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公司的新陈代谢与创业积极性

我刚才提到,为了今后使用在公司中学到的东西,主动离开公司的员工在增加。这句话实际上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更接近于我自己的希望。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要在21世纪实现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从旧公司到新公司的这种人才流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后产业资本主义时代是差异性的时代。全世界的所有公司在全球市场中为创造出新的差异性展开了竞争。如果不持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持续开拓出新市场和新组织,公司就无法生存下去。为了确立组织整体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并使之持续创造出差异性来,任何公司都必须全力以赴。

无论开发出多么高端的技术,无论生产出多么独具特色的产品,只要公司不能长期应对市场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总有一天会衰落的。与只要设立了机械类工厂就能长时间稳定产生利润的产业资本主义时代不同,在差异性本身才是利润源泉的后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平均而言,公司的寿命会缩短。

所以,从举国经济的立场来看,如果旧公司已经从市场上撤出而新公司却没有进来,那么就无法维持之前的雇用关系。并且,如果新公司不能产生充足的利润,也不会产生今后继续投资的资金。公司整体能顺利进行新陈代谢,对于举国经济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并且,我认为,成立这种新公司的旗手——人才,是在旧公司工作的职工,是在已经成熟的公司中进行组织专用型人力投资的同时,掌握更加通用型人力资产、积累创业资金和人际关系网的职工。

当然,我并不认为,所有职工都可以开办新公司。越是优秀的人才,之前的公司就越不愿意放他们走。人到中年,在公司内部得到相应的晋升,过着比年轻时候更加稳定的生活非常重要。并且,商机只会眷顾那些极少数幸运的人。尽管如此,稍微夸张一点来说,我认为应该广泛认识到,从职工中脱颖而出去开办新公司的人,决定着后产业资本主义时代日本经济的命运。

遗憾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企业家人数都在大幅增加的时候,日本反而在大幅减少。想要跳槽的人数整体上也在减少。

这不仅是因为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收缩了宏观有效需求,还因为由此带来的通货紧缩,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担负的不良债权越来越沉重,导致了银行不愿意向企业放贷。市场变小了,同时还很难借到钱,这明显大大降低了潜在企业家创业的积极性。并且,近金融财政政策的混乱、特别是通货紧缩对策的迟缓,有可能会进一步延长经济低迷的周期。尽管如此,但这终究只不过是短期且只限定在日本的状况。在不久的将来,日本经济也必定会再次加入到后产业资本主义的世界趋势中去。并且,在后产业资本主义之下,由于金融革命导致利息下降,开办新公司会比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容易得多。而且,日本股东主权的观念自古就很弱,这反而有可能使日本有利于开办后产业资本主义式公司。

我虽然这么说,但是任何时代要成功创办新公司,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当然,针对现在日本创业积极性减退的特效药的对策是通货紧缩(政府和日本银行在这方面全都失败了)。但是长期来看,日本一定要不可或缺地导入直接推动企业家创业积极性的国家政策。并且还要设置咨询机构、放宽融资条件、进行税制优待、明确事业失败时处理破产的方法、建立支援组织以便他们再次挑战,等等。与其他各国相比,日本的振兴创业政策,之前过于贫乏了。

但是,无论怎样完善这些外部条件,下决心创办公司的终究是个人。在“迷失的10年”之后,日本经济是否会在后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就此衰落,完全取决于日本的社会今后出现多少敢冒风险、有气魄独自开办公司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