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0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观点:虽然经济学分析非常有道理,逻辑自洽,但经济学分析的对象是完善的市场经济,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因此要解释中国的现象,需要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才行。
每当听到有人这样说,我都想给他推荐一篇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 P. O. W. Camp, 1945)。这篇文章的作者雷德福(R. A. Radford)是一位经济学者。“二战”时,他被当作战俘投进德国战俘营。“二战”结束后,他根据自己在战俘营里的细致观察,写了这篇文章。
战俘营里的经济活动肯定不是市场经济,但里面人们的行为、发生的事情,就不遵循经济规律了吗?雷德福在这篇文章里详细描述了战俘营里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组织和有趣的事情,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战俘营里面的市场行为,是迅速发展起来的。被关到战俘营里的人,开始时互相关爱,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仅靠关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起市场交易才能够互相帮助,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够公平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雷德福说:“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
比如在战俘营里,就流传着这么一个励志故事。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却一点儿都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
雷德福要讲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而这个牧师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战俘营里的交易,也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在中转营里,关押的都是临时送来的战俘,他们一般只待3~5天就会被转到别的地方去。由于战俘们彼此陌生,也没来得及安顿,中转营里不仅交易量稀少,成交价的差距也很大,同时同物,在战俘营一边的价格和另外一边的就不可同日而语。
相反,固定营里的战俘,则不仅交易频繁,还发展起了交易平台。他们习惯在固定的地方交易,还会把成交价格写在公告板上。这样,成交价的差距就会渐渐缩小,即使仍然存在差距,也主要是成交的时间和物品的质量造成的。
除了物品交易以外,战俘营里还出现了劳动服务市场。有人开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画肖像,等等。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
在战俘营里,面包由红十字会提供,一个星期两次,星期一和星期四早上每人发一份面包。拿了这份面包以后,每个人都要保存好慢慢吃,下次发面包得等三四天。
这样,战俘营里的面包价格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面包的前夜,也就是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大多数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会达到高峰,交易的价格比平时需要多一根香烟。如果有人坚持在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不吃面包,他就肯定能赚到一根香烟。当然,到了发放面包的当天,面包价格就会回落。
战俘营里的货币
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战俘营里没有传统的货币,而是用香烟来代替。
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战俘们会用坏香烟代替好香烟进行交易。一些战俘舍不得用机器造的香烟来做交易,而是把烟拆了,重新包装,里面混上一些头发丝,卷得又比机器做的烟细一点,用劣币驱逐良币。当然,如果卷的烟太细的话,别人也会拒绝接受。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
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炮弹在营房边上爆炸时,人们就会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也没什么意义,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大家就都抽起香烟来了。到第二天早上,香烟少了,通货紧缩来了, 人们发现照原来的价格,东西卖不出去了。
有通货紧缩,也会有通货膨胀。有天早上,有传闻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这就意味着货币流通量会增加。于是,所有物价都上涨了。一份糖浆,从来没卖过两根香烟,那天早上卖到四根香烟,其他好多商品也都涨价了。但是到了早上10点钟,消息被证实是假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开始回落了。那天以后,糖浆再也没卖过两根香烟以上。回过头来看,当时那是泡沫,后来泡沫破灭了。
除此之外,雷德福还写道,战俘营里还存在着跨境贸易、户籍制度,甚至和外部世界一样,还存在舆论压力和仇富的情绪。
雷德福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都起作用。如果经济学能够解释战俘营里的现象,它就一定可以解释战俘营外的经济现象,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经济现象。
思考题
这一讲的主题是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面都起作用。现在倒过来,请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面,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第002讲|马粪争夺案
人们谈到公平与效率时,总会说要么是公平优先,要么是效率优先,二者此消彼长、互相对立。每当听到人们这么说时,我就会想起100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例:马粪争夺案(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马粪争夺案的故事
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日。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6点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马粪堆起来以后,因为太多拿不动,两位帮工就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来运。但他们并没有在这18堆马粪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见了这些马粪,就问附近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有没有人要把马粪运走?巡逻的人说不知道。被告听了以后,觉得这些马粪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里了。
到了这天中午,两位帮工带着车过来,发现马粪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双方发生争执,后闹到法庭上。
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标记
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是“溯源说”。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因为马粪是马拉的;也可以进一步说,马粪属于马的主人。但问题是,马的主人把马粪丢在路上,已经放弃了对马粪的所有权。
二是“位置说”。被告主张,马粪掉到马路上,就成为马路的一部分,而马路是公家的,所以谁见了马粪都可以拿走。原告让帮工把马粪堆起来,只是改变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的所有权,因而马粪不归原告所有。
三是“标记说”。法庭上也有人主张,关键看原告有没有给马粪做标记,如果没有做标记,那就不能怪别人把马粪搬走了。
四是“劳动说”。原告坚持认为,是帮工们花费了工夫,才把马粪堆积起来的,所以马粪应该归原告所有。
双方好像都有道理。但哪种观点更重要呢?如果你是法官,会把马粪判给谁?
