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儿童不为人知的行为心理秘密

  面对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自己怀抱中和精心呵护下不断成长的孩子,父母也时常会觉得陌生。虽然他们熟悉孩子的一颦一笑,知道孩子的每一声哭泣代表的意思,但是他们却不了解孩子的行为秘密,也因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很陌生。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都代表着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了解孩子不为人知的心理秘密,从而真正了解孩子,更好地关爱孩子。

小小幼儿的“电报式”语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电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曾经,作为方便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每当有了着急的事情需要传达,就会采取发电报的方式。然而,电报是按字收费,所以让语言凝聚精练,尽量减少发电报的字数,就成为省钱的方式。因而这也形成了电报式语言的特点,那就是极尽简短,表情达意。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幼儿也会使用电报式语言。一岁多的婴儿,在说话的时候还不能一次使用两三个词语,而只能单个词语、单个词语地往外蹦。因而,他们只能配合自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到了两岁前后,幼儿开始学习把两三个词语连起来使用,但是他们还不会使用连贯词或者副词,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很简单,只能起到简单交流信息的作用。有些语义关系学专家认为,幼儿的电报式言语通过词序调整,可以表达两大类性质的语义关系,类是指谓形式,第二类是关系形式。在两岁前后,大多数幼儿都能流畅使用至少两个词语构成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电报式语言。孩子天生拥有精简能力,让句子只剩下主干,而忽略一切不那么重要的词语。例如孩子会说:“妈妈来”“小球”等。尽管语言依然很精简,但是已经能够表达完整意思,而无需再加上动作了。

  毋庸置疑,孩子们内心想要表达的意思,比他们真正表达出来的更加丰富和深刻。为了用有限的词汇表达更丰富的意思,孩子们还会对词汇进行组合,从而使别人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意思。当然,因为孩子的语言过于精简,所以也难免会引起歧义。诸如“妈妈来”也许是呼唤妈妈过来,也许是告诉别人妈妈回来了。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当然更了解孩子,也应该根据对孩子的了解判断孩子要表达的意思。当孩子因为使用电报式语言而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时,父母也不要心急,而要意识到这是孩子成长必然经历的语言发展阶段。唯有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才能使孩子掌握更多的词汇,让他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灵活。

  晨晨说话很早,一岁的时候就会说话了。不过,直到两岁,晨晨还是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为此,妈妈感到非常着急。有一天晚上,晨晨半夜突然发起高烧,而且还不停地对妈妈说:“妈妈疼。”妈妈知道晨晨一定是哪里不舒服了,着急地想要问清楚,然而晨晨还是边哭边说“妈妈疼”,终妈妈因为着急也哭了起来。

  看到妈妈心急如焚的样子,爸爸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因而提醒晨晨:“宝贝,你哪里疼呢?是这里吗?”因为担心晨晨扁桃体发炎嗓子疼,所以爸爸首先指了指晨晨的嗓子。晨晨摇摇头,爸爸继续说:“那你哪里疼呢?可以指给爸爸妈妈看吗?”晨晨受到爸爸的启发,因而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晨晨指的位置太模糊了,爸爸因而掀起晨晨的上衣,问:“是这里,还是这里?”爸爸先指了指晨晨肚脐眼上面的位置,又指了指晨晨的小肚子。当指到小肚子时,晨晨点点头。爸爸对妈妈说:“有可能是肠胃出问题了,还是去医院吧!”到了医院,爸爸把晨晨的状况告诉医生,医生怀疑是肠系膜淋巴结膜炎,因而让晨晨进行B 超检查。果然,晨晨是肠系膜淋巴结膜炎,医生对症下药,没过几天,晨晨的症状就缓解了。

                                                                                                                                                   ——案例来自爱普生涯儿童天赋能力成长中心

  晨晨的话,就是典型的幼儿电报式语言。晨晨知道喊妈妈,告诉妈妈自己“疼”,这样也算说清楚了自己的症状,但却并没有说清哪里疼。关键时刻幸亏爸爸灵机一动,想出办法来帮助晨晨确定病灶,也给医生的诊断指明了方向。两岁左右的孩子,大多数都会使用电报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状况,或者诉说自己的需求。如果是在平日里不着急的情况下,也许父母还能耐心听孩子的诉说,但是如果遇到危急的情况,心急的父母就很难再淡定从容了。他们恨不得时间就问清楚孩子的情况,偏偏孩子还小,根本说不清楚。这种情况下,父母及时地询问孩子,逐项排除孩子身体上不舒服的地方,才能缩小范围,终明确孩子的病痛所在,也确定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帮助。

  总而言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当孩子生病,着急的都是父母。尤其是孩子如果不发烧,哪怕有小小的不舒服,也会因为贪玩而忽略。那么作为父母,就要更加用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全方位地监护孩子,从而及时对孩子的异常进行有效处理。

