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节?进行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
  估值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但并非一道数学题,通过合理估值能为企业融资助一把力。为此,我们列举了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手把手教会读者如何对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同时,企业也需要结合自己企业所在的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估值方法。
  一、8种常用的企业估值方法
  企业估值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对估值方法,计算较为简便;另外一种为估值方法,需要通过折现的方法才能计算出来。相对估值方
  法有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EV/Sales估值法、RNAV估值法等,估值方法有DCF估值法等。
  (一)P/E估值法
  P/E即市盈率,是常用来评估企业价值的指标之一,使用P/E估值法应该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进行评估:角度一是根据企业的预期市盈率(又称为“动态市盈率”)以及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两个数据获得的相对变化值;角度二是将企业市盈率以及全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进行比较。
  如果一家企业的市盈率比往年的年度市盈率、同年的行业平均市盈率要高,代表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呈上升趋势;与之相反的是,企业的市盈率比行业平均市盈率低,说明该企业未来盈利水平将比同行业要低。因此,使用P/E估值法需要进行相对比较,而非单凭市盈率高低来判断真正的价值。
  (二)P/B估值法
  P/B即市净率,这一估值方式的主要参考角度是企业的资产价值,并以此来估计企业股票价格,尤其适用于评估资产负债多、主要由货币资产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价值。使用P/B估值法时,可以先以通过审核后的净资产为依据,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每股净资产;紧接着结合平均市净率、同类行业企业的市净率等因素拟定发行市净率;后,将每股净资产与发行市净率相乘可得出结果。
  (三)EV/EBITDA估值法
  EV/EBITDA即企业价值倍数,在企业估值方法中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EV/EBITDA估值法与P/E估值法一样,通常需要与行业平均水平、历史水平做出比较,其倍数相对较高,则说明企业的价值较高;反之,则说明企业的价值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EV/EBITDA估值法评估的不是资产价值,而是业务价值。如果购买一家企业并且需要支付相应资金,这笔资金应该包括企业盈利估值,以及需要承担的企业的原有负债。因此,EV/EBITDA估值法能够更加市场化以及准确地进行估值。
  (四)PEG估值法
  PEG估值法基于P/E估值法而发展,也就是在市盈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长率,能够有效完善P/E在企业动态成长性上存在的不足。PEG估值法着重于分析企业股票现价的安全程度并且预测企业在后期发展中盈利的确定性。通过计算后,如果PEG大于1,则表示企业的股票价值可能不如预期;相反,如果PEG小于1,意味着该股票价值可能会超乎想象。
  一般情况下,企业上市后,其成长型股票PEG通常都会大于1,甚至还有可能大于2,投资者也愿意高估该企业的价值,这说明该企业极有可能在后期发展中业绩突飞猛进,股票市盈率估值也因此而获得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PEG估值的是3年以上未来的业绩增长情况。因此,评估难度较高。而如果投资者能够正确预测未来3年以上的企业情况,对其投资可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否则,会起误导作用。
  (五)RNAV估值法
  RNAV即重估净资产,物业面积、均价以及净负债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RNAV值。因此,其计算公式为:RNAV=(物业面积×市场均价-净负债)/总股本。
  RNAV估值法对于房地产企业、物业企业等尤为适用,主要计算方式是对企业不同资产分别进行价值分析,并且以资产价值作为出发点来解读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与RNAV相比,如果股票价格存在较大幅度的折价现象,则表示企业价值被低估。
  (六)DCF估值法
  DCF估值法可以说是目前为主流的估值方式,其分析框架严谨,能够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价值的多种因素,进而评估企业价值。DCF估值法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从而确定企业价值。这一估值方式适用于股利不稳定、现金流增长较为稳定的企业。
  (七)NAV估值法
  NAV即净资产,在房地产行业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由于这一评估方式为企业价值设定了估值底线。除此之外,NAV估值法还会充分结合预期价格的变化、开发速度以及投资者回报率等因素,计算结果也会更为精准。
  (八)EV/Sales估值法
  EV/Sales估值法以评分制体现出来,评分为从0到100之间的数值。而评分依据是市售率,计算公式为:市售率=每股价格/每股销售额,能够明显反映出企业所蕴藏的潜在价值。评分越高,则企业的股票价值也越高。
  企业估值方法还有很多,以上8种是为常见的估值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者根据企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估值方法,能够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