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

与徐志摩/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
柔情蜜意的康桥岁月
1920年,16岁的少女林徽因挣开烦琐的家务,逃离母亲的阴霾情绪,跟随去欧洲考察的父亲踏上了开往伦敦的大船。
来到伦敦的林徽因,被家族琐事压制的个性得到解放,一个全新的陌生世界展现在她的面前,她凭借在北京培华中学时期学习的良好的英语,很快成为父亲在伦敦的翻译,并成为父亲居所里聪慧、活泼、善辩的小女主人。
但对于平时的林徽因而言,她又是寂寞孤独的。
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单身的女孩必须要有人陪同才能出门,所以在林父外出工作的时间里,林徽因都是独自一人待在一所大得可以听到回音的寓所里。在一些寂寞的日子里,在闷得可以拧出水的伦敦,林徽因坐在壁炉前,读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打发时间。她读丁尼生、拜伦、雪莱、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那些浪漫的故事和诗句从微微泛黄的纸张中飞出来,飞进了16岁少女的心里,在她心里荡起了翩翩涟漪。回忆起那段时光,她写道:
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
而就在同一年,在美国留学的徐志摩,也厌倦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风气,提前结束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追寻着他热爱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漂洋过海到了伦敦。
他们就在此时相遇——不早,不晚。
因激情的冲动来到英国的徐志摩,本想去康桥①大学追随罗素,当罗素的学生。到了英国才发现,罗素根本不在康桥,也不在英国,他因在战时主张和平而被康桥大学除名。徐志摩在伦敦结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天性浪漫的两个人一见如故。徐志摩在林长民的朋友——作家逖更生的帮助下,做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的旁听生。后来逖更生与徐志摩也成为好友,很多年后,逖更生都还戴着徐志摩送他的一顶中国帽子。
林长民常常邀请徐志摩去他的寓所做客,他的寓所也是一个文化沙龙,那里常常聚集很多在英国留学的年轻人和文化艺术界的人士,他们一起谈论国事和文学艺术,碰撞时下新潮的观点。
次见到徐志摩时,梳着两只小辫的林徽因,差点把徐志摩叫做叔叔。起初,徐志摩并未过多关注这个小他7岁的女孩,随着聊天次数的增多,这个面容清秀、举止大方的女孩对英国文学的侃侃而谈吸引了他。她喜欢文学、诗歌,喜欢读拜伦、雪莱的作品。他惊讶于这个美丽少女的聪慧和对英国文学的独到见解,这丝毫不像是一个16岁少女的见识。她与他所见过的女孩都不一样,她在他心里突然闪起光来。在那一瞬间,在他情感生活黯淡的天空里,冉冉升起一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像是蓄谋已久的灵光,像是不期而遇的久别重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星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璀璨。那时,天真浪漫、情感炙热的徐志摩,虽已依父母之命在中国结了婚,但他一直对这场婚姻感到痛苦,而这也并没有能阻碍他在茫茫的人海中继续寻觅他的灵魂伴侣。
这次与林徽因的相遇,让徐志摩心中私藏了多年的情感,突然之间全部找到了出口——他去林府的频率多了起来。
人生犹如一出戏剧,当他们各自踏上开往伦敦的大船的时候,命运正牵着他们的手把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推向离彼此更近的地方。就这样,热情的、精神上得到了西方思想熏陶的徐志摩,像一团热烈的火烧云出现在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空里。与林徽因的恋情也让他一扫初来英国时的不顺畅,并从此认了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英国才是他的理想之地。
那是次有男子以爱情的姿态走近林徽因,关于她热爱的诗歌、文学,这个满腹才华的男子都能与她一一谈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寻找各种可以见到她的机会,在她伦敦的寓所里,在她父亲举办的文艺活动上,在一切她出现的地方。他带她去他读书的康桥大学,他们一起踏遍了康桥的角落,一起用英文朗诵诗人们经典的句子。康河的柔波里,泛着他们的柔情,夕阳的柳树下,影斜着他们的蜜意。他迷恋着她,即便他偶尔回伦敦郊区沙士顿的住所短住几日,也要与住在伦敦的林徽因互通书信倾诉衷肠。伦敦到沙士顿的邮件每天可以往返一个来回,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急吼吼地出门,去家对面的杂货店等着收寄邮件。
