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喝茶有什么好处

喝茶很健康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是因为茶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它们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整理了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看看它们在味觉和健康作用两个方面都有哪些好处。

 

茶多酚  占干茶的18%~36%,可抗氧化、降压降脂、杀菌消炎的天然人体保

鲜剂。

味觉:苦涩味、浓厚感、回甘的来源。

健康作用: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抗辐射损伤、除臭、杀菌消炎等,对创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明显。

 

咖啡碱   占干茶的2%~4%,可提神、强心、利尿的温和兴奋剂。

味觉:苦味。

健康作用: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

 

氨基酸   占干茶的1%~4%,可降压安神、增强记忆的神经松弛剂。

味觉:鲜味、甘甜味、爽口感。

健康作用:促进神经生长、增强记忆力、

降压安神、护肝、改善肾功能。

 

芳香物质  占干茶的0.005%~0.03%, 可愉悦身心的天然香水。

嗅觉:茶香气来源。

健康作用:舒缓身心、镇静安眠。

 

除了上述物质,还有一些物质虽然不是影响茶品质的主要因素,可对人体也是有益的。如糖类、维生素、茶皂素、矿物质等。

 

糖类  占干茶的20%~25%, 其中茶多糖是可降糖降脂的血糖调节剂。

味觉:可溶的单糖、双糖是甜味来源,而线性的多糖聚合物、果胶等可增加黏稠感。

健康作用:茶多糖可抑制血糖上升、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  占干茶的0.6%~1%。

对味觉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即使微量,对健康也非常有益。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够被人体吸收的主要是可以溶于水的维生素C 和B 族维生素。维生素C 可抗氧化、增强抵抗力、防止坏血病、促进伤口愈合, B 族维生素可抗衰老,预防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眼病等。

 

茶皂素  占干茶的0.1%。

是一种带苦味和辛辣感的物质。泡茶时产生泡沫,其中就有茶皂素的作用。此外,它还有抗菌消炎、镇痛、降血压等作用。

 

矿物质  占干茶的2%~4%。

 

茶中能溶于水的矿物质,如磷、钾、钙、镁、铁、锰、氟、硒等,对味觉的影响非常微妙,能够轻微增强茶汤的丰富度。而且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氟和硒,氟可以预防龋齿和骨质疏松,硒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抗氧化等。

 

 

中国茶分几类?有什么区别

中国茶的分类标准,是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在1979 年提出的。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对茶叶颜色、内质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将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红茶、黑茶六类,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外观和口感特点。

和朋友一起喝茶,你可能会听到:“喝点发酵茶,养胃。”“这是绿茶,不发酵。”“你看这个铁观音,有绿叶红镶边,半发酵的。”难道做茶跟做面食、酿酒一样有发酵的概念?

没错,只是茶叶的发酵并不像发面、酿酒一样需要微生物的参与(黑茶除外),而是像树上的青苹果,一开始滋味青涩,在成熟的过程中,果皮越来越红,变得越来越香,也越来越甜。茶的发酵正是这样的一个“熟化”过程,是在茶叶内部酶的作用下发生的氧化反应。

绿茶清鲜、乌龙茶甘香、红茶甜蜜,发酵程度越轻,茶叶就越接近植物本身的风味,发酵程度加深,茶香就越来越浓郁、深沉,滋味就越来越甘甜、醇和。普洱茶则有些特殊,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是在绿茶工艺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熟普则需要深度发酵,属于黑茶类。

下面我们对照不同的茶类,来看看它们的发酵程度有什么不同。

不发酵茶:绿茶

代表: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

绿茶在制作时需要下锅炒制,人们阻止杀青的过程叫做“杀青”,用高温破坏了酶的活性,从根本上避免茶叶发酵。这种工艺保留了茶叶天然的物质,形成绿茶清汤绿叶、天然清爽、苦后回甘的风格。但也保留了茶多酚的收敛性,因此入口时嘴里会有一定的涩感。

 

部分发酵茶:乌龙茶、白茶、黄茶

代表:大红袍、铁观音、单丛、福鼎白茶、君山银针

这几类茶人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让茶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发酵。

比如乌龙茶的摇青,让叶片边缘轻度破损,轻度发酵,再加上后续的烘焙,让乌龙茶成为香气复杂、浓郁的茶类。白茶不炒不揉,但日晒的过程加上内部酶的催化,让白茶产生了轻缓的发酵,甜度好,还能越存放越好喝。黄茶采用闷黄工艺,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发酵,让茶叶有了一种“捂熟”的甜香。

