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1  我从来不想当英雄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温哥华机场,华为副董事长、CFO、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转机时,突然被十几个加拿大警察带走。

12月6日,有消息传出,加拿大警方之所以拘捕孟晚舟,是应美国当局要求,理由是华为公司违反了美国制定的伊朗贸易禁令。逮捕孟晚舟,则是因为要将其“作为美国调查的一部分”。为此,美国正试图引渡孟晚舟,使其面临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

一时间,“孟晚舟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同时也将华为和它的创始人任正非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这一事件早有端倪。

在此之前,华为和任正非都非常低调,甚至低调到很多人认为华为就是个卖手机的企业。但事实上,华为所做的事、所创造的价值,却一点都不低调!我们熟悉的手机业务其实只是华为的副业,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才是华为的重中之重。虽然手机只是副业,但华为现在已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手机厂商,而运营商业务与企业业务更是已经做到了世界。迄今为止,全球有170多个国家都在使用华为的技术,它服务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支撑着30多亿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需求。

华为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自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同时也引起了竞争对手——“山姆大叔”的不满。其实从1997年任正非带领华为雄心万丈地进军美国市场,在美国通信领域大展拳脚时起,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各种怀疑、审查就没有停止过,双方的交锋也随着华为的日益壮大而不断升级。先是被美国老牌企业思科起诉侵权,双方来了一场“世纪之讼”,此后又遭遇美国“本土势力”多次阻挠,比如阻碍华为收购3Com公司。

但是,华为并没有因此停止发展的脚步,相反步伐还越来越快、越来越稳。2018年,华为再创新高,不仅将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收入囊中,还成为继苹果、三星之后全球第三家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电子公司。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年初,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作为在通信科技领域处于地位的华为,自然成为这一背景下首先被波及的企业之一。于是,“孟晚舟事件”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作为华为的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的身份既重要又特殊,而这样一个重要且特殊的人,却被加拿大应美方的要求拘捕了,其真实意图不言而喻。

这件事一经披露,立刻在全球舆论和国际市场上掀起了巨浪,中方更是在时间表明态度,要求美、加两国立刻恢复孟晚舟女士的人身自由。

经过多方的努力,2018年12月12日,此前一直处于被拘押状态的孟晚舟女士获准保释。但是,结果也只是“保释”,并没有按照中方要求的那样:放人。

不过,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至此还远没有结束。2019年5月15日,美方宣布:将华为及其70个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这意味着,美国企业要想与华为合作,必须经过美国政府的批准。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许可,那么华为将无法向美国企业,如高通、英特尔等购买技术和零件。

这种做法,对任何一家科技企业来说打击都是极大的。如果说此前的“孟晚舟事件”是美国打了华为一棍子,那么这次事件就等于美国已经直接对华为使用了手枪。据业内人士分析,美国之所以屡屡对华为放大招,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还包含许多对未来技术的争夺,例如5G。

如果从与世人息息相关的消费、金融、医疗、交通等方面来说,4G对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已经初露锋芒,那么与4G比起来,5G的超高网速、超低延迟、超广连接等特点,可以说能令世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继而激发消费、金融、医疗、交通等方方面面的无限潜能,在人类科技史上引发全方位的产业革命。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想下载一部时长2小时的电影,通过4G网络需要5~8分钟,而通过5G网络,你只需3.6秒。支撑着下载速度如此之快的,就是5G速率的提升。

如此具有颠覆世界影响力的5G技术,一向自诩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科技大国——美国当然志在必得。但出于自身的种种原因,美国在5G技术上并没有跑过中国。如今在5G技术上,中国已成为公认的No.1(第1名)。不论是5G基站的建立,还是5G的终端产品,全球能够提供完整端到端的5G解决方案的设备商,也只有华为和中兴两家,可以说,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自身的优势地位。显然,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为遏制中国5G的发展,此前美国已对友商中兴发力,使中兴饱受屈辱,此次对华为更是“毫不客气”。

