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游侠生活 

 

大人物似乎总是在毫不起眼的小地方诞生的。

丰邑就是这样一块毫不起眼的地方,它归沛县管辖,是沛县的一个附邑,行政级别相当于乡。它和沛县相距十七八公里,按照秦汉的里制,沿途要经过大约四个亭舍,虽然不算太远,但步行的话,起码要走四个小时。

沛县城邑紧靠泗水之滨,东边是汪洋恣肆的沛泽。据《水经注》,丰沛,就是浩瀚的意思,大概沛县和丰邑之得名,也来源于此。

这块土地曾经属于宋国,被宋国统治数百年之久。公元前286年,野心勃勃的齐湣王悍然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一举将之攻灭,沛县就此落入齐国的囊中。但不幸的是,齐王甚至没有把它在掌心焐热,仅仅在第二年,楚国就来了个“黑吃黑”,使它变成了下辖淮北十五郡的一部分。

于是这里被进行楚国式的管理,居民开始说楚语,唱楚歌,写楚国文字,行楚式历法,使用带有浓厚楚国风味的生活器具,被同化成了地地道道的楚国人。作为一个楚国婴儿的刘邦,就诞生在丰邑中阳里一户普通的楚国农民家中,时值公元前256年,也就是楚考烈王七年,距楚国占领这块土地已经有三十年之久了。

这是当时一户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户主刘太公没什么文化,毕生秉承着勤勉耕种、侍奉君上的人生信条,带着两个孩子刘伯、刘仲,年年风里来、雨里去,却把一块耕地侍弄得“风生水起”,慢慢攒下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如果我们要给他划一个成分,应该算富农。

刘邦是这个家庭的第三个男孩。像对待前两个孩子一样,刘太公这个普通的楚国农民,用再朴实不过的排行法,给了这个新生儿一个十分简单的称呼:刘季。至于刘邦这个堂皇的大名,大约是他发迹之后换的。

由于语言的变迁,现在的人可能觉得这名字还有些文雅,但若把它换算成当代中国的俗称,就相当于叫刘老三,等于没有名字。可见除了耕种以及在农闲期间和市井朋友玩玩蹴鞠、斗斗鸡,刘太公根本没有给儿子们取名的兴趣。这并不奇怪,对普通百姓来说,取名没有什么意义,包括刘太公自己,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正式的名字,虽然他的儿子后来成了皇帝,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只能含糊地称他为刘太公。这个名字显得他很老,但我们知道,和所有人一样,他起初并不那么老。

有一点需要提到,由于家境殷实,刘太公还娶了一房小妾,这小妾也生了一个儿子。有趣的是,这个幼子倒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叫刘交,甚至还有表字,叫游。刘太公甚至把他送到大儒浮丘伯身边学习《诗经》。浮丘伯是齐国人,荀子的学生,博学多才。齐鲁是儒学的故乡,战国末年仍旧保持了儒学传统,文化灿如星斗。沛县邻近齐鲁,这些风气无疑影响了刘太公,但对刘邦毫无用处,反而让他看出了儒生的巨大弱点:擅长道德说教,遇见实事则手足无措。这观念影响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郦食其、随何、叔孙通等一系列儒生出现在他身边。

我们不知道刘太公是否也给刘邦提供了学习机会,但即使提供了,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刘邦根本就不是能读进书的那种人,打个比方,如果是现在,刘邦顶多念到初二就会退学,或者被学校开除。原因无外乎两个:一、学习成绩很糟;二、喜欢打架。

刘邦很可能一点儿都不喜欢学习,放弃了老爹的栽培,仅仅接受了粗略的教育,能够认得几个字,大约在初二阶段,就被学校开除,开始在丰沛市集上招朋唤友,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游荡生活。这才符合他的性格。当然,因为家庭的胁迫,他不可能不会农活。我从小在乡村长大,见过许多游手好闲的人,念不进书,好吃懒做,还喜欢斗殴打架。但刘邦囿于乡村伦理,对老爸逼迫干农活的命令又不敢完全置之不理,是以农忙时节也不得不下田干活,手艺即使不精湛,也算专业。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刘章在长乐宫侍候吕太后饮酒,曾经自告奋勇地说:“臣请为太后说说耕田的事。”吕后笑话他:“你父亲(指刘邦,刘章虽为其孙,但吕后把刘章当儿子看待)才擅长耕田,你生而为王子,哪懂这些?”