面对三令五申,孩子依然故我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禁果效应。顾名思义,禁果效应就是逆反心理,用简单的话来说,禁果效应就是越是不被允许去做的事情,人越是想要拼命地尝试。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在希腊神话中,潘多拉魔盒之所以被打开,就是禁果效应在起作用。这使得夏娃品尝了禁果。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感到烦恼,他们不知道为何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偏偏要与自己对着干,也因此对孩子感到极其不满,导致亲子冲突频繁发生。甚至还有些年幼的孩子明明知道父母不允许自己做某件事情,而偏偏要与父母对着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禁果效应在起作用,孩子正在品尝禁果的“甜蜜果实”,所谓“禁果特别甜”,使得孩子对品尝禁果屡禁不止。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十个月前后特别喜欢扔东西,当父母为他们捡起东西,他们就会觉得非常兴奋。有的时候,父母捡得太累了,就会佯装生气,以严肃的表情暗示婴儿不要继续扔东西了。但是婴儿却不以为然,反而更加乐此不疲地扔东西,甚至用眼睛看着父母,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父母会嗔怪婴儿“坏家伙”,婴儿却表现得更加高兴。上述可见,连小小的婴儿都受到禁果效应的影响,更何况少年儿童呢!

周末,妈妈带着晨晨去小区附近的公园里玩。因为平日里有人在公园里遛狗,所以广场周围的花坛里以及植物丛中,总有狗屎。妈妈再三叮嘱晨晨:“晨晨,不要靠近那边的花坛啊,会有臭狗屎。”不想,在妈妈说完之后,晨晨反而趁着妈妈不注意就往花坛边上跑,有的时候跑到花坛边缘附近,还会回过头来带着故意挑衅的神情看着妈妈。妈妈气得哇哇大叫,赶紧去把晨晨追回来。然而,一眼看不到,晨晨又跑到花坛边上去了。

有一次,妈妈正在和一个邻居聊天,晨晨哇哇大哭起来,妈妈扭头一看,晨晨正趴在花坛边上呢。妈妈赶紧飞奔过去,果不其然,晨晨手上沾满了狗屎。妈妈当即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提溜起晨晨就往家里走,回到家里赶紧把晨晨放到淋浴室里,清洗了好几遍。妈妈想不明白,为何再三叮嘱的事情晨晨偏偏要去做呢?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在听育儿讲座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家晨晨两岁半了,但是特别不听话,越是我不让做的事情,他越是要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专家反问妈妈:“那么,你是如何禁止孩子做事情的呢?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吗?”妈妈想了想说:“去公园里,我告诉他‘不要去花坛边上玩’,结果他总是往花坛边上走,还因为摔倒手上沾满了狗屎。哎,我真不明白他这么小,怎么就这么叛逆呢?!”专家笑着说:“其实,不是孩子叛逆,而是你表达的方式不对。你是在以否定句式和孩子说话,反而激起了孩子更加强烈的好奇心。我建议你以后可以试着说‘宝贝,在妈妈身边玩’,孩子就不会走远了。”尽管妈妈对专家的话似信非信,但是再次带着孩子出去玩时,妈妈还是尝试了一下。出乎她的预料,正面表达的方式效果非常好。妈妈对晨晨说:“宝贝,咱们在这里找蚂蚁玩吧。”结果,晨晨似乎全然忘记了花坛边缘,而专心致志地和妈妈一起找蚂蚁。此后,妈妈又尝试了好几次,发现晨晨都很配合,不听话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案例来自爱普生涯儿童天赋能力成长中心

孩子往往听不懂否定句,他们对妈妈说的“不要去花坛边”,实际上只听到了“去花坛边”,因而他们变得非常兴奋,甚至故意跑到花坛边,而且迫不及待想要了解花坛边的秘密。从这个角度讲,妈妈的否定句偏偏提醒了孩子做他们不该做的事情。如果妈妈告诉孩子“留在妈妈身边玩”或者“一起找蚂蚁”,那么孩子就会接受正面的信息,从而表现出对妈妈的顺从和听话。

至此,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了吗?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烈,这是孩子的天性,因而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对于孩子而言作用明显。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孩子就会给父母留下不听话的印象,也使得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非常头疼。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改变教育孩子的思路:对于年幼的孩子,与其以否定的句式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还不如以肯定的句式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事情效果更好;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父母也不要一味地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情,而要及时引导孩子的行为,疏导孩子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孩子对父母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顺从。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为过分关心和疼爱孩子,往往对孩子束缚和禁锢太多,例如禁止孩子调皮捣蛋说脏话,或者禁止孩子冒险、撒谎等,反而导致孩子做出更加恶劣的行径,也使得孩子更加叛逆。很多人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也知道治水的原理是宜疏不宜堵,那么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更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从而给予孩子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也让孩子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否则,单纯地压制孩子,只会使得孩子变本加厉,更加叛逆。当然,父母与孩子的良好相处,还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孩子平等相处。明智的父母不但可以引导孩子,还可以与孩子斗智斗勇。有些聪明的父母很善于利用禁果效应,反而能激发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主动地去做父母期望他们做的事情。当然,这么做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一旦过度,就会让这个办法彻底失灵,父母也会失去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