然而,美国可以不接受华为、中兴这些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却不得不接受5G的出现和中国高速的发展步伐。2019年6月6日,中国商用5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中国广电各获得一块。在的5G市场,华为也已实现了所使用的芯片和核心部件全部为自主研发生产。在5G的起跑线上,华为再一次成功领跑。到2019年上半年,华为已经拿下了全球范围内的30多张5G订单。

华为5G技术的发展之快自然令国人大为振奋,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美国对华为的各种禁令、扼杀,其中也包括此次直接拘捕孟晚舟女士。这也让外界越来越担心,美国的禁令是否会对华为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业务产生冲击?华为接下来的命运会怎样?此时,大家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华为那个略显神秘的创始人——任正非。

在2019年以前,任正非都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无论是媒体采访、电视直播,还是在华为产品的各种宣传活动中,人们几乎都看不到任正非的身影。可以说,作为华为帝国的缔造者和掌舵者,任正非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但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孟晚舟被捕,华为作为其中的“主角”,任正非想低调也难了。

既来之,则安之。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和他的华为也一改常态,变得“高调”起来。

2019年5月21日,在“实体清单”事件刚刚发生后不久,任正非就在深圳华为总部接受了央视《面对面》节目的独家专访。在采访中,主持人问任正非:“华为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危险、危难的时刻?”

任正非坚定地回答说:“不会。在没有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在‘孟晚舟事件’没发生的时候,我们公司是到了危险的时候。惰怠,大家口袋里都有钱了,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这才是危险状态。而现在,我们公司全体振奋,整个战斗力都蒸蒸日上,这应该是状态了!”

主持人又问:“很多人觉得,在美国这样压境的时候,您就是一位民族英雄,您愿意接受这样的称号吗?”

任正非却大笑着说:“不接受不接受。我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我从来都不想当英雄。”

在任正非看来,不管在什么时候,华为都是一个正常的企业,做着企业本来该做的事,生产商业性的产品,而商品的买卖是不代表政治态度的。这也是华为和任正非在面对美国的各种审查、打压时一贯所坚持的态度。所以即使在女儿孟晚舟被无故拘捕时,任正非也一直强调,自己“相信美国和加拿大法律制度的开放性,相信女儿的案子将以正义的胜利告终”。

任正非对美国、对“孟晚舟事件”的态度,也代表了华为的态度。“孟晚舟事件”发生后,华为官方表现出了一个大国企业的应有风度:冷静、克制。哪怕是一向以脾气暴躁而闻名的任正非,面对女儿的无故被拘留,也仍然保持着冷静的态度。

这是华为的成熟,也是华为的底气。正如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所表达的那样:“华为就是在危机与忧患中一步步走向强大的。”

所以,尽管华为不断遭到美国方面的压制,任正非仍然不希望中国民众将其上升为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甚至将他当成是对抗西方霸权主义的“民族英雄”,这种态度过于,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华为作为一个中国企业,能得到国人的支持自然是好事,但他更希望国人能够用一种平心静气的态度去支持华为。

作为一个企业家,任正非一直都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要能预见未来,尤其是预测未来的危机,还要为未来的危机提前做好预警和预控。这样在面临危机时,才能不慌张、坐得住,内心平静得像一潭湖水。任正非觉得,这才是自己和华为应具有的心胸与内涵。所以,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华为、评价“孟晚舟事件”,甚至如何评价任正非这个人,他都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华为此次要如何才能顺利、平稳地度过到来的“冬天”。

 

 

1.2  不死的华为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其GDP占据着世界近30%的份额。美国也拥有世界上容量和需求的市场。从石油到微处理器,再到食品、饮料……美国市场所涉及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同时,美国也是世界高端技术大国。基于此,全世界的公司都希望能进入美国的市场,学习美国先进的管理理念,靠近技术创新的前沿,从而为公司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显然,美国市场是世界上成熟的市场,但同时,它也是世界上难进的市场。亚洲的许多公司都在这个市场上栽了跟头,比如台湾的宏碁电脑。在过去十多年中,宏碁花费了10多亿美元在美国拓展市场,但终因亏损严重而退出。

