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生活需要仪式感》

给你在乎的人一些仪式感

01

 童姐和她老公结婚已经五年了,她每天早上到办公室的件事,就是给老公打个电话报平安。每天中午,她会提醒老公吃午饭。晚上,两人总是要互道晚安才入睡。

  很多人都羡慕童姐,说她和老公都结婚这么久了,还跟刚谈恋爱的小情侣一样腻在一起。童姐说,其实婚后两个人的感情也没谈恋爱时那么好了,毕竟婚姻与爱情不一样,婚姻掺杂了太多琐碎的小事,可正因为两人有了如一日三餐般的问候,才让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味儿,感情也越来越牢靠。

  你在乎一个人,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表现出来。而生活总是由很多细节组成的,因此,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候,也能体现出你的在乎。

  在乎一个人,就要给她生活中的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也许是每逢刮风下雨,提醒对方添衣带伞;每逢烈日当头,提醒对方防暑降温;每逢出差远行,提醒对方注意安全。

  因为在乎一个人,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它不仅仅留存在心里,还需要用行动表现出来。每日给在乎的人一些温馨提醒和暖心话语,你就会发现,彼此的感情似乎变得更浓、更真、更可贵。

02

 晓晓无论走到哪儿,吃了什么好吃的,看到了什么新鲜事儿,都会时间与男友分享。

  有时候,即便只是一朵形状有些独特的云彩,她也会时间拍下来发给男友看。有时候,即便只是在路边摊吃到了特别合胃的炸土豆,她也会时间打包一份带给男友。有时候,即便只是看到一些特别的文章,她也会时间分享给男友看。

  时间分享,这真是一件听起来都特别幸福的事儿。当你次发了工资,当你赶上了后一趟班车,你愿意时间与之分享的人,通常都是你在乎的人。

  在乎一个人,也包括时间分享你不开心的事儿。即使有些小感冒、小风寒,你愿意被谁关心,那个人,才是你喜欢的人。而那个时间得知你消息的人,也会感到自己在你的生命里特别重要。

  时间分享,也是生活的仪式感,它让别人知道,你很在乎对方,也期望得到别人的在乎。

03

      周姐三十多岁了,还是那么喜欢过生日。她一过生日就特别激动,从不怕生日又让自己老了一岁,反而特别期待每年这一天的到来。

  每到生日那天,周姐都会收到闺蜜在凌晨发来的祝福短信。此外,闺蜜还会给她寄来一个麦香园蛋糕,口味和大小多年来不曾改变。那是两人读书时,闺蜜次给周姐过生日时养成的习惯。多年以来,无论是两人各自结婚生子还是相隔异地,这份雷打不动的祝福,总会如期而至。

  周姐说,正是有了这样的问候和礼物,她才特别喜欢过生日。这就是仪式感,它让你知道,你被人惦记着,被人在乎着,这样的感觉特别舒心。

  我们喜欢过纪念日、过生日、过节日,无非就是希望收获一份生活的仪式感,让我们知道被人在乎的感觉真美妙。

04

      你在乎谁,就要给谁生活中的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是一种在乎对方的表现。

  总有很多的人在平庸的生活里,失去了亲人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的那份小感动。

  其实生活里处处都有仪式感,如果你在乎一个人,就把你的在乎通过仪式感表现出来。

  你在乎一个人,就会关心他的衣食住行,那就要学会去问候,去关怀对方穿得、吃得、住得好不好。

  你在乎一个人,就会关心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那你就要学会多与他沟通和交流。

  他开心的时候,跟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不开心的时候,跟他一起承担失败的痛苦。也许只是一句鼓励和安慰的话,也许只是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却可以表达出你的心意。

  给你在乎的人一份生活的仪式感。因为这些看似平凡的仪式感,却能架起情谊的桥梁,让两个人不再有隔阂。

    愿每个人都能在生活的仪式感里,找到你在乎的人,也找到那个在乎你的人。
 
《墨菲定律》

章 镜中我效应: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镜中我效应:“镜中我”与“真的我”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库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作“镜中我效应”。

顾名思义,“镜中我效应”的内涵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通过别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去想象他们对“我”的认识——一个正在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接着,通过他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反馈渠道,“我”认为,他人对“我”的评价是“热心、善良的人”。

然后,“我”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感到十分喜悦,并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确实是个热心、善良的人。之后,“我”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过程。

相反,在同样的例子中,“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是“一个假装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伪善之人”。这个评价会让“我”审视内心,相信自己参与慈善并不是因为伪善。于是,“我”会产生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同时,在这种情绪中也进一步认清自己——“我”绝不是一个伪善的人。

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魔鬼,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某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说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

这就是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故事虽然俗套,可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却非常充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

有一位女子抱着小孩儿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觉,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的。”

几分钟之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那个抱孩子的女子。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人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地让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占着两个座位,你们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