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不过我们也发现,在对孩子投入的过程中,父母亦不是毫无收获。面对视若珍宝的女儿,母亲即便生性暴躁也会有所收敛,因为女儿的乖巧令她感到安慰。而男孩之所以得到疼爱,是因为父辈希望他能延续自己的勇敢与胜迹,为家族荣光再添铁证。以上种种,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不同表象。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命运往往与母亲息息相关。如果后者在与自己母亲相处的过程中感到压抑,而现在的亲子关系又与当初如出一辙,那么即使她现在再宠子女,未来也有可能厌弃女儿、嫌恶亲子。这也是为何我多次强调,要洞悉一个人
的人生轨迹,至少要了解他上溯三代的亲属关系。
以上,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释,并且尽量做到以理服人。如果读者对我一贯坚持的临床经验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我描述的不过是母女关系走向成熟的各个阶段,虽然了无新意、循规蹈矩,却于人身心大有裨益。此外,我还展现了女性在成为母亲后日趋完美的成长之路。可惜的是,这些情况并不为人重视,在社会上更是应者寥寥。因为上述言论会唤醒被束缚的女性,促使她们竭尽所能、质疑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进而寻求积极的改变。但如果社会各界心照不宣、放任自流,女性的努力就会受到压制,服从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终难逃任人摆布的命运。更糟糕的是,怨气久聚不散,迟早会通过移情机制转至他处,对女性及其伴侣的关系造成损害。
如今,这种情况与日俱增,并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面对夫妻分手、家庭失和的不良趋势,家庭事务仲裁员们忧心忡忡,他们既要依法办事,又难以理解喧嚣背后的深层原因,更加不懂上述鲁莽的决定因何而起。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被判给母亲,但由于后者的经济状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她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父母。在她看来,老两口是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人选,他们时刻准备为女儿奉献一切,虽然表面气恼不已,内心却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随着他们与孩子相处日久,其重要作用亦是日渐凸显。为了分担父母的辛劳,女儿通常会搬到附近居住。有时是相邻的公寓,有时是同一街区、同一栋楼,甚至是同一楼层。比邻而居固然司空见惯,但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却是极为罕见。
大概是因为上述状况在年轻人中愈加普遍,且一举一动皆有章可循,我的儿科同事们忍不住探讨起现象背后的源头所在,他们尤其感兴趣的是人们是否曾萌生“杀死外祖母”的念头。事实上,外祖母之所以成为全民公敌,乃是因为她在家中独撑大局。她事无巨细地照料着孙辈,有时甚至会侵犯到女儿作为母亲的特权。此外,她们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满意足,把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完美到让人误以为一切都是她们策划的一场阴谋。
不过,鉴于母亲已放弃让女儿复制自己的人生,上述猜测也不算是空穴来风。母亲会向女儿发出呼唤:“让我继续坚守我们的行为逻辑吧,我要始终与它保持一致,重新发现生命的震撼。对你而言,人生如此广阔,你仍有机会成为母亲,如果你能再次诞育子女,那么你将在他身上收获幸福。你我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即便你拒绝心血来潮,不愿将生子提上日程,那么至少你还有此可能,那些避孕措施不过是将计划暂缓罢了。唉,请你理解我的苦衷。你知道的,只有这个孩子,才能让我重焕生机。不要任由我滑向人生的尽头。这一世,我已被苦恼折磨得太久。我们不是早就说好了,你绝不愿意看到我的死亡?”一旦涉及这个问题,母女俩总是火药味十足。一个想尽办法将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一个饱受折磨、气到跳脚。在后者看来,死亡虽能解决问题,却始终被列为禁忌话题。因此,何时、怎样摆脱母亲的控制依然是个未知数。即使女儿对情势洞若观火,也终究于事无补。无论是期盼死亡,还是隐忍不发,都只会进一步滋生内心的罪恶感。
我们经常会谈到这样一些女性,她们诞育子女就是为了自己的丈夫。但我们不能简单将其归结为一种普遍现象,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人的心理作用,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根据我自己的从医经验,女性只是为了母亲生儿育女,她们希望通过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彻底摆脱一段让她们趋于封闭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正如我此前多次强调,我的观察与所有同事不谋而合。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对少数女性而言,上述举动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她们之所以向母亲做出让步,是不想让后者责备自己与丈夫太过亲密,在母亲看来,这种吸引力充满罪恶。纵观母女关系,背叛永远是争论的焦点,它决定着人们的态度以及沟通的方式,更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复杂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换一种风格,运用新的模式,动员相当的力量,对父子关系的亲密程度做一个调查。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乱弹琴,但是两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关于父子关系的研究是何等匮乏,如果这一关系处理不当,还有可能引发悲剧。可惜的是,我们既没弄清它的内在机理,也未秉持钻研精神,将其作为一个运动的整体加以审视。事实上,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总是以偏概全,或是自认为能够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就会忽略和低估许多重要因素,甚至错失我们一直关注的重中之重。
不过,重视父子关系是一回事,抗议人们对母女关系视而不见又是另一回事。正如女性历尽千辛万苦,才让社会承认自己拥有的一切权利,认可其身为女性的性别特征,她同样有权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母爱泛滥的受害对象。如果她继续对伴侣和子女保持沉默,就会不断重蹈覆辙,终影响到自身的大好前程。为了避免不良关系的外溢效应,保障所有人的正常权益,尤其是维护每个人的尊严,我们必须让男性与女性各归各位、各司其责。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目标的提出绝非心血来潮。实践将会证明,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形成共识,它才能落地生根,产生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