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一点儿马粪,判给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案件会对后代产生怎样的影响。设想一下,有两个村子,发生了同样的案子,不同的是,个村子把马粪判给了原告,也就是堆积马粪的人;第二个村子把马粪判给了被告,也就是那个看见马粪就把马粪拿走的人。这两个村子,过50年、100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可以设想,在个村子里,由于把马粪判给了创造财富的人,那么村民就会有这样的预期:凡是经过人类劳动的成果,都是财富;凡是财富,就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财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要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到就拿走。只要有这样的共识,这一共识又变成传统,那么在这个村子里,人们就用不着花很大的工夫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他们因此也会更积极地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50年、100年后,这个村子就会走向富足。
在另一个村子里,法官把马粪判给了被告,那么村民就会形成另外一种预期:只要是没人看管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结果顺手牵羊的行为就会大增,有产者花在看管财富上的努力就会变大,大到足以抵消财富本身的价值。人们不仅会丧失创造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即便创造和积累了财富,其价值也会被保护财富的努力所抵消。50年、100年后,这个村子就会走向贫困。
当年马粪案的法官,就是根据这个思路,把马粪判给原告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判决意味深长。
公正背后是效率考量
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猎心起,不能顺手牵羊,这是一种普世的公正观,每位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向子女传授这种观念。但在这种公正观背后,却是效率的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才是公正的,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
我们不能随便把人投进监狱,除非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力资本会受到随意的破坏,人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懒惰和无知就会成为世界的常态。
我们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除非给出合理的补偿,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去爱护、积累自己的财富。
交通肇事者应该负责任,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负责任的话,那么马路就会非常混乱,效率就会降低,马路的价值就会消失。
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明白,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思考题
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但它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
第0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观点:虽然经济学分析非常有道理,逻辑自洽,但经济学分析的对象是完善的市场经济,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因此要解释中国的现象,需要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才行。
每当听到有人这样说,我都想给他推荐一篇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 P. O. W. Camp, 1945)。这篇文章的作者雷德福(R. A. Radford)是一位经济学者。“二战”时,他被当作战俘投进德国战俘营。“二战”结束后,他根据自己在战俘营里的细致观察,写了这篇文章。
战俘营里的经济活动肯定不是市场经济,但里面人们的行为、发生的事情,就不遵循经济规律了吗?雷德福在这篇文章里详细描述了战俘营里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组织和有趣的事情,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战俘营里面的市场行为,是迅速发展起来的。被关到战俘营里的人,开始时互相关爱,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仅靠关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起市场交易才能够互相帮助,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够公平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雷德福说:“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
比如在战俘营里,就流传着这么一个励志故事。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却一点儿都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
雷德福要讲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而这个牧师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战俘营里的交易,也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在中转营里,关押的都是临时送来的战俘,他们一般只待3~5天就会被转到别的地方去。由于战俘们彼此陌生,也没来得及安顿,中转营里不仅交易量稀少,成交价的差距也很大,同时同物,在战俘营一边的价格和另外一边的就不可同日而语。
相反,固定营里的战俘,则不仅交易频繁,还发展起了交易平台。他们习惯在固定的地方交易,还会把成交价格写在公告板上。这样,成交价的差距就会渐渐缩小,即使仍然存在差距,也主要是成交的时间和物品的质量造成的。
除了物品交易以外,战俘营里还出现了劳动服务市场。有人开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画肖像,等等。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
在战俘营里,面包由红十字会提供,一个星期两次,星期一和星期四早上每人发一份面包。拿了这份面包以后,每个人都要保存好慢慢吃,下次发面包得等三四天。
这样,战俘营里的面包价格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面包的前夜,也就是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大多数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会达到高峰,交易的价格比平时需要多一根香烟。如果有人坚持在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不吃面包,他就肯定能赚到一根香烟。当然,到了发放面包的当天,面包价格就会回落。
战俘营里的货币
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战俘营里没有传统的货币,而是用香烟来代替。
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战俘们会用坏香烟代替好香烟进行交易。一些战俘舍不得用机器造的香烟来做交易,而是把烟拆了,重新包装,里面混上一些头发丝,卷得又比机器做的烟细一点,用劣币驱逐良币。当然,如果卷的烟太细的话,别人也会拒绝接受。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
