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我们无法分离的小伙伴
我的存款只保持在限度,相反我却优先考虑使手里的钱合理流通。也就是说,赚钱收入,然后流通增值,增值之后继续流通,如此循环十分重要。
我小时候一度是个存钱迷。每每看到存折上数字攀升,总是令我心动不已。对此,父亲却告诉我“钱不喜欢寂寞”。
我曾经常央求父母给我零花钱,可是往往想不起来用这些钱买点什么,因此会立即把他们给的钱存起来。
所谓“钱不喜欢寂寞”,言下之意就是钱越多越容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为了验证他的说法,我开始先存钱,然后再投资,终,正如父亲所说,我的资产增值不断,我深深体会到“钱不喜欢寂寞”果然不是虚言。如今回想起来之前翻看存折暗自窃喜,确实有些不可思议。无论如何,钱从小就是我无法分离的“伙伴”。
当然不仅是我,即使很多小孩并没有像我那样自幼就对钱充满兴趣,但自他们出生起,都将会和它产生无法割断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与金钱的关系斩也斩不断,它是如此重要的东西呢?对此,只要我们环顾四周就会立刻明白: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用钱换来的,因此我们的生活,无法与钱分割。
关于钱,请大家先记住四个重要问题:
首先重要的一点,“谈自力更生,没钱寸步难行”。其次,“没有钱,梦想就只能是梦想”。再次,“困难时,钱会助你一臂之力”。后,“手有余钱,救人急难”。上述四点,也是大家赚钱之后层层推进的步骤。接下来,请允许我逐一说明。
谈自力更生,没钱寸步难行
生活处处需要钱。比如回家环视一下房间,包括房间本身在内,里面的一切都离不开钱。去学校前准备的套装,洗脸的水,也要花钱。孩提时代,我们有人照管,可是一旦长大成人,这一切都必须由自己承担。租房子、买东西、交话费、付水电费等各类支出,都得靠自己挣钱才行。如果我们没有支撑日常生活的收入,就只能依靠他人照顾。但是,照顾我们的人,未必能伴随我们一生。因此,为了自由自立,我们起码也得有钱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
没有钱,梦想就只能是梦想
除了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保障外,还需要有钱来滋养内心。比如,想与朋友一起出游,想看某个艺人的音乐会,想买某个东西……如果有钱能实现,那么生活档次就会高很多。或者有钱满足读书、看电影等趣味消费,或者去一些没去过的地方,看一些没见过的东西,或者为实现梦想而通过入学考试,等等,都意味着人生更加美好。这时候为了将来,也可以暂时把钱存起来。
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将来,都需要有能够自由使用的金钱。这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宝器。
困难时,钱会助你一臂之力
有钱且快乐的时光日复一日,同时还有余钱不断积累。这样,如果万一遇到什么不测,这些余钱就会助你脱困。比如因受伤长期无法工作而致使自己没有收入的时候, 余钱就会发挥作用。相反, 如果遇到意外时手中没钱,那么生活将无以为继。换言之,钱具有缓冲打击的力量,能使我们遇到意外或面临突发情况时不至于只剩下恐慌。
那么,存多少钱才合适呢?当然这与年龄有关。如果是年轻人,我觉得应该留足一两年内没有收入也能正常生活的分量。
手有余钱,救人急难
后,就是潇洒用钱,也就是用钱助人摆脱危难。此举可以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阳光。当然,前提是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充分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如果自己的生活宽松有余,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升格局,懂得“为社会和他人”略尽绵薄之力。其实在我看来,能用钱来帮助别人,确实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对此,我还会在后面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