所以,让茶叶稍微发酵一下,就形成了非常多样的口感。其中乌龙茶因为发西湖龙井酵程度居中,也常称为“半发酵茶”。

 

全发酵茶:红茶

代表:正山小种、滇红、祁门红茶、英德红茶

红茶的发酵就更加彻底了,制作时会用揉搓的动作,将茶汁挤出,再放在竹匾中发酵数小时,直到青味去除,茶叶变红。这样让茶叶内刺激性的物质降到,香气也呈现出“熟化”了的花果香,所以我们常说红茶是一种温和的茶,对肠胃的刺激性也是非常弱的。

 

后发酵茶:黑茶

代表:安化黑茶、六堡茶、熟普

前面提到的几种发酵,都是茶叶制作时自然发生的,而黑茶则是需要后续渥堆,借助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茶,有点像酿酒、酿造酱油了。

发酵完成的黑茶颜色比红茶还要深,带有类似老木头的陈香,这种香气非常浓郁而沉稳。温和不刺激的同时,也非常醇厚,茶汤也会有一种饱满充盈的感觉。

 

过去人们只会做绿茶和一点点白茶,可学会了“发酵”之后,各大茶类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茶叶的味道也就越来越丰富了。清楚了茶叶的发酵过程和发酵程度,在喝不同类别的茶时,我们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风味差别。对照发酵程度,我们也能更容易地找到自己喜欢的茶。

 

喝茶为什么会有回甘

有个成语叫“苦尽甘来”,用来形容茶特别合适。人类在刚刚发现茶时就将鲜叶放在嘴中咀嚼,虽然当下苦涩,却可以让精神振奋,随后口腔内不断生津回甘,成为进山打猎必须认识的神奇植物。

到了现代,人们喝茶聊天时,依然将“回甘”作为好茶的评价标准之一,可苦味怎么就变成了甜呢?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曾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茶多酚含量合适的茶,会产生入口微苦、之后变甜的神奇感受。

另外,人体还有一种“对比效应”,麦克伯尼教授和巴特舒克教授于1979 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认为,苦和甜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吃了苦味的东西再喝水会发现水会有些甜,这是一种口腔错觉。也就是说回甘不完全是甜味,而是一种叫“甜感”的滋味错觉。它似有似无,又真实存在。

综合实力强的茶才有回甘

结合科学研究结果,加上日常反复喝茶比对,我们发现,回甘其实是茶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不是某一种物质造成的。茶中既有带苦涩味的物质,也有甜味物质,配比均衡才有优良品质,才有回甘。

对茶的品质要求上,我们常说:苦涩很正常,但要化得开,能够转变成甜味。如果苦味过重,或者滋味寡淡,都体现不出回甘的特别感受。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看一下:

36% 茶多酚 4% 黄酮 4% 氨基酸 3% 有机酸 3.5% 糖类= 一次沁人心脾的回甘。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比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黄酮是茶多酚的一种,它的味觉表现十分特殊,入口苦涩,一段时间后呈现自然甜味。食用生橄榄会有先苦后甜的现象,也是因为其含有黄酮。

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的主要成分,含量占总量的1%~4%。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季节,因此春茶的鲜味和回甘都更为悠长。

有机酸在茶中约占总量的3%,且在制茶过程中含量还会增加。有机酸通过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让人感觉回甘生津。

多糖类占了总量的3.5%,它们名为糖却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黏度在口腔滞留,通过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麦芽糖,正是这一催化过程产生的时间差,造成了先苦而后甜的回甘效应。

怎么判断茶的回甘

喝茶时,我们可以将口腔内、舌面都布满茶汤,慢慢感受茶带来的微苦和收敛感。如果能很快感觉到舌底有唾液分泌,并且吸吮一下有甜甜的口感,持续很久也不减弱,那就表明这款茶有很不错的回甘了。

需要注意的是,好茶有回甘,而有回甘的不一定就是好茶。比如一些质量较低的茶叶,因其茶汤味道过于苦涩,对比而产生的甜味就较为强烈。再如一些茶类本身甜味就较明显,容易与回甘混淆,这些我们都可以仔细与上面说的真正的回甘做对比,在品饮的时候加以分辨。

中国文化中似乎很喜欢借物喻人,茶性高洁,且极富内涵,苦尽甘来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品质。苦不可少,甘甜后至却让人惊喜,人生不正是如此吗?

