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四章  道术

    第十三节  道的面孔


    1

    道,在道家祖师爷老子那里,是一个悬空的概念上的存在,“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神秘难测。正由于它具有典型的形而上的品格,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如果可以说得出来,付诸文字,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这一论断,获得了明代的全能大儒王阳明的高度认同。当弟子问到这个问题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
    不过,老子的说法也还存在着矛盾。既然幽玄、恍惚,不可捉摸,那又怎么能够听得到呢?他曾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四十一章)意思是,有悟性、聪明的人,听了道,就努力去践行;悟性不高的普通人,听了道,将信将疑,半信半疑;而完全没有悟性、俗陋不堪的人,听了道,会哈哈大笑,采取鄙薄、讥笑的态度——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人人都能轻易地悟解,那还能称之为道吗?
    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到了庄子笔下,“道”,就要丰满得多,具体得多,不仅可以言说,可以听闻,可以捉摸,而且变得具象化了,直至揭开神秘的面纱,亮出了它的多张面孔。
    

    2

    张面孔,是生活化。这是从道的外在形态上讲的。 道,在道家祖师爷老子那里,是一个悬空的概念上的存在,“玄之又玄”“唯恍唯惚”,神秘难测。正由于它具有典型的形而上的品格,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也好,哲学也好,如果它是可说、可闻、可见的,能够体悟的,那就必然来源于现实生活,植根于客观实践,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悬空浮置。而且,可以通过喻象性的方式,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加以解释。庄子的哲学就正是这样,因此,把它称之为生活的哲学。
    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对于道,庄子同老子一样,视之为的精神抽象,“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但是,他又承认,道无处不在,道现身于具体事物之中,可见可闻,可说可议。
    《知北游》篇记载:居住在东郭的顺子先生,这天来到庄子的家里,要同他一起讨论一下有关“道”的问题。
    东郭子说:“请问先生!所谓的‘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回答得很简捷,很干脆:“无所不在。”
    东郭子说:“一定要指定一个具体所在,然后才能得到认可。”
    庄子说:“在蝼蛄、蚂蚁身上。”
    东郭子有些不解,便问:“怎么这么卑下呢?”
    庄子说:“在稊草和稗子那里。”
    东郭子问:“怎么更加卑下了呢?”
    庄子说:“在瓦片、砖块那里。”
    东郭子问:“怎么愈来愈卑下呢?”
    庄子答说:“在屎尿中。”
    东郭子再不作声了。

    附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说到“道在屎溺”,我忽然记起晚清的一则趣闻:
    李鸿章特别热心洋务,十分注意钻研一些现代科技方面的名词。这天,他向一个下属询问:“这个‘抛物线’是个什么名词呢?”下属旁征博引,讲了一大通,可是,李鸿章仍然没有弄懂。那个下属急中生智,脑子有些开窍了,便说:“中堂大人,你不是经常撒尿吗?撒尿时那个弧度的线条,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听了,开怀大笑,一下子明白了,幽默地说:“各位,你们都听明白了吧?从前的庄子,不是说过‘道在屎溺’吗?原来,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当然,话是这么说,同样承认道是无处不在的,同样知道道在生活中随处可以体认,其间却有悟和未悟的差异。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李鸿章真的悟解了《庄子》,那他还会不会那么热衷仕进,把功名利禄看作命根子,像他的老师曾国藩所说的:不分顺境逆境,不问成败利钝,“少荃(鸿章)拼命做官”呢?
    禅宗对话录中,记载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天,马祖道一法师来找慧海法师,问道:“您现在修行还用功吗?”慧海答说:“用功呀。”马祖问:“那您是怎么用功的呢?”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马祖听了,有些糊涂,问道:“只要是个人,谁不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呢?难道他们那也叫用功修行么?”慧海说:“其他人吃饭睡觉,和我的吃饭睡觉,是大不一样的。”马祖问:“怎么个不一样法?”慧海说:“他们该吃饭的时候不吃,百种需索;该睡觉的时候不睡,千般计较。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呀。”别人是“百般需索”“千般计较”,即使也是吃饭和睡觉,但那根本谈不上什么修行境界。这就是悟和未悟的区别所在。
看得出来,古今中外之道有其共通性,不见得那些深奥的至理都悬置于藐远的天庭,或者封存在象牙之塔里。正是为此,中国古人才说:“道不远人。”而且,在道的面前,无所谓大小,一粒菜籽的内蕴,可以同须弥山一样大,所以,佛经中才有“纳须弥于芥子”的说法。
    报载,有人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问询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您的成就那么辉煌、博大,请问是在哪所名牌大学、哪个的实验室学得的?”这位学者答道:“在幼儿园里。童年时节,我在这里学到了人生基础的道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而正是这些普通至极的人生道理,为以后的路途铺下了牢固的基石。”
    下面,书归正传,继续述说庄子与东郭子的交谈。
    见东郭子愣在一旁,没有作声,庄子便接着上面的话题,做进一步的阐释:
    “先生的问题,本来就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有个监管市场交易的人,名字叫‘获’。他向屠夫问询:在检查中,如何把握猪的肥瘦程度?屠夫告诉他,猪的下腿处难有肥膘,所以,只要用脚踩一下猪的下腿就知道了。看来,观察的所在越是卑下,就越能显示问题的实质。不要认为至道存乎物外,其实,道是离不开物的。的道也好,宏伟的议论也好,莫不如此。‘周’‘遍’‘咸’这三个词,分别代表整体的、普遍的、共同的,说法虽然不同,表现道的实质和含义,却是毫无二致的。”
    庄子接着说:
    “上面,你按照你的理解问‘道’,我按照我的理解来说‘道’;现在,咱们还是再进一步,让我陪同你神游一番无何有之宫,混同一体来探讨终极无穷的道理吧,尝试着共同领会无为的境界——它是恬淡而静止的,寂寞而虚空的,谐调而安闲的。我的心志,寥然而虚寂,无所往,也不知其所往,去了又来,也不知要停留在哪里;我已经去去来来了,究竟终结在什么地方,却不晓得;置身于广漠虚廓的境界,大智之人与道相契,却不知道它的终极。
“造物者(道)与物融为一体,它们之间并没有界限;至于以一己为中心而形成物的分际,那是万物自己在互相划分界限。没有界限的形成界限,那是道散而为物;形成了界限而没有界限,那是物化而归道。说到盈虚盛衰,道使物有盈虚,而它本身并没有盈虚;道使物有盛衰,而它本身并没有盛衰;道使物有本末,而它本身并没有本末;道使物有聚散,而它本身并没有聚散。道主乎物之中,却出乎物之外。”

