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外部空间设计》:

1.外部空间的形成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都有关。即使是同一空间,根据风、雨、日照的情况,有时印象也大为不同。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无意识地在创造空间。例如,有时去野餐,在田野上铺上毯子。由于在那里铺了毯子,一下子就产生出从自然当中划分出来的一块一家团圆的场地。收起毯子,即又恢复成原来的田野。又如,男女二人在雨中同行时,由于撑开雨伞,一下子在伞下产生了卿卿我我的两个人的天地。收拢雨伞,只有两个人的空间就消失了。再如,由于户外演讲人周围集合的群众,产生了以演讲人为中心的一个紧凑的空间。演讲结束群众散去,这个紧凑的空间就消失了。

 

所谓空间,就像这样是非常有趣的,是有研究价值的。老子说得很妙:“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际上,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也不再是土,在它当中产生了 “无”的空间。建筑师创造这个“无”的空间时,土这个材料仍然是必需的,这一点是不能忘记的。

 

根据常识来说,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所限定的。因此,可以认为地板、墙壁、天花板是限定建筑空间的三要素。当然,近墙壁与天花板形成一体的曲面结构以及地面构成了原来的墙壁与天花板的地下建筑等,也有上述三要素不明显的情况。不过,即使在进入宇宙时代的今天,考虑建筑空间时,从重力上承托人的地面,无论如何也还是必需的。室外空间也和室内空间一样,地面的质地、纹样、高差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设计重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章节详述。建筑师,就是在地面、墙壁、天花板上使用各种材料去具体地创造建筑空间的。例如,在灿烂阳光照耀的毫不出奇的平坦土地上,用砖砌起一段墙壁,于是,在那里就的的确确地出现了一个适合恋人们凭靠倾谈的向阳空间,在它背后则出现了一个照射不到阳光的冷飕飕的空间。拆去这段墙壁,就又恢复到原来的毫不出奇的土地。

《街道的美学》:

第二章  街道的构成

在城市形成时能看到街道的意义并富有强烈感情的,主要是拉丁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次之,日本人可以说差。特别是意大利人,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还是作为社区而存在的。博洛尼亚的柱廊(带柱的门廊)在气候上是有用的,但在生活习惯上则更加重要。美国评论家B.鲁道夫斯基(Bernad Rudofsky)在《人的街道》中这样阐述:“博洛尼亚市民整天来往于柱廊之中,尽管如此,仍有一天去两次的习惯,他们绝不想取消柱廊下的仪式性散步。中午和黄昏时,大量人流在这个的城市走廊上来回遛

弯儿,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 的确,对意大利人来说,街道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挚爱的表现。而英国人的街道则不是这样的。B.鲁道夫斯基接着讲述道:

的确,英国是不希求城市社会模式的,因为没有比他们更热衷于田园生活的了。其充分的理由就是,他们的城市在欧洲传统中是不健全的。英国人对城镇也许很忠心,但他们对于街道——那里倒是很优雅——却并不怎么热衷。他们喜欢躲在酒吧的微醺气氛中。丁尼孙在诗中咏道:“我讨厌广场和街道,然而还是在那里同熟人碰面……”这是在为多数英国人代言。

因此,意大利人不但建造了街道,还把城市空地建造为人们会面的场所——广场。英国人则建造了人们不会面的休息场所——公园。从日本城市的历史来看,对意大利广场和英国公园一类的外部空间一般并不关心,所以尽管有艺术性较高的室内空间,但缺乏创造良好的公共街道空间或广场的意图。正因起步晚,所以今天同国外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建筑空间的魅力——芦原义信随笔集》:

阁楼里的小书房——小空间的价值

 

我的书房搭在阁楼里,是个只有3.64 平方米大小的小空间。说也奇怪,或许是由于实在喜欢的缘故,以至于一进到里面便顿时平心静气,得以埋头工作。眼镜、香烟、稿纸、书籍,什么东西都伸手可及。我觉得小空间不但方便,而且具备有别于狭小空间的价值。

 

阁楼里的小书房一上街便被喧哗吵闹的音箱、熙攘杂乱的人群、擦身而过的车流等包围,人们宛如其中蠕动的小虫子。席卷城市的巨大能量令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了对抗性的过敏反应。在建筑学的领域,相对于巨大空间,对小空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可以看作在城市的巨大化中,人们追求回归人性的表现吧。

 

小空间,并不一定意味着空间的狭小。像茶室或盆栽等这样的小东西,极力通过“小”来积极地展现自我价值,从而在小空间中演绎出大空间所无法达成的那种实在的丰富内涵。法国哲学家巴什拉说过,“诗人总是从小东西中读取大内容”,其中论及的是小空间的必要性,而非那些狭小或混杂的表象。

 

那么,小空间代表了怎样的意义呢?它是个人的、静寂的、想象的、如诗般的、人性的。任何一点都与大都市的杂乱、匿名、喧哗、现实、非人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阳东升迎来了清晨,万物开始活动;太阳西沉

入夜,万物开始安息。白天人们在大空间中活动,入夜从中解放出来,停驻在静寂的小空间中,或一家人轻松闲聚,或在书房独思。如同外面越冷感觉室内越温暖一样,外面越是喧哗,室内的静寂便越是必要。

 

西欧不少学者和文人所讲的关于“住宅”的内容,多是尽可能地追求“住宅”的保护性和隔断性,这或许是由于他们住惯了那些传统石造或砖砌的、带有厚墙的住宅吧。“住宅”不仅仅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本质上还是人类安息的场所。纵然狭小,每个人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房间,在其中人们才能享受到完全的个人自由。如同西欧的公寓一样,日本那些林立在郊外的钢筋混凝土住宅群,也开始彰显出二战后全新的城市住宅形象。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这类住宅小区。然而与西欧的公寓相比,在对房间的理解上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日本的住宅楼中,一个个住宅单元犹如钢筋混凝土盒子一样被整齐地分隔开来,虽确保了自家的独立性,其内部却和传统的木造住宅一样,被单薄的隔扇或隔墙分隔为一些狭小的空间,数口之家便聚居其中,令这些空间失去了作为“小空间”的本来意义。这里所说的“小空间”,是与狭小、混杂相反的,独立而静寂的空间。

在西欧的公寓起居室中,人们还是穿着鞋,穿过厚重的门扉进入自己的房间后才脱鞋。可在日本的住宅小区中,这种脱鞋行为是发生在住宅单元的玄关处。也就是说,一个日本住宅单元整体上相当于西欧的住宅形式中的一个单间,夫妻及已长大成人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其中。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自十来岁到二十来岁这一阶段是形成人格的重要的时期。而在城市长大的小孩,这一时期便是在这样的住宅形式中度过,没有经历过独立房间这种“小空间”的生活,就像成长在没有接触到自然风景的环境中,是很可悲的事情。在美国或欧洲的大学生研讨会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哪怕只剩自己一人也坚持自我的信念和个性的见解,日本的住宅形式中或许难以孕育出这样的人,对此我实在是担心。

 

以上所讲述的“小空间”,我想是一个反思自我的契机,与人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希望独处甚至到遥远未知的国度去旅行等这些一时的念头也有关。人们希望待在“小空间”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据说是由于“胎内回归”或“约拿情结”的关系。无论如何,为了面对明天的艰辛工作,拥有这里所说的“小空间”,而不是狭小空间,我想这并非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1975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