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金蟒狂舞》
朋友,你看过舞蛇吗?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在电视上、网络上看过舞蛇的视频,甚至有的朋友还曾亲自到过印度,在街边看过真正的舞蛇表演。
这些舞蛇人绝大多数都是印度街头的穷苦卖艺人,长期从事户外工作让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而粗糙。由于收入菲薄,他们穿着也很简陋,破衣烂衫,很多人脚上只穿一双拖鞋,甚至干脆赤脚卖艺。他们之中设备考究一些的会带一块很大的颜色鲜艳的粗麻布,垫在蛇篓之下,算是眼镜蛇的一方小小舞台。设备简陋些的则就地在泥地上用树枝画个圈,算是他和蛇的小小地盘。
优秀的舞蛇人一般都会随身带三到四条成年眼镜蛇,这些眼镜蛇被分别安置在不同的蛇篓里。这些蛇篓是用很细的竹条编成的,上方还配有一个相同材质的盖子,平时舞蛇人都会用盖子将蛇篓盖好。由于竹条编织得很细密,只有少量的光能透过竹条间的小孔射到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缩短蛇的光照时间,眼镜蛇喜欢盘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休息,只在觅食或者交配的时候才会出动,很少主动攻击。所以人类大多是因为不注意,侵犯了眼镜蛇的栖息地才会被它们咬伤。竹条间有密密麻麻的小孔,这些小孔能恰到好处地给蛇篓内部通风通气,又不至于让蛇篓内降温。蛇是变温动物,体温会根据外界气温调节,过冷或过热对于蛇都是不利的。
舞蛇人在表演前会先将蛇篓放在他的身前,然后开始吹奏短笛,主要是为了吸引过路的客人前来观看,待看客围成一圈后,舞蛇人便会开始表演,他的身体随着音乐左右晃动,按照音乐的节奏缓缓把手放到蛇篓的盖子上,然后一下拿开放在蛇篓上的盖子。
由于清梦被骚扰,愤怒的眼镜蛇会在盖子被揭开的瞬间立即做出攻击的动作。只见眼镜蛇像一根被压到极限的弹簧一样突然松开,头部猛地弹出蛇篓,意欲去咬舞蛇人的手。舞蛇人自然是早有准备,只见他的手一缩,便轻巧地躲过眼镜蛇的攻击。
这一攻一躲只发生在刹那之间,毫无准备的观众往往被眼镜蛇闪电般的攻击吓得倒退一步,连连惊呼!过后只感觉自己的后颈一阵冰凉,鸡皮疙瘩直冒,那是因为联想到眼镜蛇的剧毒后而出的冷汗。
此时表演尚未结束,眼镜蛇愤怒地立起身子,颈部变成可怕的扁平状,颈后部还有一对■人的,像眼睛状的花纹,这是它让人害怕的标志性姿态,却也是它立足于丛林的武器。这■人的花纹是吓退天敌的武器。舞蛇人自然不会害怕这两样东西,他还在不断地晃动着身体,边吹奏出有节奏的音乐,边上下舞动,忽前忽后,不断逗引着眼镜蛇,甚至快速伸手去抚摸眼镜蛇的头顶。此时被激怒的眼镜蛇发出愤怒的嘶嘶声,头部也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左右地舞动,从背后看它的曲线婀娜多姿,舞动起来却又让人害怕。它的头部不断弹射出去咬那只上下翻飞的短笛,引得路人连连惊呼。舞蛇人趁机拿出一只笸箩,向观众讨要赏钱。
这种舞蛇表演的主角一般都是眼镜蛇,因为眼镜蛇能直立起前半截身体,扁平的脖颈让人觉得害怕却充满美感,闪电般的速度又让人惊叹不已。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灵活快速理应是舞蛇的必要因素,但是朋友,你见过另一种舞蛇吗?这种舞蛇表演的主角不是灵活快速的眼镜蛇,而是看上去粗壮笨重的蟒蛇。
聪明的朋友马上会说了,蟒蛇游起来慢吞吞的,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怎么可能像眼镜蛇那样舞出灵动的舞姿呢?
是的,蟒蛇舞当然不可能和普通的眼镜蛇舞一样灵动,但自有另一种独特的魅力!
蟒蛇舞的兴起并不在印度,而是在我国云南的高黎贡山地区。在怒江之畔,有一位傈僳族老人,他无儿无女,几十年来一直在怒江畔各地的集市上走街串巷,表演自己独特的蛇舞。大家已经叫不出他的本名,都叫他夫扒老,夫扒是傈僳语,翻译成汉语就是蛇的意思,所以夫扒老就是蛇老头的意思。傈僳族自古有图腾崇拜的传统,蛇正是傈僳族夫扒氏族的图腾。将图腾当作自己的姓氏也是傈僳族人特有的习俗。
夫扒老的蛇舞的特点就是,主角是一条美丽优雅的黄金蟒。黄金蟒是缅甸蟒基因突变的白化品种,简单来说黄金蟒的体内缺乏黑色素,无法形成像普通缅甸蟒一样的黑褐色蟒纹。蟒纹是蟒蛇重要的隐蔽手段,在自然状态下,当蟒蛇还是柔弱的幼体的时候,它们身上的蟒纹能迷惑天敌的视线,让它们不被发现,从而大大增加生存概率。然而由于黄金蟒体内缺乏黑色素,它们身上的斑纹是黄白相间的,这两种颜色搭配起来虽然显得高贵美丽,却让它们变得很醒目,无法隐蔽在角落和枯叶堆中,也很难像普通的缅甸蟒一样靠伏击捕猎食物,所以成年的黄金蟒在野外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