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恩施包谷酸

恩施是湖北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主体民族是土家族和苗族,还有宋末元初迁入、落户恩施的云南白族。土家族和苗族的族系不同,土家族是巴人后裔,苗族是三苗后裔,但是这两个民族,楚国时就生活在一起,民俗的相互融合是可以想象的,食俗也很相近,嗜酸,就是其中之一。包谷酸辣子、糯米酸辣子,是恩施、湘西、重庆黔江一带土家族、苗族共同的美食。

所谓包谷酸辣子、糯米酸辣子,就是将包谷、糯米打成粗粉,与剁碎的鲜红辣椒拌和,舂成坨状,入坛盐渍发酵,发酵后的包谷辣子和糯米辣子酸香醇厚。包谷酸辣子用菜油、茶油炝锅翻炒,就是一道下饭好菜,糯米酸辣子亦然,且糯米酸辣子黏性大,还可以烙成糯米酸辣子饼,切成小块,油煎或油炸,下饭下酒皆宜。那种香,来自于辣,来自于酸,更来自发酵后那种醇厚的回味,不亲口尝尝,无从体会。

包谷酸辣子、糯米酸辣子,还可以与肉蛋同烹。包谷酸炒蛋,酸香复合蛋香。包谷酸炒腊肉,更是一道酒饭皆宜的好菜,我在恩施吃过一次,是在游完清江大峡谷后。爬了一天大山,劳累,肚饥,加上天晚,且小雨淅沥,有点冷凉。到饭店坐下,大盘包谷酸炒腊肉上桌,红黄绿白,五色斑斓,热气腾腾,香味萦绕,一下子就味蕾大开,馋涎汹涌,饭都多吃了两碗。

包谷酸辣子、糯米酸辣子,是土家族与苗族共同的传统美食,不只流行于恩施,湖南湘西、张家界、怀化,重庆的黔江、酉阳、彭水、秀山,皆然。这一带食俗偏辣偏酸,有历史原因。

历史上,统治者掌握政权的手段,除了军事、经济,行政手段也很重要,其中一个,就是盐政。盐是人之生命不可或缺的,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盐的生产销售作为统治利器,紧抓不放。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南、西南地区的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同胞,生活在缺盐的境况中,给食物调味,酸和辣成为重要依托,而能够生酸和辣的食材也自然成为这一地区各民族的共同追求。相比酸,取自辣椒之辣,是很晚近的事。据文献记载,苗族以辣椒代盐,出现在清乾隆之后,但中南、西南的少数民族同胞的嗜酸食俗已有几千年历史。除野果之类的天然之酸,以粮禾为材,发酵取酸,可以说是这一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智慧之光。

恩施吃酸,不止有包谷酸、糯米酸,酸菜、泡椒、酸萝卜都是日常佐餐之物。恩施酸萝卜干锅羊肉极富

特色,到恩施,大可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