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母乳不足时,正确混合喂养 

如何判断母乳够不够 

想知道母乳够不够,孩子有没有吃饱,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判断:

1.听新生儿吃奶时下咽的声音,是否每吸吮23 次,就可以咽下一大口。

2.看新生儿吃完奶后是否有满足感,是否能安静睡30 分钟以上。

3.看新生儿的大便是否为金黄色糊状,排便次数是否为26 / 天。

4.看新生儿的排尿次数,是否达6 /天(一天尿湿46 块尿布或换下4个沉甸甸的纸尿裤,加上大便,新生儿每天需换710个纸尿裤)。

5.监测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是否增长3050 / 天,是否个月体重增长600 克以上。

后两条是关键的判断标准。如果不能达到以上标准,就说明孩子没有吃饱,母乳是不够的,需要尝试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也能让孩子正常发育 

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用其他乳类来补充喂养。虽然这种喂养方式效果不如母乳喂养,但能让新生儿在乳汁总量不足时,也能保证摄入足够的奶量,不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混合喂养提倡“补授法” 

首先推荐采用“补授法”,即先喂母乳,然后再补充其他乳品,保证让孩子每天吸吮乳房8 次以上,每次尽量吸空乳房。此外,妈妈要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在一起,经常搂抱孩子。当母亲乳汁分泌增加时,减少配方奶的喂养量和次数。很多母乳不足的妈妈通过这种方法,过12 个月奶水就够了,可以完全母乳喂养了。

尽量多吃母乳

混合喂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如果因为母乳不足,就减少哺乳的次数,这样反而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的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喂母乳,这样做不利于乳汁分泌。

大部分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重在家庭护理 

大多数孩子在出生72小时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释放过多,而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无法将胆红素及时排出体外,胆红素聚集在血液中,即引起了皮肤变黄。这种现象先出现于脸部,进而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护理方法为:

1.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不需要治疗,通常在出生14 天后自然消退。

2.很多母乳喂养的孩子,由于母乳的原因,黄疸消退较慢,可以暂停母乳3天左右。

3.要在阳光充足时隔着玻璃窗给孩子照射,可以充分曝露身体皮肤,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注意不要着凉,保护眼睛和会阴部。照射时间以上、下午各半小时为宜,注意变换体位,以免晒伤。

户外晒太阳对黄疸有辅助效果

在天气好的时候,妈妈可带着孩子在阳台和户外走走,好选择有树荫或其他障碍物遮挡的地方,那些看起来由于漫反射而变得不甚强烈的光线,对新生儿的黄疸有很不错的辅助作用。

出现病理性黄疸及时治疗 

病理性黄疸需要治疗,下列情况多考虑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 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每日上升86 微摩/ 升(5毫克/ 分升); 足月儿>239 微摩/ 升(14 毫克/ 分升),早产儿>257 微摩/ 升(15 毫克/ 分升);结合胆红素>34 微摩/升(2 毫克 / 分升);黄疸持续2 周以上且无好转迹象。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有:母亲与孩子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婴儿出生时有体内或皮下出血;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或败血症;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等。如黄疸过重,有可能对新生儿智力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及早就医,可根据医生诊断采用光照疗法。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假月经 

有些女婴出生1 周左右,阴道可能会有血性分泌物,这是因为胎儿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受到母体雌激素影响。与女性排卵期相仿,出生后由于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使子宫及阴道上皮组织脱落,造成类似月经出血的情况。这种假月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用处理,数天后即可消失。

外耳异常 

有的孩子出生后耳轮和耳廓折叠,外展紧贴着头部,一般在出生后数周可恢复正常。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宫内压迫所致。但是,如果在宫内压迫的时间过长,双耳生长可能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睾丸移动 

刚出生的新生儿睾丸可能在阴囊中来回移动,有的时候可以移动到阴茎的根部,也有可能缩到大腿的根部,尤其是遇到冷刺激后,睾丸容易出现移动的现象。只要大多数时间睾丸都在阴囊中,个别时候睾丸上下移动都可以视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红色尿 

