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2.3 雇主品牌的建设与实施

  随着全球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吸引、留住优秀雇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紧迫任务,“雇主品牌”因此成为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新理念、新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和HR经理人把目光投向了这里,以期找到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新阵地。

  那么,如何构建并实施雇主品牌战略呢?

  2.3.1 雇主品牌的标尺

  雇主品牌的构建其实主要是表达一种价值主张,即员工价值主张(Employment Value Proposition,EVP)。EVP是从客户价值主张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客户价值主张探究的是,为什么客户从你的公司而不是从你的竞争对手那里购买产品/服务?你的公司如何才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相似的,员工价值主张探究的是,员工为什么会选择到你的公司而不是到其他公司工作?你提供的工作机会能否为员工带来与众不同的价值?

  企业通过对员工价值主张向内部、外部持续有效的传播和沟通,逐步形成雇主品牌。EVP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针对目标受众的独特“个性”,所宣传的是企业的优势、价值定位以及应聘者所追求的价值。一个合理有效的EVP体系能够提供给应聘者一个具有说服力的雇主品牌全景图,既帮助他们认识企业,也了解自己真正的职业期望。

  那么,如何定位个性,即如何确定雇主品牌的差异化价值定位呢?

  提出鲜明的价值主张、整合人力资源政策,并就此和员工进行长期、持续的沟通和传播,这是很多企业实践验证的构建雇主品牌的有效途径。

  EVP的构建过程主要分为三步:EVP萃取→企业匹配→品牌化实施与推广。

  ·EVP的萃取

  EVP的萃取过程,即收集、分析信息并建立雇主品牌价值主张模型初稿的过程。

  发展雇主品牌,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公司未来的前景,长、短期战略目标及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其次是公司需要哪些核心人才;后是公司目前的人才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差距。从厘清战略开始考虑雇主品牌的定位,才能保证雇主品牌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核心职能与人才需求相适应,而这一环节往往在实务操作中被忽视。

  接下来,应考虑的是核心人才工作的驱动力为何;薪资待遇、福利制度、发展与升迁的机会、工作丰富化、工作环境等,哪些是核心人才关心的;现状是否满足其需求。走在前列的公司往往广泛收集信息,采用大量的专题座谈和数据分析以及调研,来了解优秀员工为什么加入或留在公司,甚至将一流的市场调研技术运用到挖掘内部优秀人才的需求上,在此基础上制定“求才留才”策略以及雇主品牌的价值主张。

  与管理层主动向员工分享战略发展、财务业绩相比,用心倾听来自员工的声音,真正了解员工的需求,往往更难做到。很多优秀雇主都在缩小管理级别的差距,如从一些象征性的方面,包括称谓、标志、着装以及办公室配置等方面消除差异,营造平等的氛围。除了平等相待,还表现在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给员工自由表达、发挥才干的空间。

  【经典案例2】

  IBM Jam:让员工自由地表达

  在爵士乐迷中,有一种竞技叫Jam Session(爵士即兴演奏)。在这种不经过彩排的表演中,合作的人互不相识,专长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通过彼此火花激荡而即兴创作的乐曲,很可能变成传世的天籁。

  即兴演奏爵士乐的Jam,似乎不经意间成了IBM的“拿手戏”。

  2001年,Jam还只是IBM的一个内部试验。随着工作方式的多样化,有些员工在家上班,有些员工在客户公司上班,而Jam成为员工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公告栏,许多问题和解答也可以在Jam中找到,但是IBM并不仅仅想让Jam实现这些功能。

  IBM发现,网络时代的员工都很独立、聪明且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把员工的头脑智慧运用起来,让他们一同参与决策,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但是让全球的员工同时在线发帖,海量信息的处理是个难题。直到2003年,Jam的文字搜索和提炼功能成熟之际,时任CEO的彭明盛果断决定,让Jam成为员工智慧的采集工具。当年,在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六个月自下而上的审查后,IBM在内联网上开展了72小时全球在线大讨论,主题是“Value Jam”,由员工自下而上地提出对公司文化及价值观的想法。在这三天时间内,有五万名IBM员工(包括彭明盛本人)上网查看了讨论内容,并就此发表了近万条评论,讨论活动充满激情,创意不断。通过全球投票的方式,制定了“创新为要”“成就客户”“诚信负责”三个价值观后,Jam又分为六个题目在网上继续讨论。许多人,即使有好的创意,也都藏在口袋里,但在Jam中,每个论题都由高层亲自带头,把好的创意“show”出来。

  其后,IBM每隔三年便有一次不同主题的大型Jam袭来,各分公司大大小小的Jam也不计其数。如今,Jam已经成为IBM***的一个管理工具,也被应用于构建雇主品牌价值主张的过程中。

  在构建雇主品牌价值主张时,IBM为员工建立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真正尊重和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很多企业中,雇主品牌战略可能仍停留在特定阶层的大脑或者会议室中。而在IBM,它真正把员工的声音联结起来并分享出来,让每一位员工成为公司文化及价值观的发起者。通过这种群策群力的扁平化沟通机制,IBM试图告诉员工“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员工不是产品,而是公司的品牌。

  倾听员工的声音,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便可对吸引员工和应聘者的各个因素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进而建立员工价值主张的初步模型。

  ·EVP的企业匹配

  模型建立后,还需要进行微调,以便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匹配。匹配过程主要包括焦点小组测试及修正EVP模型。

  1.焦点小组测试

  企业中,不同层次的人员,甚至同一层次的人员之间的需求存在着差别。正如马斯洛的需求模型所阐述的,不同人员对于五种需求的程度是不同的,普通员工在意的也许只是基本的生存需求或生存激励,而管理人员所要求的可能是社会地位或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为了确定所有类别的员工/潜在员工的EVP模型变量,我们需要将员工分成不同类型的小组,用EVP模型初稿分别进行测试,通常来说可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或电话会议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员工对于EVP的看法和反馈。

  2.修正EVP模型

  根据焦点小组测试结果对EVP因素进行调整,以便适用不同的群体。但是,如果每个群体都制定一个EVP模型,势必会加大HR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这里可以只选取组织核心人员的EVP作为后模型。

  对于后确定的EVP模型,分析其优劣点,并进行适时适量调整,以使其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此环节也可与其他HR工具相关联,如员工敬业度调查等。

  ·EVP的品牌化实施与推广

  一个完善、有效的EVP体系,如果只是单纯地建立起来,而缺乏具体的实施、推广,长时间以后就会变成一道流程、一种摆设。那么,如何对EVP实施并推广,以使其能一直有效地为公司创造价值呢?

  以下两种做法可供参考。

  1.开展EVP讨论会

  公司定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EVP讨论会,了解员工对现有EVP模型的认知,针对EVP的主要内容或出现的相关案例进行讨论,识别其对员工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整理备案。综合分析各部门的讨论结果,以访谈信息或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现有EVP模型进行调整,并规范由此产生的员工行为。

  2.品牌化推广

  当EVP形成后,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提示和推广,让现有员工或潜在员工意识到在公司工作是有价值的。例如,在公司内部周期性地宣传代表EVP价值的标语和代表EVP价值的行为,可以结合实际事例进行传播;也可以在招聘网站和招聘活动现场,将EVP标语挂于宣传广告牌上,在面试的时候,对于比较满意的应聘者,进一步与其分享EVP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