因为进入艰难,所以我国国内的许多公司大多都是通过接单生产或OEM(定点生产)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的。比如科龙,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一直都以美国公司的品牌进行销售。

毫无疑问,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一家目标远大的公司,在打开亚、非、拉、欧等市场后,进军美国市场无疑也成了华为的头等大事。

但是,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却步履维艰,其中不仅因为有思科这样的巨人对手存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随着华为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美国政府开始怀疑华为的技术会对其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华为5G技术的研发成功,更让美国感受到了被追赶、被超越的威胁,而这自然是自诩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所不能允许和接受的。

那么,让美国政府如此“不放心”的5G技术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

早在2009年,在首个4G商用之时,任正非就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着手对5G进行研究了。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相比于4G,5G网络的优势就是速度快,且数据更加稳定,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而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研发,如今华为在5G标准上已大幅领先于其他厂商。

首先,国际5G信号标准和5G核心的专利拥有者中,有话语权的为华为与美国高通。其中华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信短码上,高通的优势则集中在长码上。

其次,在提供推动5G网络建设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建设验证的全球运营商和手机解决方案厂家中,目前华为力压瑞典的爱立信排名,接着才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

后,在基于5G解决方案提供商基础上的手机品牌商中,以及5G应用服务厂商中,华为与三星、苹果三家公司成为目前全球手机销量好的三家手机品牌商。

由此可见,每一项影响5G主导地位的核心技术中,都有华为的深度参与,而且华为已经毫无悬念地处于核心地位。

其实在2019年以前,任正非对5G技术还保持着比较低调的姿态。他曾在2018年时指出,5G不可能像4G技术那样势如破竹般地发展,可能会是东爆一个“”,西爆一个“”。然而“孟晚舟事件”发生后,任正非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华为的策略也发生了变化。西方一些国家对华为的不断打压,使任正非逐渐认识到:低调可能会让人认为你真的很软弱、很好欺负!为此,任正非决定不再低调,而是站出来给予回应及还击。

2019年2月22日,任正非宣布公司进入战时状态,并对公司的战略方针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同时他还一改往日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低调姿态,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并高调地表示:“不管是5G还是微波,华为都是世界上好的,能把5G和微波结合做成基站的,现在也只有华为一家,所以他们非用不可!”

虽然不断遭受打压,但是任正非仍然自信满满:“华为的5G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而且以后,“不是这些国家禁止华为的5G,而是求华为把这种5G卖给它们”。

在“孟晚舟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态度由暗转明,这也令外界认为华为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甚至对华为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但作为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却表现得很乐观:“我们从来没觉得我们会死亡,我们已经做了两万枚金牌奖章,上面的题词是‘不死的华为’。我们根本不认为我们会死,我们为什么把死看得那么重?我们应该梳理一下我们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去掉,哪些问题加强,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其实从创立华为的那一天起,任正非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华为活下去。为此,他也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内部会议上向员工强调这个目标。而在此次华为遭遇美国的制裁危机时,他的态度仍然如此:“我们要活下去。以前这是纲领,现在这是纲领。”当然,面对美国的针锋相对,任正非也做好了各种应对准备,他甚至向员工谈了坏的打算:“如果美国不给我们科技制造的要素,哪怕从零开始,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不能一听蝼蛄叫,就不敢种庄稼了!”

