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0
“你是我在海边发现的珍珠”
法国著名作家科莱特夫人曾在1945年出版过一部中篇小说《琪琪》:
20世纪初,在优雅浪漫的巴黎,有一个名叫琪琪的姑娘,从小跟随外祖母长大,她活泼可爱,天资聪慧,也愤世嫉俗,任性不羁。
为了把琪琪培养成一个高贵典雅的淑女,外祖母专门请了琪琪的交际花姨妈来调教她,从日常的音调、仪态、礼节、着装,到辨识珠宝的知识,可谓面面俱到。但每周一次的课程却让琪琪觉得无比枯燥,她并不喜欢那种带着功利心的教育,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讨男人的欢心,然后交换一张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她内心真正渴望的,还是一份纯真简单的爱情,不管对方阶层是否低下,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出自我。
富家子弟加斯顿是一家公司的财产继承人,遇见琪琪之后,他便经常到琪琪家中做客,并在不久后向琪琪求婚。
这也让琪琪的姨妈感到了费解,为何在加斯顿眼中,琪琪身上散发的魅力,并不是她悉心传授的淑女品格,而是她那“冒失鬼”加“野丫头”的个性。
但当时琪琪还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她拒绝了加斯顿的求爱,也将自己推进了痛苦的沼泽—那时,她才知道,自己也深爱着加斯顿,而真爱与上流社会也不相悖。
后,琪琪与加斯顿历经各种波折与漫漫心路,终于摒弃了各自的偏见,成了两情相悦的夫妻……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
1951年初,在科莱特夫人的授权下,《琪琪》一书由美国剧作家安妮塔•露丝改编完成,并更名为《金粉世界》,即将由美国制片家吉尔伯特•米勒搬上百老汇的舞台。
只是,米勒请了全百老汇的女星来试镜,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米勒深知,如果能找到理想中的“琪琪”,那么也就意味着《金粉世界》已然成功了一半。
选角工作从是年春天一直延续到了初夏—就在舞台剧的制作迫在眉睫,米勒想放弃寻找“琪琪”,改由指定某位女演员的时候,科莱特夫人决定,要亲自担任一次星探,去寻找她笔下的女主角,那个小精灵一般的琪琪。
就这样,时年78岁高龄的科莱特夫人坐在轮椅上,由丈夫陪同去找她的“小精灵”,一路从巴黎找到蔚蓝海岸。
是的,科莱特夫人,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巴黎酒店的客人,摩洛哥君王雷尼尔三世的贵宾……就是那个隔着酒店的大堂玻璃注视奥黛丽的人。
科莱特夫人性格暴烈,才华横溢,一生都在为灵魂的自由而写作。晚年时,她的身体几近瘫痪,但目光依旧像她笔下的文字一般犀利精准,洞若观火。
那一天,《蒙特卡洛宝贝》有一场海边的外景戏,夕阳西下,被焰火点缀的海岸线美得让人窒息,奥黛丽穿着一套黑色的连体泳衣,光着脚在礁石上跳跃,然后在沙滩上悠闲地漫步,所有的心绪都犹如鸥翅飞扬在晚风中。
那场戏拍摄完毕后,她回到酒店大堂,正欲上楼时,却被坐在轮椅上的一个老太太“拦”住了。
老太太皱纹密布的脸上涂着夸张的胭脂,一头红色的短发就像燃烧的火苗,表情则像古老的岩石,冷峻而严肃,只有那双写满故事的眼睛里,透出一股掩饰不住的喜悦。
她随即回过头用法语对她的丈夫说道:“我终于找到了,这就是我的‘琪琪’!”
而当奥黛丽得知眼前的老太太就是法国国宝级作家科莱特夫人时,她的内心也忍不住一阵颤动。
科莱特夫人向奥黛丽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来意之后,又邀请奥黛丽第二天到她的房间进一步商议出演琪琪一事。
她声音很轻,语气却君临天下,毋庸置疑,仿佛是对奥黛丽下达一道温柔的命令。所以,还没等到奥黛丽的回复,她便示意丈夫将自己推进了酒店的餐厅。
翌日清晨,奥黛丽准时赴约了。
穿越酒店过道时,一步一步,就像踩在云朵上,她不知道即将到来的会是什么,就像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心情即兴奋,又忐忑。
但她知道,有一点是笃定的,那就是她的命运之书,必定会在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另起篇章。
于是,奥黛丽和科莱特夫人开始用法语交谈,从时尚谈到美食,从音乐谈到情感,在“金叶”牌香烟的袅袅烟雾中,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而奥黛丽也发现了科莱特夫人幽默与慈爱的一面……
科莱特夫人还告诉奥黛丽,她曾做过哑剧演员,也做过记者,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她曾获得过极致的成功,也曾遭受非议和误解,但一直坚信自由是世间丰饶的宝藏。
一个上午过去,她们已然成为忘年之交。
其间,科莱特夫人让丈夫写了一封信寄给米勒:
科莱特和我已经找到了一位在蒙特卡洛拍片的英国女演员,她非常年轻漂亮,而且在她的优雅和美貌之下,还保留着可贵的孩子气,这点实在难得。科莱特对她“一见钟情”,认为她非常合适饰演琪琪。还请你们没有看到她之前,务必不要指定他人饰演,因为琪琪一角,非她莫属……她虽然没有太多舞台表演经验,但她迟早会成为一位一流的明星……
向科莱特夫人告别时,夫人又给了奥黛丽一个拥抱,并送了一张她的签名照片,上面写着—
“送给奥黛丽•赫本—你是我在海边发现的珍珠。”
尽管得到了科莱特夫人的认可,奥黛丽也答应了参演琪琪,但她还是如坠梦中,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她,奥黛丽•赫本这枚珍珠,真的可以在百老汇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而不负所望吗?
