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尚德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管仲

王孙满对楚子

《左传》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确立霸权地位。陈兵周朝边境,询问周鼎轻重,意在伺机夺取周王室权力。周大夫王孙满通过楚庄王的询问,窥见其野心,说明周鼎的来历,指出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摧挫了其篡逆的野心。

 

【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a,遂至于雒b,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c。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d。螭魅罔两e,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f。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g,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h,虽大,轻也。天祚明德i,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j,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

a陆浑之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b雒:洛河。古水名。c王孙满:春秋时周大夫。d不若:不迎合,不顺从。e螭(chī)魅:通“魑魅”,神话传说中的山泽神怪,也指害人的鬼怪。罔两:通“魍魉”,神话传说中的山川精怪。f载祀:年,或称岁。g休明:美善而光明。h奸回:邪恶,不轨。i祚(zuò):赐福。j郏鄏(jiá rǔ):周朝东都,今河南洛阳市邙山。

 

【译文】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在周朝边境驻扎军队。周定王派遣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到周王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大小、轻重取决于君主的德行,而非鼎本身。以前夏朝实行德政,四海各地把各种奇异的东西画成图像,以九州进献的铜铸成九鼎,再将这些图像铸在鼎上,各种事物因此而都被记载,百姓得以认识哪些是神,哪些是怪。因此,百姓们进入山林湖泊,便不会碰上有危害的事物。山川精怪,都不会遇到。因而上上下下和谐相处,受到老天的保佑。夏桀德行败坏,昏庸无道,九鼎迁移到商朝,经历了六百年。商纣残暴无良,九鼎又迁到周朝。如果君主德行美善而光明,九鼎即便再小,也是重的。如果德行邪恶昏乱,九鼎再大,分量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德行光明的人,也有时间限度。成王将九鼎固定在郏鄏时,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载,这便是天意。周朝的德行如今虽然衰退,可天命仍未改变。九鼎的轻重,因此也就不可询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