在任正非看来,西方一些国家现在不接受华为,如果只是少数议员和官员的意见,那么华为会去进行积极的沟通,但如果上升到了政府规定,那华为的销售完全可以退出这个国家。华为可以适当收缩自己的业务范围,“只要能养活自己的员工,就一定会有未来”。更重要的是,“只要把产品做好,总会有人买的”。“这才是我们真正应对这个变化的世界永不改变的方法。”

从任正非的应对策略及未来设想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华为对美国的打压和封杀虽然表现出了无奈和愤怒,但更多表现出来的却是从容应对,原因正如任正非所说的那样:“美国不代表全世界,美国只代表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华为和任正非来说,面对诸多不公平事件,或许越挫越勇、厚积薄发,才是好的反击!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面对来势汹汹的各种危机,有底气的任正非从未被打乱阵脚。这就是任正非,有着长远的目标,却毫无骄横和急功近利之心,始终以一种“乌龟精神”坚守内心,持续努力,却又有着狼群般的坚忍不拔。

 

 

1.3  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是世界

华为曾有一种说法:要倒下五拨人,才能起来一片市场。

此言不虚。

2004年,爱立信曾嘲笑华为所谓的全球11个3G网络基站数量还不如爱立信一个3G网络基站的数量多。原来,当时华为的3G网络基站都建立在一些小国家,如毛里求斯、肯尼亚、突尼斯等。任正非也意识到,以华为当时的市场地位,这样的格局是十分危险的,一个大企业的并购行为就可以将华为扫地出门。所以,他当即就立下了进驻主流国家和做主流运营商的目标。

但是,华为要进入主流国家、主流市场并不容易。那时,西方主流市场都被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企业巨头霸占,想在这样的市场与这些电信巨头分一杯羹,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经过好几拨人倒下后,华为还是打入了欧洲市场,而且在欧洲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因此欧洲市场也被任正非称为华为的“第二个本土市场”。

接下来,任正非就开始雄心勃勃地将美国作为其全球商业帝国的后一块拼板,准备将华为的旗帜插到美国去,让中国的国旗和华为的旗帜飘扬在美利坚合众国的上空!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华为进军美国的道路异常艰难,甚至在刚刚试探着进入时,就被思科给顶了回来,提起了诉讼。

美国市场的艰难,也让任正非意识到了华为“冬天”的严酷。但是,这个“冬天”却一直没有完全过去,自从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便对华为各种怀疑、审查,直至2019年出台“实体清单”,将华为及大批中国企业挡在美国的大门之外。

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后,华为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

2019年5月23日,任正非接受了《时代》杂志的专访,其中便谈到了美国对华为的制裁问题,任正非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美国的动机是什么,美国我们暂时不做也没多大关系。至于美国市场我们有没有可能进去,对我们来说也并不重要,因为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是世界。”

“华为是世界”,任正非说得底气十足。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华为都是从手机开始的,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华为的主营业务并不是手机,而是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

从手机业务来说,2018年全球手机的出货量中,三星排名,苹果排名第三,第二名就是华为。也就是说,华为的手机业务已经超越了曾经风靡世界的苹果手机。

从运营商业务来看,尤其从5G技术来看,华为的确也做到了世界。5G设备包括基站设备和光通信设备,根据市场调查显示,在全球市场中,华为的基站设备占有率为30%~35%,光通信设备占有率为40%~45%,并且以上均为全球大设备供应商。而在全球市场中,中国的基站设备占有率为30%~40%,光通信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70%。

不仅5G设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华为的5G专利技术也已经成为全球。根据国际权威的专利数据统计公司德国IPlytics发布的报告《谁领跑5G专利?》显示,截至2019年4月,全球5G标准的必要专利总数量为6万多件,其中中国企业所申请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约占35%,而华为则以15%的专利占有比例位列所有申请企业中的位。

尽管成绩斐然,但华为并没有躺在曾经的风光里睡大觉。虽然已经拥有诸多专利技术,但是华为每年仍坚持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当中。仅2018年一年,华为的研发支出费用就高达1015亿元。近10年来,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更是近5000亿元。

毋庸置疑,华为已经成为当前5G领域技术实力为雄厚的一家科技公司。5G强调的就是端到端的能力,为了使5G应用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华为参与了推动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技术,而为了弥补5G上行覆盖不足的情况,华为又在上下行解耦合3D波束赋形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前,这些技术都已经被华为成功运用到实践当中。