    附原文: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这也就是所谓“曲终奏雅”吧——庄子又把话题拉到了道的本原上去。
    综上所述,看得出来,庄子突出地强调了四个要点:
    ,道无所不在。
    第二,道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物象,即所谓“生活化”,但又不为每一具体物象所拘囿,这体现了道的超越性。
    第三,作为存在的本原与根据,道与具体事物并没有截然分割的界限。
    第四,道始终恒定性地存在着,不会随着具体物象的变化而变化。


    3

    道的第二张面孔,表现为自然性。
    这是从庄子之道的根基上讲的。庄子之道是自然的哲学,在他看来:
    ——天地间原本有自然的秩序,万物都处于自然、自得、自足状态——“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所以应该“放(仿)德而行,循道而趋”(《天道》),顺应其自然的存在方式;提倡“天人合一”“物我齐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为地干预自然、破坏自然。
    ——应该宗法自然,亲近自然,任情适意,随性而发,维护性命的真实,从源头上遏止人性的异化;反对通过仁义、智巧、物质技术这些外在的东西,雕琢、改造、损毁人的本性。
    ——秉持自然主义立场,对于违背自然法则、扰乱自然秩序、损害人的本性的思想行为深恶痛绝,持严厉的批评、抵制态度。
    三者共同的旨归,是“回归于朴”,回归自然;所遵循的共同准则,都是无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至乐》)。
    关于自然的蕴含,陈鼓应指出,自然应有不同的含义,有物理的自然,有人文的自然,有境界的自然。老、庄的自然,不是物理的自然,而是人文的自然,是境界的自然。
    庄子认为,为治之道,在于无为,应当顺人性之自然,而毋庸横加干涉。可是,现实的社会制度、专制政治,却都是凭着国君的意志去制定礼仪法规,并须遵照施行,这完全是扭曲人的自然之性。“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应帝王》)这该是何等的荒谬!
    在《庚桑楚》篇,庄子借助得道者庚桑子之口,发表对于古代的尧、舜举贤任智,干扰人的自然本性的看法:
    “尧、舜这两个人,又怎么值得称赞呢?他们对贤者、能人、善行、利益的分辨,就像胡乱捣毁城墙,却种植蓬草来做屏障一样!挑着头发来梳理,数着米粒来下锅,这样斤斤计较,劳而无功,又怎么能够救助世人呢!推举贤者,人们就会互相倾轧;任用智者,人们就会互相欺骗。这些做法都不足以使民风淳厚。民众追求私利十分迫切,于是,子杀其父,臣弑其君,白昼行抢,正午穿墙。我告诉你们,大乱的根源,必定起于尧、舜之时,而其流弊将影响到千年之后。千年之后,必有人吃人的惨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