出生后35 天, 有些新生儿尿液会呈现红色,有时还会染红尿布,引起家长恐慌。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得尿酸盐排泄增多,再加上刚出生的孩子吃得比较少,尿也少,就会出现红色的尿。家长不用着急,无须处理,过几天红色尿就会消失。若家长不放心,可留孩子的尿液送医院化验,若没有红细胞即可排除“血尿”了。

蒙古斑 

大多数孩子出生后在腰部、背部、臀部以及大腿部会有一片光滑、平坦的片状淤青胎记。这种胎记多为淡蓝色或蓝黑色,可以是几厘米大小或者是大片融合。这是因为胎儿神经系统开始发育时,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在向表皮移行时未能穿透表皮和真皮的交界,潴留在真皮中延迟消失所致。蒙古斑一般在孩子23 岁时消退, 个别孩子在78 岁自然消失,也有的孩子可能终身不消,但颜色会转淡,不用治疗。

教孩子说话应避免的4 个误区 

这个月龄的孩子多数已会说“妈妈”“爸爸”了,家长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孩子慢慢理解并模仿。在教孩子说话时,应避开4 个误区:

误区1 :重复孩子的错误发音 

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多存在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好玩,觉得孩子很可爱,于是总喜欢重复孩子错误的发音,这无疑会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这个错误的发音,让孩子觉得这是对的。

当在孩子错误发音后,爸爸妈妈要用正确的语言重复一遍,比如孩子说“苹朵”,妈妈就假装听不懂地问:“你说的是苹果吗?”并注意强调“苹果”的读音,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孩子发音才会逐渐正确。

误区2 :用“婴语”和孩子说话 

“婴语”和孩子说话,表现为叠词结构的短语,这样的语言并非完整的用语,例如把“吃饭”说成“吃饭饭”,“睡觉”说成“睡觉觉”。有些爸爸妈妈以为孩子只能听懂这些婴语,或者觉得这样说很有趣。

如果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孩子讲话,会拖延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有老人的家庭,这样的语言出现频率更高,爸爸妈妈要适时与老人沟通,尽量减少这样与孩子对话。

误区3 :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家庭中爸爸妈妈、老人、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会使正处于模仿学习成人语言的孩子产生困惑。因此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孩子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

误区4 :用电视教说话 

语言是联系人类情感的工具,妈妈对孩子说话,是妈妈爱孩子的表现,孩子通过感知这些掌握语言。即使电视的声音一直响着,他也不能学会说话,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是电视无法给予的。不仅如此,电视的声音反而会成为杂音,导致孩子听不清妈妈的语言。因此,为了教孩子学说话,好不要开电视。

孩子总是说“不”,怎么办 

有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打“ 退堂鼓”,一碰到困难就说“妈妈,我不会”,不管爸爸妈妈怎么说都不愿意多尝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化解和引导呢?

如何应对总说“不”的孩子 

1.及时判断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如发音不准、口吃等,会影响孩子与人沟通,也会造成孩子较大的心理压力,父母应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切忌讥笑甚至模仿孩子的错误发音或言语。

2.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父母应采取积极、平等、鼓励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即使孩子回答不出来也不能斥责他,而应引导、鼓励。

3.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当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时,父母应及时调整所提问题,由简单到复杂。

4.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对待不擅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父母应教他们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有意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例如可通过游戏教孩子如何认识新朋友、如何与他们交流等。

信任 引导,改掉孩子挂在嘴边的“不” 

放手让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事

无论是居家琐事,还是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等活动,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或者愿意尝试的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如自己吃饭、帮家人摆放碗筷、自己穿脱衣服等。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做好不少事”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增强了,能力感也随之提升,当遇到以前没尝试过的活动时,也会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做。

当发现孩子“想做” 却又“不敢做” 时鼓励 引导

性格慢热、害羞的孩子,遇事会更加犹豫,因为他们对于嘲笑和他人的负面反应会更加敏感。他们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 需要周围人更多的肯定来消除顾虑。

如果发现孩子“想做”却又因害羞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做”时,不妨鼓励和引导孩子,如蹲下来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是会的,是不是还没准备好? 等你准备好了, 如果愿意,妈妈可以陪你一起做。”当得到妈妈的理解和支持时, 害羞的孩子会更有信心和胆量去尝试从未尝试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