5G时代,什么重要?芯片。芯片一直都被美国当成看家宝,而芯片能否做好,也直接关系到5G是否能真正做好。为解决这一大难题,任正非在芯片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实,早在3G时代,任正非就已经开始安排华为自主研发无线芯片了。2004年,华为发布了中国个3GASIC芯片;2008年,发布了世界上个HSPA芯片;到2016年,华为又发布了世界上个4.5芯片。可以说,华为在4G时代已经实现了竞争力赶超。而到了5G时代,华为又研发了巴龙(多模终端芯片)、天罡(64T64R基站芯片)、Solar6.0(路由器芯片)等一系列业界的产品。

可以说,不论是标准、芯片,还是基站设备、网络部署以及终端,任正非所带领的华为都已迈入了的梯队。所以,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一个副业而已,华为真正厉害的是主业——通信技术,而这也正是让美国始终有所忌惮的地方。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的科技强国,在众多科技领域,如果没有美国相关核心技术的支持,很多行业都可能无法运转。比如我们常用的电脑桌面系统、手机系统、CPU芯片、半导体材料、生物科技,等等,这些行业的核心技术都由美国相关企业掌握着,就连3G、4G的相关核心技术也掌握在美国高通手中。基于这些,美国早已习惯了在众多科技行业中扮演老大的角色,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自己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如果说第二,那就没人敢说。但是,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至少在5G技术方面,华为显然已经超越了美国的企业。

那么,美国市场对华为又有多大的影响呢?没有了美国市场,华为会遭受多大的损失呢?

从华为2018年的年报数据来看,在华为2018年业务地区分布中,中国排在位,占华为全年业务收入的51.6%;排在第二位的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全年业务收入的28.4%;而整个美洲,仅占华为全年业务收入的6.6%。相对于华为整年的业务收入来说,美洲的这点比例实在是微不足道。

因此,任正非才可以霸气地宣言:“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是世界。”

任正非一直强调:真正可怕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时代和自己。时代的变化速度太快了,技术革新的速度也太快了。2013年,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干部大会上曾感叹道:“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3个月,就会注定从历史上被抹掉。”

而那些被历史淘汰的大企业,“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不够聪明、没有钱,恰恰是因为在转折面前,已有的成功往往变成了他们沉重的包袱,甚至已有的经验会束缚他们的思路。所以,我说死去的恐龙不是死在对手的手里,而是死在自己的手里”。这是360的周鸿祎在谈到企业竞争时说过的一段话,今天看来仍然非常精辟。

对于华为和任正非来说,当下的华为虽然仍是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制裁还是会对华为未来的发展及5G技术的投入使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对华为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转折。任正非要如何带领华为突破困境,成功涅槃?让我们拭目以待。

 

 

1.4  华为要打的是持久战

写过一篇文章,叫《论持久战》,内容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方针方向的。其中讲到:日本不可能速胜,中国不可能速败,战争是在双方的相持中不断变化的,而变化会对中国战场越来越有利。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平时很喜欢读《选集》,据说他在部队期间还是“学毛标兵”。在发展华为的过程中,任正非也经常运用的兵法策略来管理华为。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就会发现其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内部管理及运作等方面,处处都带有传统的谋略智慧和“式”斗争哲学的痕迹。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华为成立初期对“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运用。

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JD48系列交换机及设备,当时国内的市场由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等国外大企业把持着,华为根本渗入不了市场。但任正非认真分析后,决定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先从农村入手,再慢慢渗透回城市。很快,这种战略就迅速攻城略地,通信设备价格也直线下降。

1996年,任正非带领华为进军世界,继续运用这种战略思想,先是在非洲、东南亚等相对于欧美“城市”的“农村”市场,待积蓄力量后,再大举进攻欧美市场,并逐渐蚕食了欧美电信商的市场。

熟知策略的任正非,对《论持久战》自然不会陌生。一直以来,他都将企业的长久发展作为的目标。他认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又不能等同的三个词,即“做强”“做大”和“做久”。绝大多数经营者都有将企业“做强”“做大”的雄心,但却缺乏“做久”的胸怀和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长久发展的策略。从国内外所有百年企业的发展来看,它们之所以能超越固有的企业寿命周期,就在于它们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可以保证企业在上百年的时间当中一直持续生存和发展。

