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感知和行动

帕坦伽利《瑜伽经》 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必须处理我们感知事物的方式。 这个概念解释了为何我们总是在生活中陷入泥淖。 如果我们知道难题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就能学会远离他们。

我们的认知怎样运作?我们经常认定自己“正确地” 看到某个情况,也根据这样的感知去行动。然而事实上,我们欺骗了自己,我们的行动也因此可能带给自己和他人不幸。不过,同样惨烈的是,在确实如我们所料时,我们却会怀疑自己对情势的掌握,所以按下不动,即使出手将会利多。

《瑜伽经》 使用 “无明”(avidyā) 这个词来描述经验光谱里的两端。 无明,字面上的意义是 “不正确的理解”,描述一种错误的感知或误解。 无明混淆了粗略和微妙事物之别。 无明的相反是 “明”(vidyā),即“正确的理解” 。

在我们身上如此根深蒂固的无明究竟是什么?无明,可以理解为许多无意识行动积聚的结果,这样的行动和感知的方式,我们已机械性地行之多年。无意识反应的结果,就是心识变得越来越倚赖习惯,一直到我们理所当然接受昨日的行动就是今日的模范。 在我们行动和感知中的习性,称为“行”,这些习性以无明遮蔽了我们的心,就好像以薄膜将意识的清明弄得模糊了。

如果我们确定不清楚眼前的状况,一般来说,就不会笃定地行动;但若对自己的洞察很有把握,就会行动,一切也会顺利。这样的行动根植于感知的深刻层次。 相反地,无明以肤浅的认知闻名。 我认为我看事物看得很正确,因此采取某一个行动,然而后来,却不得不承认犯了错误,我的行动并未利人利己。因此,我们有两个层次的感知:一层在深处,免于无明这层薄翳,另一层则是位于表面,被无明所障蔽。就如我们的眼睛,若要将颜色看得正确,就得是清澈透明,不应染上任何色彩。因此,我们的感知应该要像一面无杂质的水晶明镜。

瑜伽的目标,就是要减少无明的遮蔽,以达至正确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