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总借俊眼传出来
  肖培东
  《红楼梦》第三回,清丽绝美的林黛玉碎步袅袅地向我们走来,“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贾府也次展现在读者眼前,《红楼梦》故事的帷幕就此拉开。都说贾府庭院深深,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作者却巧妙地借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荣宁二府加以具体地图画化。“总借俊眼传出来”,苏教版用这样一句诗意的表达向天才艺术家曹雪芹致敬,其实也是希望语文教师能有一双俊眼,传出《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的神韵。
  文无体不立,俊眼首先要落在小说的文体特征上。其实,很多老师也注意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但多是静止性地讲授文体知识,忽略了在语文实践中与体验、感悟、理解等语文素养的相互链接、交叉与渗透,而正是这样形成的文体意识,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交际。诚如时剑波老师所言,每一种文体都有其比较恒定的特质,小说的核心是叙事艺术,视角是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眼光,是作者把体验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角度,也是读者打开文本的一把钥匙。时老师手执这把钥匙,课堂沿着“黛玉之眼看一切”“众人之眼看黛玉”“内外视角看贾府”的阶梯渐次而上,在这个过程中也把钥匙交给学生,为小说解读打开了一条通向形式与内容关联的通道,学生也内外融通,欣然有悟。既领略了文本的天光云影,也看到了文本背后作者的艺术匠心,镜头背后,全赖教师一双俊眼。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是形象塑造的艺术,但它首先还是语言的艺术。三寸柔毫却是鬼斧神工,教学的眼光就必须要投向小说的语言,落在每个可能有内涵的字词上。“随手”是“顺便、随便”的意思吗?强光伦老师依着“随手”一词,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反复咀嚼、琢磨和体味,进而感受到王夫人隐而不露的威严性格。强老师使从我们容易忽视的文字中弹出了王夫人的心理波澜,引领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文学形象。所以,这随手一弹绝非随手,咀嚼和品味语言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经典的基本方法。姚锋老师则是抓住了贾府众多人物的眼睛描写,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引领学生从眉眼之间读出人物性情。林黛玉的“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曹雪芹版填写,尤其精彩。填的是黛玉的眼神情韵,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触摸小说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感受文本的思想内涵。后用红学家的考证结果来印证,使小说阅读的自我意义和固有的文本意义有机地融合与渗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获得了提升。戴启江老师很精致地设计了“宝黛初会”这一教学镜头。从黛玉的“惊”、宝玉的“笑”出发,后穿透语言表层,触摸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如果把这两个句子主语互换一下,同学们看看好不好?”这个问题很见机智。所以,教师要有一双俊眼,能找出值得品味和回味的关键性语言,并以其为抓手,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从而去构想鲜明的形象,体验独特的情感。
  俊眼要立足文本,又能超越文本。约翰·洛克曾经说过:“阅读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些知识素材,是思考把所读的内容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小说中,你会看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所以,小说教学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文字与生命生活相联系。吴奇老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莫言说,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读自己。“初入职场,做事说话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个人进入一个新地方,紧要的就是多观察,少说话。”不必担心学生会精于世故,阅读说到底是让我们更为智慧。当然,吴老师对生存智慧的梳理可以做得更细化,探究的空间也可以扩大一些,不要只落在林黛玉身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毕竟,《红楼梦》里,有的是生存智慧。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借助学生的俊眼去组织教学。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的过程,教师要捕捉住从学生质疑中产生的问题资源,随机调整思路,实现作者、读者、编者和教师之间的深层对话。一词击破千层浪,戴启江老师能从学生“与众各别”一说荡出一条水路,摇向文本的深处。基于此点的探究穿透力极强,甚至王熙凤,甚至贾府,处处都“与众各别”!若能顺势思考并组织教学,课堂将更为大气简洁又不失深刻。再看,强光伦老师的随手一弹是源于学生的疑问,姚锋老师“眉眼间”的探究则来自学生对“丹凤三角眼”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这是吴奇老师和时剑波老师镜头对话的关键。成功的课堂不能只有教师俊眼传神,更需要学生慧目凝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与众各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