物壮则老,任正非自然深谙这个道理。在任正非的文章《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中,他就说:“繁荣的背后都充满了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的必然特性,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背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我们越发展,竞争对手实力越强,竞争就越困难。我们要在思想上有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持续不断地与困难斗争之后,才会有一场迅猛的发展……”

此外,任正非还多次强调,人在任何荣耀与失败面前,都要平静得像一湖水。这也是任正非所认为的华为人对于华为现今所取得的成就与应有的态度的概括。华为已经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成就,华为人可以为此而骄傲,但仅仅满足于现状、沾沾自喜,不把眼光放长远些,华为的发展势必会停步甚至后退。

如今,面对华为与美国之间不断出现的贸易冲突,任正非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因此,在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将如何“面对未来也许会长期存在的中美贸易冲突”时,他的回答是:“我们准备打持久战,我们没有准备打短期突击战,持久战越打,我们可能会越强大。”

的确,在美国政府发布打压华为的禁令后,美国的许多企业都与华为纷纷“断交”,先是谷歌中断了部分与华为之间来往的业务,而一些西方消费者很看重谷歌的服务,这势必会影响华为手机在海外的销量。接着,微软也下架了华为的笔记本,甚至还传出微软将不再为华为提供Windows系统,这也会影响华为笔记本的销量。另外,全球芯片领导者ARM也不再为华为供货,这又对华为制造芯片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蓝牙、IEEE、Wi-Fi联盟等多个国际组织也纷纷取消或暂停华为在这些机构中的会员资格。

在这种极度的压制下,华为想自救和反击显然更需要时间。

当然,从创办华为之日起,任正非就没指望依靠别人吃饭,他秉承的理念始终是:一切只有靠自己。虽然华为的一些技术和芯片需要从国外引进,但华为自己也在不断研发和创新。在2018年的年报中,华为就曾直言:“针对情况下的供应安全,我们十几年来的创新投入,可以确保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华为2014年的年报中,就曾提到供应链的潜在风险问题:“虽然华为力求避免单一来源供应商的解决方案,这并不总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替代供应商或重新设计产品可能需要大量时间,任何单一供应商的失败可能会中断我们的产品供应和支付,为此公司定期进行供应商审核和评估,提前启动替代或重新设计,以降低风险。”

可见,任正非早已做好了两手准备。熟悉任正非的人都知道,“居安思危”一直都是这位华为总裁平时讲话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华为的红旗到底能还能打多久》,还是《华为要做追上特斯拉的大乌龟》,强烈的危机感都始终贯穿其中。这种危机意识甚至表现在,在看了电影《2012》后,任正非也会提出相关的建议:信息爆炸或许就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想生存,就必须造一艘“诺亚方舟”。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成立了专门负责创新基础研究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开始了对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研究。经过7年多的研发,目前华为已经推出了“海思”多款芯片,其中的麒麟芯片也已成为华为手机构筑竞争力的重要武器。在“实体清单”事件后,华为时间便启动了“海思”备胎计划,以确保华为在手机领域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于2019年9月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系统。

当然,华为目前的产品可分为手机、基站及服务器等。在手机领域,海思系列下的麒麟芯片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在一些其他领域,如射频等,还需要继续进行研发,所以这部分业务可能会暂时受到影响。

不过,作为华为的灵魂人物,任正非对华为的未来充满信心,毕竟这么多年的研发投入都陆续看到了成果。正如任正非说的那样:“这就像家里的土地,牛粪、猪粪撒到地里,土壤肥力好了,过几年庄稼就可以多收。我们现在讲要加大战略投入,就是这个原则。”而且在任正非看来,当前的华为不仅要做好与美国“打持久战”的准备,努力强大自己才更加重要,尤其在经历了中兴、大疆等事件后,核心技术对于科技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也正如任正非所说:我们要打持久战,打得越久,华为就会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