很多时候,我们爱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身上有你想要的理想生活,就如一个喜欢艺术的女孩,会爱上艺术家,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会爱上作家那样。对于徐志摩来说,林徽因就是他未来的“理想生活”,也是他一直想要追寻的灵魂伴侣。除了林徽因的气质、外形、素养吸引了他,她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个性,也打动着处于父母安排的婚姻中的徐志摩。他想要的爱情,就是同一个新派、灵魂自由的女子恋爱,他心中似火的热情需要林徽因这样的女子来承接。
他对林徽因产生了爱情的那一刻,用他在多年以后写的诗句,可精确地表达他当时的心境:
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
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
我只是人丛中的一点,
一撮沙土,但一望到你,
我就感到异样的震动,
猛袭到我生命的全部,
真象是风中的一朵花,
我内心摇晃得象昏晕,
脸上感到一阵的火烧,
我觉得幸福,一道神异的
光亮在我的眼前扫过,
我又觉得悲哀,我想哭,
纷乱占据了我的灵府。
但我当时一点不明白,
不知这就是陷入了爱!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1896.9.24—1940.12.21
1918 年,二十二岁的菲茨杰拉德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泽尔达。泽尔达是富家女,她非常美丽,拥有一头金色的卷发,常常穿一袭洁白的长裙,很多男人为她痴狂。她的家在空军基地附近,传说那些飞行员为了讨她欢心,会开着飞机在她家屋顶盘旋,并按照她的要求做出各种危险的飞行动作。那个时候,菲茨杰拉德便是在泽尔达的家乡——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服兵役。他是一名空军少尉。那晚,他走到了被众人簇拥着的泽尔达身旁,在泽尔达的注视下,他磕磕巴巴地介绍了自己,并邀请她跳了一曲华尔兹。在一圈又一圈旋转的舞步里,泽尔达和菲茨杰拉德恋爱了。但爱情并没有冲昏泽尔达的头脑,当菲茨杰拉德向她求婚时,她提出了明确的甚至有些冷冰冰的条件,除非菲茨杰拉德有钱有名,否则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泽尔达提出的条件对菲茨杰拉德而言并非简单的事。菲茨杰拉德没有优渥的家庭背景,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名利双收,他能做的便是靠自己*擅长的写作。如果他写的书能够畅销,他就能抱得美人归。菲茨杰拉德下定决心为爱情一搏,于是他选择退伍,从少尉变成了文学青年,开始专注地创作自己的小说。那时,没有人能预测菲茨杰拉德成败与否。
两年之后,菲茨杰拉德的部小说《人间天堂》经过几次退稿和反复修改之后,终于得以出版并大卖。菲茨杰拉德因此一举成名,成了文坛和时代的宠儿,这也意味着菲茨杰拉德在爱情上也将如愿以偿。
菲茨杰拉德成名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多钱,他与泽尔达两个人过上了纸迷金醉、彻底放飞自我的生活。泽尔达的性格张扬,流连派对,她说她在曼哈顿酒吧的每一张桌子上都跳过舞。他们也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比如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进广场的喷泉里,极速飙车等,两人经常登上报纸的头条。当一般的放纵都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时候,泽尔达甚至开始吸毒,菲茨杰拉德则沉迷于酒精。
不久后,泽尔达生下了女儿斯科蒂,但为人父母后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并未有太多改变。作为文学界赫赫有名的一员,菲茨杰拉德带着泽尔达前往巴黎享受文学贵族的生活。奢侈的生活需要金钱的支持,所以菲茨杰拉德不得不拼命写作。泽尔达虽然追求奢靡的生活,但她又不愿丈夫太过投身于写作,常常拉着他出去参加舞会。她对丈夫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就连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结为挚友这件事,也会遭到她的嫉妒。在一次舞会上,菲茨杰拉德与跳舞的伊莎多拉·邓肯聊得十分尽兴,忽视了站在一旁的泽尔达,泽尔达便以自残的方式来发出抗议。