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炮弹在营房边上爆炸时,人们就会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也没什么意义,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大家就都抽起香烟来了。到第二天早上,香烟少了,通货紧缩来了, 人们发现照原来的价格,东西卖不出去了。
有通货紧缩,也会有通货膨胀。有天早上,有传闻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这就意味着货币流通量会增加。于是,所有物价都上涨了。一份糖浆,从来没卖过两根香烟,那天早上卖到四根香烟,其他好多商品也都涨价了。但是到了早上10点钟,消息被证实是假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开始回落了。那天以后,糖浆再也没卖过两根香烟以上。回过头来看,当时那是泡沫,后来泡沫破灭了。
除此之外,雷德福还写道,战俘营里还存在着跨境贸易、户籍制度,甚至和外部世界一样,还存在舆论压力和仇富的情绪。
雷德福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都起作用。如果经济学能够解释战俘营里的现象,它就一定可以解释战俘营外的经济现象,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经济现象。
思考题
这一讲的主题是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面都起作用。现在倒过来,请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面,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第002讲|马粪争夺案
人们谈到公平与效率时,总会说要么是公平优先,要么是效率优先,二者此消彼长、互相对立。每当听到人们这么说时,我就会想起100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例:马粪争夺案(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马粪争夺案的故事
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日。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6点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马粪堆起来以后,因为太多拿不动,两位帮工就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来运。但他们并没有在这18堆马粪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见了这些马粪,就问附近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有没有人要把马粪运走?巡逻的人说不知道。被告听了以后,觉得这些马粪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里了。
到了这天中午,两位帮工带着车过来,发现马粪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双方发生争执,后闹到法庭上。
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标记
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是“溯源说”。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因为马粪是马拉的;也可以进一步说,马粪属于马的主人。但问题是,马的主人把马粪丢在路上,已经放弃了对马粪的所有权。
二是“位置说”。被告主张,马粪掉到马路上,就成为马路的一部分,而马路是公家的,所以谁见了马粪都可以拿走。原告让帮工把马粪堆起来,只是改变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的所有权,因而马粪不归原告所有。
三是“标记说”。法庭上也有人主张,关键看原告有没有给马粪做标记,如果没有做标记,那就不能怪别人把马粪搬走了。
四是“劳动说”。原告坚持认为,是帮工们花费了工夫,才把马粪堆积起来的,所以马粪应该归原告所有。
双方好像都有道理。但哪种观点更重要呢?如果你是法官,会把马粪判给谁?
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一点儿马粪,判给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案件会对后代产生怎样的影响。设想一下,有两个村子,发生了同样的案子,不同的是,个村子把马粪判给了原告,也就是堆积马粪的人;第二个村子把马粪判给了被告,也就是那个看见马粪就把马粪拿走的人。这两个村子,过50年、100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可以设想,在个村子里,由于把马粪判给了创造财富的人,那么村民就会有这样的预期:凡是经过人类劳动的成果,都是财富;凡是财富,就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财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要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到就拿走。只要有这样的共识,这一共识又变成传统,那么在这个村子里,人们就用不着花很大的工夫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他们因此也会更积极地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50年、100年后,这个村子就会走向富足。
在另一个村子里,法官把马粪判给了被告,那么村民就会形成另外一种预期:只要是没人看管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结果顺手牵羊的行为就会大增,有产者花在看管财富上的努力就会变大,大到足以抵消财富本身的价值。人们不仅会丧失创造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即便创造和积累了财富,其价值也会被保护财富的努力所抵消。50年、100年后,这个村子就会走向贫困。
当年马粪案的法官,就是根据这个思路,把马粪判给原告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判决意味深长。
公正背后是效率考量
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猎心起,不能顺手牵羊,这是一种普世的公正观,每位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向子女传授这种观念。但在这种公正观背后,却是效率的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才是公正的,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
我们不能随便把人投进监狱,除非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力资本会受到随意的破坏,人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懒惰和无知就会成为世界的常态。
我们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除非给出合理的补偿,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去爱护、积累自己的财富。
交通肇事者应该负责任,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负责任的话,那么马路就会非常混乱,效率就会降低,马路的价值就会消失。
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明白,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思考题
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但它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