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高中三年是在杨村一中度过的,那也是刻骨铭心的三年。
其实起初我是考另一所可以免学费的中学的,但很遗憾发挥得不好,没能考上。我一直都承认自己不是聪明的学生,但毕竟初中也努力过几年,成绩不能说拔尖,但至少考那所学校应该是足够的,于是我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后来我辗转要到了校长的电话号码,编辑了很长很长的短信,大意是诚恳地告诉他,如果他收了我,我会特别努力地学习,不顾一切地给学校争光 ;如果他相信我,我会拼尽全力考上清华或北大,请他接收我。
结果是,我与校长的短信往来中,只躺着三条,都是我自己发的。

后来父母帮我缴了一笔不菲的学费,送我去了当地好的中学读书,我带着强烈的自卑感进入了高中,混在三个学霸的身边。他们有沧州的,有廊坊的,有天津当地的,都比我学习好很多。
这种感觉很糟糕,像是三年前初中刚入学时那样,我又一次陷入不想发言、不想表现、也不想被注意到的那种自卑中,循环往复。

我记得高中学习碰到的个钉子就是数学,而数学里碰到的首个难题是函数。我就是无法理解,看不懂,也想不通。有一次我拿着笔记本到盯晚自习的老师身边,问她 x 和 y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结果被老师以一种半信半疑的眼神,留在讲桌旁边罚站。我很清楚地记得,她非常不解地对我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问?你站在这儿想,想不清楚,你就一直站在这儿。”
我尴尬地笑笑,如她所说站在一旁苦想。我用余光看见像我一样问问题的同学一个又一个地上来,但不一样的是,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而我满脑子都是后悔,或许根本不该向老师表现我的愚钝。

那天晚上我到后也没想明白,老师也还是给我解答了,我似懂非懂地走回座位,虽然大家都在低着头忙自己的事情,但我还是难为情到满脸通红,一屁股坐在了硬硬的板凳上,为自己的慢热感到失望。
不仅是数学,我在其他科目上也有很吃力的情况。高中时期的政治是需要有答分点的,有的问题明明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但一定要把理论知识作为答分点,然后结合实际再去补充作答。一开始我根本不明白题目和这些理论有什么关系,所以只会写自己认为需要阐述的内容,就连老师都觉得我很轴。
结果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分。

后来我疯狂地做题,总结相似题目之间的规律,想不明白,我就死记硬背,背下解题步骤,记下分析思路,哪怕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但也先写下来。结果很莫名其妙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
老实说,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好,那种掌握之后的欢喜,像是蛰伏太久的蜉蝣,更让我坚信不管是做什么,都像小时候看的武侠片里一样,需要先做很多“无用功”,然后才可以天下无敌。

高中的前两年,我和弟弟寄宿在当地某户人家里,管住不管吃,每隔几周可以回一次自己家,过个周末,然后再回来寄宿。我还记得有一天下大雪,我们俩拎着妈妈新晒好的被子和一大包吃的喝的返校,车开到小区门口的时候,我们坚持要自己下车,不让他们送到屋里,因为不想把那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带到冷冰冰的学习环境中,担心这样容易脆弱和分心。

我们拿着大包小包跑进卧室,挤在狭窄逼仄的空间里把手上的东西一样一样放下。尽管床头的暖气已经开到,但刚从冰雪天里进屋的我们还是很冷很冷,于是我和弟弟就互相把手放在彼此的卫衣帽子下面取暖。
等换好新的被子,身体也渐渐暖和了过来,我和弟弟便各自埋头做起复习题来。那时候想得少,没什么多余的心理活动,的想法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这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我熬过无数个大夜,困了就站在楼下靠着墙壁背书,累了就坐在窗边找作文思路。高中的成绩偶尔起伏,考过,也有过严重失误,但向来如同一台理性缜密的机器一样,还来不及狂喜或者受挫,就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当中了。
这种没日没夜熬不出头的日子,实在是太艰难了,我每天都要在心里一遍遍地给自己打气,一定、一定、一定要更努力地去学,哪怕吃再多的苦也要拼一个问心无愧的结果,等学出来,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才算不辜负这十几个平方米里所有的暗暗用功。

其实到了北大之后,我听过很多学霸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意外地发现大家都描述得很轻松,甚至很多人都说高中下了晚自习,基本上不熬夜,回家洗洗就睡了,周末休息的时候还能发展个兴趣爱好。
我在心里浅浅地笑了。

相比这些天才学霸,对于我这种慢热型的人来说,是永远没办法这么轻松面对人生难题的。我一直相信,哪怕是天赋异禀的人都要靠运气才能谈论成功,更何况不那么聪明的人,哪有理由稍有成绩就放松停歇。
所以我曾经真的很努力,几乎是吃着饭看书,走着路背书,熬着夜看书,连洗头发都在背书,只要你能想到的时间,我都在学习。那时候洗手间的镜子旁,贴满了一整面墙的便利贴,刷牙的时候我就背古诗、背单词 ;晚上熬夜熬不动了,就跟弟弟商量着轮流睡觉,每个人睡半小时,然后再起来换另一个,就这样带着使命感,互相督促,延长能够学习的时间。

为了能熬夜,高中的我咖啡都是一小箱一小箱地买。因为喝了太多的咖啡,像是产生了免疫力,有时候感觉就像喝水一样不管用了,我就索性干吃咖啡粉,一包下口,顺着喉咙化出咖啡浓浓的特有的味道,不知道是真的起了效果,还是心理作用,一般这时候能清醒一整个晚上。
不像现在很多人喝杯咖啡看本书的悠闲,那会儿对我来说,咖啡就是提神的药,没时间品味,也不放糖,硬是捏着鼻子一口就喝下去。所以高中毕业后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少再喝咖啡了,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仿佛它代表着痛苦的味道,只要一喝,就会胃痛。

后来由于工作安排,我去了很多高中、大学做演讲,每到这时,我从不刻意回避自己曾经因为苦读才能离理想大学更近一点这个事实,对我来说,慢热的人生就注定是场费力的追赶。
我常常对学弟学妹讲,苦不会白吃,不是因为已经站在了北大的校门口,才去讲我曾经有多么努力才能站在这里,而是因为曾经无数次不计辛苦地付出、无限接近扛不下去的极点之后的那么一小点坚持,才有机会站在梦想学府的门口。也因此,我深信,所有的努力都是成功路上的基石,在谈天赋之前,首先要端正态度。就算是天才,如若不经过磨砺与敲打,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

在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之后,我有惊无险地考上了北大。从那一刻起,回看我的学习轨迹,大概一直处于一种先混沌后清醒的循环,而在这种循环里的向上觉醒,就是一种成长吧。

所以,其实你现在的学习情况如何,或者工作情况如何,都不是那么重要,以前学习不好的人,一样可以考上北大 ;现在的工作重复、没有价值,或者被其他人抢功,也不重要,一时一刻不是成功,厚积薄发才是大智慧。我一直相信,真正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潜力意识、行为习惯,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我的能力,以及历练内心,获得灵性的成长。
你得把自己当回事,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把工作也当成自己的事,短暂的落后,只是因为每个人的速度不同、起点不同,但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样,你要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意志,你要相信时间,得扛住,坚持下来。

因为苦心人,天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