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谁规定了每个孩子只能喜欢一棵树?

小学有一篇课文,叫《黄山奇松》,着重介绍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棵黄山名树的特点,从而激发孩子观察世界、热爱自然的情感。云阳中学的A老师根据文本特点和自然分材教学理论,很聪明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题:“你喜欢哪棵树?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组内讨论,组际交流开始了,通过每个组的介绍、汇报和补充,很自然地列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棵树的位置、特点和给人的启迪。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巧妙地把重点字词句的读、写、用有机结合起来,夯实知识基础。
这无疑是一节很真实的语文课,也是一节效率很高的好课。所有课堂的参与者,包括学习者、授课者和观课者,心中都充盈着一种满足的愉悦感。但在课后反思性讨论中,我们忽然发现了一个貌似抬杠的问题:每个小组都只介绍了他们喜欢的一棵树,可是谁规定了每个孩子只能喜欢一棵树呢?
事实上,这不是抬杠,而是对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特点的切实尊重。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更有探究的欲望。不知不觉中,规定每个小组介绍他们喜欢的一棵树,很有可能禁锢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究欲。如果在“你喜欢哪棵树?为什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追问“你还喜欢哪棵树?”,课堂将会呈现更加真实、热烈的深度学习氛围。后的效果可能是:有孩子喜欢一棵树,也有孩子喜欢两棵树、三棵树,甚至各种各样的树,由此真正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实现课堂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有效落实。
事实上,当我们回到课文,赫然发现,文章的后一段是这样写的(大意):除了这三棵树,黄山还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树,正是这千姿百态的树,构成了黄山千姿百态的美。
其实,课堂教学充满风险。向已有的预设追问,向深度的反思漫溯,课堂就会越来越精彩,所有参与者也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