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代序

星 河

 

科学家与科幻文学,本应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就全球范围而言,很多科学家或者科技工作者与科幻文学都息息相关。有些人对阅读科幻小说和欣赏科幻电影酷爱有加,有些人则对科幻艺术发表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而有些人则亲自动笔创作。以职业科学家身份从事科幻创作的,在欧美国家其实不少,但在中国这类作者却相当罕见,可谓凤毛麟角,而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创作科幻者,中国惟潘家铮一人。

潘家铮是一位科学家,我国著名的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负责过很多重要的水利工程,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专业领域之外,潘家铮还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数量丰富,质量上乘,深受读者喜爱。

潘家铮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从事科幻创作的,处女作发表于1992年,继而笔耕不辍,并数次结集出版。20061214日,《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笔者在内的与会者都对潘家铮的科幻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潘家铮去世之后,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165月出版了《潘家铮全集》,笔者又有幸担任其中《科幻作品集》分卷之主编。时隔三年之后,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中部分科幻精品结集出版,令人十分欣喜。事实上《潘家铮全集》是对这位学者一生工作的总结,大部分分卷均为相关专业的学术文章,除专门研究者一般人或许了解不多,而将其中部分科幻作品单独结集,更有利于将这些作品推向社会,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

按理说科学家向以思维严谨而著称,一是一二是二,想必潘家铮在工程中的工作原则也是如此而且必须如此。凡此种种,似乎与以感性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潘家铮偏偏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所以浸淫其中,独享其乐,笔耕多年,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这其中有不少真正的散文随笔;而作为一名科学家,潘家铮对于用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工作也有一种强烈愿望,因而科普作品同样数量繁多(全集中就有相关分卷完全属于文学和科普范畴)。然而潘家铮仍不满足,大概他觉得一般的文学作品还不足以表达他那饱含激情的思维与心境,所以一定要创作出“真正的”文学作品,或者说在文学领域更占主流地位的小说作品。偏巧潘家铮身出理工,所以迷上了科幻小说这一形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科幻小说与一般现实题材小说有所不同,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核心因素就是科幻构思。一篇科幻小说的构思是否精巧奇妙,有时直接决定着这篇作品的成功与否。在这点上潘家铮实可谓独辟蹊径,他总是寻找容易吸引人的“点子”,并以此构造出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比如作为一名以量化为标准的科学家,“人的生活能否量化”是潘家铮相当偏爱的话题:《人才天平》肯定了量化标准却指出了它的难以实施,《关于PMP程序的故事》描写了有人试图对人际交往量化处理结果却弄巧成拙,而《康柯小姐的悲剧》则揭示了感情难以量化的残酷事实。

科幻作品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潘家铮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他极力推崇身体力行的重要创作原则。潘家铮喜欢描述那些贴近现实的科幻题材,当然这些现实又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得与真正的现实有所不同。潘家铮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以及前沿科技领域(诸如电脑、网络、人工智能等等),在其科幻作品中时有反映并深入探讨,诸如《高科技杀手》探讨了高科技犯罪,《神眼》探讨了超常器官使人具有超常能力,《偷脑的贼》探讨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绿色瘟疫》描述了生态灾难及其解决方案,等等。当然潘家铮的探讨并不限于技术本身,更多的是科技发展下人的思想与行为,以及人性的善恶表现,比如《雀巢梦》就展示出技术进步对人欲望的刺激与提升,提醒人们予以警惕。类似这样的思考在潘家铮的科幻小说中比比皆是,而这都反映出潘家铮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强烈关注。

潘家铮在创作科幻小说时,还善于借鉴经典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手法,并赋予高科技下的全新形式,比如在《UFO的辩护律师》等几篇作品当中,潘家铮刻意模仿了著名文学人物福尔摩斯及其助手华生的故事,并以崭新的中国人物以及高科技犯罪的故事予以替代。

尽管就具体职业和社会认知而言,潘家铮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科幻创作只是其业余爱好,偶一为之。但从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潘家铮科幻作品来看,无论就科幻小说的一般表现形式,还是对科幻小说中科学与文学分寸的把握,甚至对科幻概念的基本认知,潘家铮都是当之无愧的科幻作家。假如不以职业来衡量而是以创作水平来衡量,潘家铮都可以跻身专业科幻作家之列。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与其科幻文学的发展,往往呈现捆绑式的状态。科幻文学的兴衰,有时会折射出科技发展的情况。而一位著名科学家身体力行地创作科幻作品,更值得特别鼓励与支持。我们希望其他喜爱科幻文学的科学家,也能关爱、推介和创作科幻文学,尽自己所能让这种文学体裁发扬光大。

 

2019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