但刘邦终究无心务农,消极怠工,这让刘太公十分愤怒,曾愤怒地呵斥他:“你这不肖的竖子,也不学学你二哥,看人家是怎么勤劳发家的,啊?!”之所以没提到大哥,可能因为大哥早已去世。在那个年代,医药极不发达,壮年暴卒是毫不奇怪的事。

对父亲的责骂,青年刘邦颇觉痛苦,但其不敢挥拳相向,也只能假装没听见。因为他有更大的理想,要成为一代游侠,在江湖上呼风唤雨。

游侠是对何种人的称谓?竟至于让刘邦如此追慕向往?在此我们要进行有必要的介绍。

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给游侠下过一个定义,说是一种专门急人之难却不求报答的人。战国时代,东方诸侯国有四大贵公子,赫赫有名,他们是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四人都是王族子弟,拥有采邑,有丰厚的税收招徕宾客,普天之下不愿耕种的有技能之士都去投奔他们,无事时白吃白喝,有事时则要挺身而出,甚至献出生命。信陵君大约是四大公子中声名显赫的一个,他死于公元前243年,那时刘邦才13岁。

但我对司马迁关于游侠的定义并不满意,我认为过于拔高。游侠其实根本没有那么高尚。我曾经考察过“侠”的初始含义,其实“侠”本来的含义是“帮助”,但这个“帮助”并不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家都过得这么苦,凭什么帮你?公子王孙过得不苦,但人家就是靠收取穷苦人的税花天酒地的,还会路见不平?千万别想多了。游侠其实早先都是贵族公子的保镖,也就是“帮助”贵族公子更安全收税、更安全享受的。当然,他们也因此获得报答,贵族公子会给他们丰厚的薪水、舒服的居处环境、丰盛的伙食。

要是叫你选,你会选在田里每天忙出一身臭汗,但收入的一半上交给贵族公子呢,还是选舒舒服服地住在贵族公子提供的员工宿舍里吃香喝辣,胸前贴一张保镖证呢?

有人可能会说,那为啥刘邦的两个哥哥不这么选择呢?

他们敢想吗?当“保镖”也不是没条件的。首先,要能打。其次,要不惜命,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泼辣劲儿。很可惜,刘邦的哥哥们,包括其他很多人,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而刘邦两个条件都属于优良。

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信陵君,但刘邦从小就耳闻了不少关于信陵君的故事。他摸着自己一身的腱子肉,只恨自己出生太晚,没有机会投奔到其门下,那该是何等幸福!能和诸多志同道合者朝夕相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出门乘坚策肥,危难一至,则殒身喋血,快意恩仇,报答主子的礼遇,流名天下。与这相比,背负毒辣的太阳辛勤耕种,实在是庸人才会干的事情。

也是,天天猫腰在地里侍弄庄稼,风里来雨里去,一辈子能挣几个钱,攒几亩地?不,这绝不是他刘邦想过的生活,可以说,勤劳的二哥在刘邦心目中是一个负面榜样。对二哥,他嗤之以鼻。多年后,他变成了皇帝,有一次在新年晚会上揶揄父亲:“以前您经常斥责我,说我游手好闲,不会治产,比二哥差多了。现在您看看,我挣下的这份家当,比二哥怎么样?”

这天下都是他的家产,而刘太公这时只能给儿子赔罪。

这个懒惰的青年人不但不肯干农活,还到处惹事。屡次因为沾惹是非到处躲避,不敢回家,还曾经带着一帮朋友偷偷去寡嫂家蹭饭吃。有一次大嫂终于烦了,等刘邦和他的朋友进门,假装奋力甩动手臂,刮着空荡荡的锅,暗示一无所有,请小叔带着客人另觅饭辙。刘邦羞惭得满脸通红,饿着肚子愤然而去。后来大嫂为这次的意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皇帝刘邦遍封亲戚为王侯,独独对大嫂无所表示,以致刘太公实在看不下去,特意提醒。刘邦这才抒发胸臆:“说实话,不是我忘了她,主要因为她为人不地道,太小气。”于是他很有创造力地封大嫂为羹颉侯。“颉”和“刮”古音相近,“羹颉侯”意思是刮羹,暗示大嫂那次刮锅驱客的举动。看来这件事给刘邦的印象极深,终其一生竟无法忘记。

这也难怪,对刘邦来说,朋友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有了朋友,才能保证自己在外面打人尽可能少地吃亏,才能把擅长打架的名气传播出去,引起贵族公子的注意,给他送聘书。而大嫂竟让他在朋友前丢了面子,是可忘,孰不可忘?

虽然在丰、沛两地打出了名气,但刘邦并不满足。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叫张耳的魏国人,曾在信陵君手下做过门客,如今又凭借当时的声名娶了一位富家妻子,不禁心驰久之。有人告诉他,张耳如今已被魏王任命为外黄县令,正在广施钱财,招徕宾客。于是已经三十好几的刘邦毅然离开家乡,西行上千里,跑到外黄去投奔张耳。

在外黄,刘邦凭着一身腱子肉和早先积累的小小名声,顺利地投身到张耳的门下。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大军围住了魏国首都大梁,引水灌大梁城,大梁城陷,魏国灭亡。张耳遭到秦朝政府的通缉,处境岌岌可危。不得已遣散门客,独自带着另一个刎颈之交陈余逃到陈县(今河南淮阳),隐居了起来。

刘邦拿着一信封的遣散费,只好又回到了楚国家乡。三晋已经覆灭,楚国覆灭还会远吗?两年后,秦将王翦两次击破楚国名将项燕的军队,楚国政权也轰然坍塌。沛县成为秦国的领土,下属于泗水郡。刘邦正式成了一个秦国人,这一年,他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