这样的生活严重影响了菲茨杰拉德的写作,他们决心做出改变,于是全家迁到法国度假天堂里威耶拉,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但他们内心的喧嚣太久了,周遭美好的一切也没能让泽尔达的心情得到平静,反而常常情绪失控。到了 1925 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后,菲茨杰拉德继续在清醒和沉醉中拉扯,泽尔达的精神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在一次情绪爆发后,她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为了让她能够健康生活,内心有所寄托,菲茨杰拉德鼓励她写自传。两年后,她完成了自传体小说《为我留下那首华尔兹》。后来,泽尔达的精神分裂日益严重,菲茨杰拉德不得不将她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在相隔两地的日子里,他们保持着书信来往。从信中仍不难看出,菲茨杰拉德对泽尔达的爱一如既往。他曾经对海明威说过,他只有过泽尔达一个女人。他们的关系让人想到王菲唱的《玩具》里的歌词:一起渴睡一起醉 / 不高兴 / 一起去空虚 / 一起错亦一起对。
在泽尔达入院治疗后的第六年,菲茨杰拉德死于因酗酒引起的心脏病,遗留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后的大亨》,四十四年的人生就此结束;八年后,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发生大火,她葬身火海,也离开了她的欲望世界。他们被合葬在一起,墓碑上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后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向前 , 逆水行舟 , 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有你我才能继续生活
    ——菲茨杰拉德致泽尔达
亲爱的:
我顺着小路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你正朝我走来,此时薄雾还未彻底消散,朦胧之中看着你越来越近。
如果没有你,我就失去了知觉、视觉、听觉,等同于失去了活着的能力。
如果没有你,我如同置身狂风暴雨之中,卑微地祈求着怜悯,任由恐惧感蔓延。
我不知该如何清晰完整地表明对你的爱,想到你对此无法感同身受,我难过到快要窒息。
亲爱的,恳求你来到我的身旁,有你我才能继续生活。如果你成为他人所属,我会因此而感到心痛,但我更加清楚,我仍爱你。

《张爱玲传:也孤独,也灿烂》

与胡兰成/没有一场倾城之恋
她是民国临水照花人
1995年9月8日,在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争议但也才气纵横的女作家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公寓去世。据说,她是在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的。当时,她的寓所内家徒四壁,没有家具,没有床,她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毯子,就这样安静地去了。
有很多人惋惜,曾经风光无限、光彩夺目的生命,竟然以这样凄凉的方式凋零、谢幕,跟尘世做后的告别。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张爱玲以她的早慧提前洞悉了人性与世间的荒诞。她孤冷独绝又不拘一格,所以,像那种亲人朋友聚于病榻前嘘寒问暖,其实内心各有打算的虚伪,跟张爱玲完全不符,也因此这种“丑态”永远不可能出现在张爱玲身上。所以,她以这种几乎不为人知的方式离去,不做任何形式上的告别,很符合她一向的风格。
晚年的张爱玲,离群索居,与他人的交往变得更少,躲避粉丝,拒绝造访,到后连信都懒得看了。说张爱玲晚景凄凉,其实未必,张爱玲的一生都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冷清、自我、不希望被打扰。
求仁得仁,张爱玲没有遗憾,他人也就无需惋惜。无法选择出生,总还可以选择告别。
2009年,华人文坛又因为张爱玲再次沸沸扬扬,那是被称为张爱玲“半自传”小说的《小团圆》在中国香港的出版。据说张爱玲的本意是要将《小团圆》销毁,却又反复犹豫,与她的忠实粉丝,也是她朋友的宋淇夫妇多次商讨修改与出版的事宜。其间,张爱玲几易其稿,内心彷徨纠结。
其实,张爱玲写《小团圆》的原因,并没有那种想要“回望人生”这么高段位的理由。胡兰成写了香软媚艳的《今世今生》,其中的自恋、软媚、自我辩护,令张爱玲生生呕出一口老血。张爱玲被胡兰成弄得很被动很尴尬:不回应吧,可能胡兰成的撰述就会成为许多事的“定论”,甚至是真相。就像关于另一位民国才女林徽因的故事,许多版本都来自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的叙述,真相如何,人们再无从得知。然而,回应吧,对于胡兰成这种擅长自我营销的人来说,张爱玲跟他隔空对战,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自己没有影响力了,借助前妻的名气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成本又低,多么成功的营销啊?!