 

不苦不涩不是茶吗

试想一个场景,有好友来家里做客,你给大家泡了一款高山茶,香气高扬,口感鲜爽,久泡都不苦涩。有一个朋友说:这茶不苦,又香又滑,好喝!另一个朋友却说:没有茶味啊,不苦不涩还能叫茶吗?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细想一下,是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茶的苦尽甘来,先苦后甜。还有人说茶要苦涩,才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可大部分人都更喜欢甜味,而非苦味,因为后者不是一种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味道。茶的好坏是否和苦涩度有关系,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

茶为什么会有苦涩味

其实,茶中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有苦的、涩的、香的、甜的、鲜的,等等。我们喝茶不是单单只喝一种味道,而是喝它们的组合。种茶人和制茶师傅千百年来磨练技艺,其实都是在味道上下功夫,让这些味道以一个合适的比例呈现在我们的口中,让愉悦的味道多一些(更甜、更香),让不好的味道少一些(少苦,少涩)。

不过,苦涩味是茶中一定会有的,因为占茶叶内含物30% 的茶多酚就是苦涩味的。此外还有苦味的咖啡碱、茶叶碱、花青素、茶皂素等,所以“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很有道理,苦涩味往往还伴随着茶汤的浓郁醇厚,如果没有这些成分,茶就会十分寡淡。

既然茶苦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爱喝呢

对于食物来说,不同味道之间以黄金比例搭配,就能融合成特别好的口感。茶也是一样,其中鲜甜味的氨基酸能够让茶的苦涩味降低,还有其他多种味道的物质和苦味相互融合,会让茶有鲜爽甘甜的口感。

苦味是有规律的

茶中的各种味道,会因为茶树的生长环境而发生变化。一般气温较低、光照较弱时采摘的茶,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少,鲜甜物质多。相反,气温较高、光照强时采摘的茶,茶叶中的苦涩物质较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更多人爱喝春茶,因为在春季,茶叶香气高,更甘甜爽口,苦涩度低。

高山环境则体现得更明显,多云雾让阳光更柔和。气温比山下低,而且温差大,积累了更多的鲜甜物质,苦涩感也就少了。

高山乌龙就是这类茶的代表,正是有着这样的因素,才显得茶汤饱满,少苦涩而多香甜,符合“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规律。

什么是正常的茶味

对于茶的苦涩味,我们也要学会分辨好坏。一个原则就是,茶可以苦,但不可一直停留在口腔化不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变成甘甜,时间越短越好。有的茶因为品种特性,本身就比较苦,比如普洱生茶、客家炒绿等,但品质较高的茶也都是入口苦涩刺激,随后很快生津回甘。如果苦涩度高,又喝不出甜味和香味,口腔发紧,久久不散,那就说明茶的质量一般了。

 

 

东方美人茶,被虫子咬出来的好茶

茶之源

东方美人茶属于乌龙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其发酵度在60% 以上,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重的茶,所以醇厚甘甜。1960 年左右,这款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摘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

女王品尝后,对其黄澄清透的色泽和醇厚甘甜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其口感和香气,加上抗衰老、美白、养颜的功效,特别适合女士饮用。

东方美人茶主产地在台湾的新竹、苗栗一带,其特别的地方在于,茶的鲜叶必须让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其唾液与茶叶酵素混合出特别的香气,这也造就了东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

民间传说,东方美人茶被发现之初,大家并不相信被虫咬过的茶会很好喝,因此当地人都不相信,说是吹牛,当地话叫“膨风”。可这样特别的自然现象,让茶叶真的有了特殊的风味,膨风茶就这样被传开了。

冲泡方法

东方美人茶推荐采用工夫茶泡法,可以用瓷壶、透明玻璃杯或白色盖碗冲泡。因其发酵度高,内含物容易浸出,所以水温不宜过高,95℃左右为宜。浸泡30~45 秒后倒出。

使用白色盖碗,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美姿及琥珀色茶汤。也可以冷藏后饮用。或者使用冷泡法:4~5 克茶叶用500 毫升常温水泡,冷藏6~8 小时后饮用。

东方美人茶还可以像红茶一样有多种花式喝法。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会近似香槟;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加入水果酒,可调制成鸡尾酒。

辨香识韵

【茶之赏】

干茶外形:叶身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

茶汤颜色:呈较深的琥珀色。

叶底外形:肥厚明亮。

茶汤香气:带有熟果香和蜂蜜的芬芳。

茶汤滋味:浓厚甘醇。

【茶之鉴】

东方美人茶大都呈现出绿、红、白、黄、褐色相间的鲜艳色彩。其正宗名字为“白毫乌龙”,因此,除了外观呈五彩色,茶心有肥厚晶莹的绒毛也是其独有的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