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所灭,翌年,秦完成华夏大一统。

秦始皇在辽阳设置了辽阳郡,令其管理韩半岛上日本贸易这条路线。另外,公元前214年,西北游牧民族赶走了匈奴一族,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同时,南边也开辟了灵渠。从漓江、西江沿江而下,将现在的广西设置成桂林郡,广东设置为南海郡,越南北部设置为象郡,如此一来,通往印度洋的路线也收入了囊中。

也正是这个时期,日本列岛被连接到丝绸之路当中。

可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一死,大秦王国的天下分崩离析,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再次兴起,燕国便是其中之一。但燕国由于战乱,自顾不暇,所以便从韩半岛撤回了驻军。直至公元前195年,汉高祖进攻燕国,将其歼灭,辽东郡便成为汉的直辖地。

成立初期的汉朝,其实是诸侯的联盟。西北的丝绸之路,后受到匈奴的控制。华南沿岸地区,也出现了东瓯(温州)、闽越(福州)、南越(广州)各诸侯国,所以,当时的汉朝,东西南北都呈封闭状态,而唯有琅琊港是对外开放的港口。

在这期间,汉朝的统一加速。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他为了恢复国力,开始四处收回对外的贸易权。

首先,介入到闽越与东瓯的纠纷之中,让东瓯迁入内地居住。汉武帝之所以利用南越与闽越的冲突来讨伐闽越,其实就是为了控制从闽江到达台湾海峡的水路要塞。对于南越,汉武帝在贵州省山岳地带开辟了道路,企图控制从夜郎国沿濛江而下的水路。而在四川省开辟的灵关道,则是为了控制穿过藏东、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而下、到达孟加拉湾的这条水路。

此外,从公元前128年秋到公元前126年春,汉武帝曾试图开辟一条路线,从辽东郡绕到白头山南,在咸兴市进入日本海,然后从韩半岛的东海岸南下,到达日本列岛。但是,这个宏伟的计划,由于规模过大,短时期内很难实现,所以只得作罢。此后,汉武帝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西北丝绸之路的开发上面。

不久之后,连年的征伐终于将匈奴从内蒙古驱逐出去了,西域36国与汉结盟。公元前 1世纪10年代,丝绸之路终于被汉朝所掌控。汉武帝在西南夷的印度路线上设有5郡,此外,当南越王国被征服后,汉武帝又在南海路线上设有9郡。

日本路线也是如此。公元前108年,朝鲜王国被灭,汉武帝在半岛上设有乐浪、真番、临屯和玄菟4郡。

真番郡位于韩半岛南端,属于洛东江流域,建有 15 个县。

按照每个县城有 1000 人来算的话,这样也有至少上万的汉朝人民迁居到了这个离日本列岛近的地方,来从事日本列岛市场的开发。当然,汉朝商船会定期造访日本,在海岸与河口的码头建立市场,于是原住民聚集一处,开始与汉朝商人进行贸易。

这样一来,日本列岛上便产生了城市,出现了酋长,并孕育了国家的萌芽。然而,汉武帝在位的 54 年,由于采取积极政策,使汉王朝的国力消耗相当大。汉武帝死后,公元前 82 年,真番郡被废除,日本贸易也转为位于小白山脉北部乐浪郡的管辖之下。

但是,持续了 326 年之久的真番郡的商业活动,在日本列岛各地已经促成了被称为“国”的商业城市的诞生。这正是《汉书·地理志》中出现的“倭人百余国”。这个时候,倭人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也正是中国商人的商业活动,翻开了日本古代史的页。

后来,王莽篡权,其荒政之下的汉朝陷入了全面内乱的状态。而直至东汉光武帝重新统一,则花费了 20 年的时间。在这场内乱中,汉朝的人口骤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根本没有余力去确保境外的贸易权。于是汉光武帝在公元 57 年授予博多奴国酋长“汉委奴国王”的称号,并委托其负责管理日本贸易。而这位“汉委奴国王”的直系,就是 3 世纪时的伊都国之王。

可是,东汉时,公元 184 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其后近半世纪,战乱烽烟不断,人口更是减少了十分之九,国内军阀割据。这便是著名的三国时代,这时东北方面是在辽阳公孙氏的掌控之下。3 世纪初,公孙氏开始进入韩半岛,并重新在汉江峡谷设置了带方郡。当然,这也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与日本进行贸易。

然而,“黄巾之乱”以后,半岛上的中国人大部分都逃难到了南方真番郡故地,也就是洛东江流域一带。他们建造了自己的城市,成了真正的华侨。可以想象,流落在日本列岛上华侨的数量是多么庞大。韩半岛上有一半的华侨,在公孙氏开拓带方郡时被遣返,但仍有大部分华侨留在了岛上。公元 238 年,魏大将军司马懿灭公孙氏,将乐浪郡和带方郡连在了一起。这之前,与西域诸国之间曾短暂停滞的交通,也在魏将军曹真的努力之下再次恢复了。这样一来,倭人也重新回到丝绸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