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1 ,渚清沙白鸟飞回2 。

无边落木萧萧下3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4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5 ,潦倒新停浊酒杯6 。

注释:

1 啸哀:指猿凄厉的叫声。2 渚:水中沙洲。回:回旋。3 萧萧:指草木凋落时的声音。4 万里:形容故乡遥远。常作客:指漂泊在外。5 艰难:自身命运多舛,也指国运不济。苦恨:指极其遗憾。繁霜鬓:鬓边新添不少白发。繁,作动词,增多。6 潦倒:失意,衰颓。新停:刚停止。杜甫晚年戒酒,故说“新停”。

赏析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身在夔州,时年五十六岁,贫病交加,处境凄惨。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深秋时节,万物凋敝,清冷肃杀,这令诗人不禁想起自身颠沛流离的窘困处境,心有所感,遂作这首《登高》。起首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立足于夔州地理环境——多猿,且风大。时值清秋时节,此地秋风猎猎。诗人登高远眺,峡中猿声四起,凄厉而悠长。滔滔江水中,白色的沙渚上,鸟儿低旋徘徊,上下翻飞,好一幅秋景图。而这一联中,“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极富节奏感。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紧紧抓住夔州秋天的代表性特征——茫无边际、潇潇而下的落木,滚滚而来、奔流不息的江水。其中,“无边”“不尽”既表现出了意境的宏阔深远,也使“萧萧”“滚滚”活了起来,富有动感,愈加形象,此外更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感慨之情。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点出一个“秋”字,由秋景联想到自己常年客居他乡、漂泊在外的处境,“万里”指自己距离故乡非常遥远,“常作客”暗指自己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不堪履历。故而“悲秋”二字道出了诗人心底无比沉重的悲痛,秋天的凄清、肃杀,不禁令诗人想到自己年老体衰,贫病交加,仍然客居他乡,所以生出无限悲愁。“百年”二字既是在感叹自己多病缠身的困境,又是在感叹人生百年的不易。而“万里”“百年”又与“无边”“不尽”相照应,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客居颠沛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无尽的落叶,如滔滔不绝的江水,绵绵无绝。恰逢清秋,情景交融,诗人客居他乡、多病缠身,其情之悲切,诗意之深沉,可见一斑。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颠沛浮沉的身世,贫病窘困的处境,加上国难家愁,使得诗人平添些许白发。因病断酒,心中悲愁更是无以排遣。诗人本想趁秋色登高望远,一抒胸中郁闷,奈何触景生情,惹恨添悲,使得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跃然纸上。

    这首诗整体而言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优美,情感真挚而深沉,颇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