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曹操与袁绍

 

汉末三国,群雄辈出。

说起那时的英雄,个当然是曹操,而说到曹操又不能不说袁绍,他们是众所周知的冤家对头。

其实,年轻时他们还是好朋友,关系相当不错。

袁绍的母亲在老家去世了,曹操专程跑去吊丧。袁绍的老家在豫州刺史部治下汝南郡的汝阳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当时曹操在洛阳求学,要去汝阳得走上好几天。作为朋友,曹操写封信慰问一下就可以了,大不了派个家人送上丧仪也算是很给面子了,曹操的举动说明他们的关系很铁。

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袁绍生年不详,比曹操大10岁左右,由于他字本初,有人推测他出生于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袁母的丧事是在熹平年间,当时曹操不到20岁,袁绍不到30岁。

但是,这一趟远行似乎没给曹操留下多少好印象。一路风尘仆仆,受尽颠簸,到了地方却发现根本没人招待,只能混在乌泱乌泱的人群里,严重地被冷落了。

其实袁绍倒不是故意怠慢曹操,而是因为来吊丧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袁绍想跟每位来宾都握一下手根本不可能。

这真不是夸张,当时袁家的客人多达三万人(会者三万人)。

 

这当然是很大的排场,当时像汝阳这样的县总人口通常只有几万人。那时没有飞机、高铁,不通高速公路,出一趟远门也十分不容易。

袁绍和他的弟弟袁术虽然沉浸在丧母的悲痛中,但看到这么多人来,心里还是难掩激动和骄傲。曹操是个高度敏感的人,爱热闹,怕被别人冷落,但现在只能站在人群中看热闹了。

跟曹操结伴而来的还有一个人,是他的朋友王俊,比曹操大几岁,与曹操、袁绍相比,他后来基本上默默无闻。曹操和王俊挤在人群里,曹操个子本来就不高,要看清楚还得踮起脚尖,这让他越看越生气。

曹操突然对身边的王俊冒出了一句:“天下就要大乱了,制造祸乱的就是这两个人(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

王俊听了有些吃惊,谁知道曹操的话还没完:“如果要安定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把这两个家伙杀了,大乱就无法避免(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

“二子”指的是袁绍和袁术,王俊这才认真地盯着曹操看了看,忽然明白了曹操话里的含意。

王俊悄悄地对曹操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能济天下于危亡的,恐怕除了你再没有别人了!”

二人相视而笑。

 

曹操和王俊的对话被记录了下来,不过这多半是玩笑话。

曹操与袁绍相差十岁左右,说是一代人年龄差得有些多,算成两代人又比较勉强,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有些不太好定位。后来曹操的儿子娶了袁绍的儿媳妇,看来曹操自认为跟袁绍还算是一代人;但再后来曹操又让另一个儿子娶了袁绍的孙女,又差了辈分。

曹操少年时代不好好学习,喜欢东游西逛,喜欢结交各色人等(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作为当时洛阳城两位知名的“富二代”,很早他们就打成了一片,袁绍是带头大哥,曹操是跟班小弟。

有一次,曹操跟着袁绍去看人家结婚,看到新娘漂亮,就动了歪念头。到了晚上,他们二人偷偷潜入人家园中,瞅准时机,大喊道:“有小偷,有小偷——”

这家人赶紧都跑出来看,趁这个机会,袁绍让曹操到新房里去劫新娘,为了使效果更加逼真,还给了他一把匕首。

曹操一向都执行袁绍的命令,还真去了,并且顺利得手,把新娘劫了出来,但出来时却迷路了,袁绍不慎跌到一堆枳棘里,动不了。

眼看人家追过来了,曹操急中生智,喊了一声:“小偷在这里(偷儿今在此)!”

袁绍急了,“噌”的一下子从枳棘堆里蹿了起来,二人于是逃脱。

有人怀疑这件事是假的,袁绍和曹操再无赖,作为两个高干子弟,也不可能直接去干抢人的事吧。其实,他们所谓的抢新娘只能理解为恶作剧,把人抢去,让人家受受惊吓,之后讨点儿喜酒喝,以此取乐而已。

还有一次,曹操和袁绍玩崩了,袁绍派了一名刺客要杀曹操。

刺客到了曹操的卧室外,隔着窗户玩了把飞剑,但是低了点,没有刺中。曹操估计下一次刺客会调整标尺,所以剑来得会高一点,于是把身子尽量往下贴(揆其后来必高,因贴卧床上),结果剑果然是飞高了。

后面这件事就有点儿玄乎了,要么也是恶作剧,想把曹操吓一吓。总之,兄弟二人后来又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