的意识,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对掌控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欲望增强,同时他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变“强大”了,试着反抗大人的保护,他希望通过对大人的否定来强调自己的存在,以此获得大人的认同、尊重以及成就感。

这个阶段来临时,父母要多一点耐心和宽容,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肯定他是个独立的、有想法的人,这样能让孩子更好地更有自信地度过这一时期。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适当放手,满足合理愿望

 

面对孩子的愿望,父母不要限制太多,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孩子要扫地,不妨先让他扫,等他扫完了,再和他一起扫;孩子想自己穿鞋,不妨让他穿,等他使劲时,悄悄在背后拽一下;孩子要自己洗衣服,那就给他递肥皂,帮他挽起袖子,让他的好奇心得到充分实践。

 

正面引导,拒绝错误要求

 

面对孩子错误的做法,父母要用正面和鼓励的方法引导孩子。比如孩子爱撕书,当他拿起书来时,妈妈立即对他说:“翻书本要这样,捏着小角,轻轻翻。你看,这群小朋友在干吗?”用正面的话语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书里有趣的故事上。

比如孩子要拿暖壶,你上前把暖壶拿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说:“妈妈太累了,你帮妈妈扫一下地吧。”

孩子不肯进餐椅吃饭,那就拿些小面包、小点心哄哄他,看他吃得高兴时,再把他抱进餐椅。

记住,生硬地拒绝往往于事无益,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分散注意力是个不错的办法。

 

反其道而行,达到预期目的

 

因为孩子总爱和父母对着来,所以父母可以反着要求孩子,明明希望他带上水壶,却对他说:“你别带水壶了。”孩子听了,就会非要带着水壶出门,这样,父母的目的就达到了。

 

巧用选择句,避免冲突

 

如果想要孩子少说“不”,父母就要自己注意避免用这个词。把危险的物品锁起来,或者盖好盖子,不让孩子看到。

还可以使用选择句,让孩子自己选择,避免权力之争。

例如把“你要洗澡吗”换成“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小水桶”;把“过马路时要牵着大人的手”换成“过马路时,你想牵着爸爸的手还是妈妈的手”;把“穿上这件衣服”换成“你想穿这件衣服还是那一件” 。孩子被赋予了权力,就会乐于参与选择,很多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既不一味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他们的愿望,多用鼓励的语言,采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引导他平稳顺利地度过“反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