张爱玲的粉丝朱西宁,同时也是当时的军中作家,企图用荒谬的“分饼理论”给张爱玲洗脑,让张爱玲与胡兰成重归于好。他甚至还流露出想要替张爱玲写传记的想法。如果前面是言情剧,那么现在就是荒诞剧了。张爱玲再无法漠然了——她怎么能允许朱西宁以胡兰成的调调去写自己?!而原本与朱西宁常有书信往来的张爱玲在这件事情后,也与他彻底断了联络。
张爱玲跟朋友宋淇等人商议,觉得应该亲自来写一本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然而,书就在张爱玲的反复修改、反复纠结中,一直没有出版,当然,张爱玲后的意愿是:销毁。
可能张爱玲写书的初衷,是为说明她心中的“真相”,是带着一种“揭下面具,大家都别装”的心态。但是随着写作的进行,她的想法慢慢改变了——以张爱玲那么冷清的性格,要长时间地去恼怒一件事情其实也是有挑战的,于是,她开始认真地思考,想要在“爱情幻灭后,留下一些百转千回的东西下来”。
终,《小团圆》得以出版。宋淇的后人为了让这本违背张爱玲意愿的“自传体”小说找到合理的出版借口,也可能是为了预热市场找话题,便摘录了很多其父宋淇与张爱玲来往信件的内容放于《小团圆》中。
关于《小团圆》,争议也很多。不喜欢的人,觉得这本书简直没法读下去,像个老太太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如果仅仅作为一部小说来讲的话,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为了满足八卦心理,看张爱玲记忆中的曾经是什么样子,看她如何审视自己——她写别人那么辛辣,轮到自己的时候能下得了手吗?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态,那这本书值得一读,甚至必不可少。因为书里猛料很多:再也不是欣赏张爱玲笔下冷到极致的凛冽人生,而是看看那些曾有无数版本的民国牛人们的故事,在被称为中国女作家头上一朵黑沉沉乌云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的笔下又是怎样的版本。
这个世界的女人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敢于直面自己,譬如张爱玲,她不仅写他人毫不留情,写自己也同样心狠手辣。《今世今生》太有矫揉自欺的感觉,张爱玲远比胡兰成诚实多了,她对自己的剖析,更犀利、更直白、更凛冽。
尽管胡兰成骨子里猥琐又自恋,所著全靠满纸的“简静、贞静、现世安稳”等让人雾里看花的香艳词汇来迷惑读者,但有一点,在了解女人上,他是女人当之无愧的知己。他说张爱玲是真正的“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一词是从《红楼梦》中对林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中的“闲静时如姣花照水”中演化而来。张爱玲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她的冷清疏离,跟林黛玉如出一辙。终却是高处不胜寒。张爱玲是寂寞的,也正好是这种寂寞,造就了出名很早的张爱玲。
关于这点,苏童也是认同的:“张爱玲让我想起了林黛玉。张爱玲的胸怀、心境以及冷眼看人的目光是黛玉式的,自怜自爱又自尊的人,与大观园芸芸众生总是对立的……现实的张爱玲比虚构的林黛玉强大得多,能干得多,她张扬了孤单的人格和尖锐的世界观,在走出深阁面向社会的过程中,张爱玲放大了她的大观园。”
尽管很多人不喜欢《小团圆》的风格,但她还是在书中自己把自己先撕了,估计也有点恶趣味:别再翻来覆去拿我的那点事儿当谈资了,可以歇了,别再用意淫加揣摩来写关于我的各种书了,你们想看什么,我写给你们就是了。
这位“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的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关于她的小说、散文,以及她冷清孤高的一生,在2009年后,重新向世人走来。                                         《我要对你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全世界美的情诗(修订珍藏版)》
◎俄国篇◎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
(俄)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
一起饮用那无尽的黄昏
和连绵不绝的钟鸣。
在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的钟敲出渺茫的响声
像轻轻嘀嗒的时间。
黄昏,偶尔有人在顶楼的某个房间
倚着窗子吹笛。窗口盛开着大朵大朵的郁金香。
——此时如果你不爱我,我也不会介意。
屋中央有一个瓷砖砌成的炉子
每块瓷砖上都画着一颗心,一艘帆船和一朵玫瑰。
自我们的窗户张望,
全是雪。雪。雪。你躺成我喜欢的姿势:
慵懒。淡然。甚至还有点儿冷漠。
你划了两三回刺耳的摩擦声才把火柴点着。
手中的香烟火苗慢慢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着。烟蒂短小灰白
——连灰烬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被飞舞着扔进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