或许,她还需要一点爱情的鼓励。
是年7月初,《蒙特卡洛宝贝》杀青,法语版《去往蒙特卡洛》也同步完成,奥黛丽与母亲回到伦敦。
在维多利亚车站,吉米手捧鲜花来迎接奥黛丽,穿过人山人海,看到他的那刻,她身上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奥黛丽打开双臂一路向他跑去,就像是一只小鸟,投进了森林的怀抱—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他一起分享她在蔚蓝海岸的所见所闻。
她想,她的男朋友一定会用爱的力量支持她的事业,就像她的母亲一样,是那么希望她可以顺利通过接下来的面试,然后登上百老汇的舞台,发出熠熠光辉。
然而令她意外的是,吉米并没有表现出她所期待的喜悦。
“奥黛丽,你真的想去美国吗?”
“是的,吉米,机会难得,我不想错过。”
“你完全不用如此劳累,亲爱的。女人的事业可以为生活锦上添花,但不必成为生活的重心。我也不想与你长期分居大洋两岸,我们可以马上结婚,我有能力给你轻松美满的生活……”
“吉米,可是我认为结婚和事业并不冲突,我也会很快返回伦敦的,就像这一次,我一刻都没有停留,不是吗?”
“那如果又有新的机遇呢?更多的机遇呢?如果是好莱坞的大片呢?你会错过吗?”
她不再说话。
一阵突如其来的疲惫袭击了她。
坐在椅子里,她点燃了一支“金叶”香烟,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有了爱,就会有了羁绊,内心便不再自由……
而那个她希望与她一起分享虹光,一并承担风雨的人,到底没有站在她的身边。
就在奥黛丽犹豫之际,《金粉世界》的制片人米勒和编剧安妮塔已经抵达了伦敦,他们将对她进行一场终的面试。
在萨伏伊酒店的套房里,按照要求,她朗读了一段属于琪琪的台词,但米勒并不是很满意。
他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心不在焉,更担心她的嗓音太小—因为当时百老汇的演员都不会用麦克风扩音,如此便会影响到整个表演氛围,让观众无法完美地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变幻。
米勒把目光投向安妮塔,而安妮塔沉思了片刻后,便对着米勒会心一笑:“就这样吧—我想她只是缺乏一点舞台经验,我们找个合适的人调教即可,只要她愿意学习……我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女孩,她的身上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光芒,只有孩子才能给人这种感觉,她独特的气质,可是旁人学习不来的。”
奥黛丽的面试通过了。
不久后,奥黛丽的伯乐科莱特夫人从巴黎来信:“恭喜你,我的‘琪琪’,我和百老汇都在期待你的表现。”
见字如晤,看着信纸上亲切的字迹,奥黛丽突然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激情,青春年代里在舞台上那种“不服输”的欲望又在她骨子里复苏了。不可否认,即将迎接她的,其实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
这便意味着,她与吉米的婚约将推迟一段时间。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奥黛丽与吉米之间的感情经历了一场悄无声息的风暴—就在出发去往纽约参演《金粉世界》之前,她参加了美国派拉蒙公司的新片《罗马假日》的试镜,而且再次顺利通过—奥黛丽将在不久之后,饰演剧中的女主角。
一如吉米所料,好莱坞真的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她的未来也几乎可以预料,生活会越来越忙碌,人生会有更多的可能……
而这一切,即便是荣耀与顺境,他都不愿分享。
他是爱她的,她信。
但她也慢慢发现,他更爱一个可以安静陪伴他在伦敦生活的妻子,而不是一个整天把时间花在工作上的女人。
她也是爱他的,她明白。
但她也非常清楚,美国之行不仅可以带给她经济上的自由,内心的独立与自信,还有命运的新生。
那么就不如义无反顾地去美国吧,奥黛丽想,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都需要一点时间和空间,来检验彼此相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