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温柔的人”大受欢迎

这是个崇尚温柔的时代。

男性说到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时首先就会提到要“温柔”,女性说到心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时也会要求“温柔”。

虽然说“温柔”的女性自古以来都很受欢迎,但是现在连男性都要有“温柔的性格”而非“坚强的品质”,无论男女,是否“温柔”都成了能否受到欢迎的条件。

2011 年,市场调研公司明路以25 — 39 岁的未婚男女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结婚与恋爱问题”的调查(有效回答人数500 人),这一调查显示,在“希望结婚对象具有的条件”(可以多选)一问题当中,无论男女都非常重视对方是否温柔。

作为希望结婚对象具有的条件,男性重视的就是要“温柔”(42.4%),其次是要“性格开朗”(24.6%),还要“有眼缘”(19.9%)。从这一数据上可以看出,男性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注重的就是温柔了。

而女性在这一问题中, 重视的是“ 经济能力”(40.4%),第三重视的是“消费观念一致”(26.6%),与男性相比,女性明显更加现实。但是女性选择“温柔”的比例也高达35.5% ,成为女性择偶条件第二重视的选项,也是排名靠前的选项中一个与性格有关的因素。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较为现实、注重经济能力的女性,在择偶时也很看重对方是否温柔。

另外,2011 年明治安田生活福利研究所以20 — 59 岁的女性为对象进行的“女性幸福感意识调查”表明,女性希望恋人或配偶能够具有的品质位就是“温柔”。

作为“理想恋人的条件”,各年代女性的选择都是“温柔”,第二是“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第三是“颜值”,“温柔”在所有选项中遥遥领先。

单独看年轻一代的数据,20 — 29 岁这一人群中,选择“温柔”的占比为62.2%,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4.7%,选择“颜值”的占比31.4%。30 —39 岁人群选择“温柔”的占比为61.8%,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1.5%,选择“颜值”的占比为31.6%。

作为“理想配偶的条件”,20 —39 岁的人群也将“温柔”排在了。

20 — 29 岁人群选择“温柔”的占比为51.8%,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4.9%,选择“高收入”的占比为32.8%。30 —39 岁人群选择“温柔”的也占到了47.8%,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及价值观相似”的占比为40.3%,选择“高收入”的占比为33.0%。

这样看来,在选择恋人或结婚对象时,无论男女都非常重视对方是不是个“温柔的人”。

而温柔已经不仅仅是选择恋人或配偶的标准了。“对肌肤温柔”“对环境温柔”等,在人际关系以外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了温柔就是好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个温柔具有巨大价值的时代。

不伤害别人的感情就是温柔吗?

温柔的人如此受到追捧,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温柔的人呢?似乎很多人都认为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就是温柔的人。

我想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受到伤害,所以若无其事出口伤人的人会被敬而远之。

而能顾及别人的感受、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则能够让人安心地和他相处下去。

但是,和这样体贴温柔的人相处时,总是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也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他们不会口出恶言,好像可以安心地和他们相处,却有无法抹去的距离感,因为总是感受不到彼此真正的心意。

总是小心翼翼地不想伤害到彼此感情的人多少有些寂寞吧,不是吗?

或许他们只是出于“不想被讨厌”“不想找麻烦”的想法,才一直保持着温和的态度。但是,这样的想法不是只考虑到自己了吗?只是因为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完全没有一点想要变得亲密的意思。这么想的话,就会明白距离感从何而来了。

迄今为止有不少人都认为那些不会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是温柔的人,但是也有人对此感到疑惑。仔细想一想,他们可能只是小心翼翼地顾虑着别人的感受而不轻易说出

真话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和他们变得亲密以后,当他们能够说真话时,他们是否还是原先温柔的人呢?我们不得而知。

即使在非常简单的情况下也很难判断:“当下,这个场合”不伤害别人的感情到底是不是温柔?

比如,看到某个人将衣服穿反了,很多人会犹豫要不要告诉他。或是在和别人聊天时,看到对方的鼻孔里有鼻屎,也会犹豫要不要告诉对方。

同样的情况下,有为了不让对方感到难堪而选择视而不见的温柔,也有为了不让对方陷入更大的窘境而好意提醒的温柔。

虽然每个人都说温柔的人好,但是光就“不伤害别人的感情的人就是温柔的人”这一点去仔细研究,也会渐渐分不清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温柔的人吧。

孩子获得成功时父母的态度

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恋人不够温柔,不会说贴心的话,特别乏味。

他们的恋人在送他们礼物时只会态度生硬地说“出门的时候顺便买的”。他们会发牢骚说,既然要给自己物,为什么不能用温柔的语言包装一下呢?

但是有些人的恋人, 在一起时总是会说“ 好厉害呀”“我懂我懂”“好可怜呀”,类似这样表示赞扬、共鸣或同情的话。这种时候他们又会觉得虽然自己的恋人嘴巴上很温柔,却好像在刻意地迎合自己,搞不清楚对方是不是真的在乎自己,经常为此感到不安。

所以说并不是态度生硬就说明这个人不温柔,而总是说些贴心话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温柔的人。

当孩子在钢琴比赛上获了奖,或是在运动会上得了时,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不错。但是,不能因为这种成绩就骄傲自大哦!”有些父母则会不吝赞美地表扬孩子:“太棒了!干得好!你真的很努力了!”那么,究竟哪一种父母才是温柔的父母呢?

像后者那样表扬孩子的父母,会让当时的气氛变得更好。但是,不能说因为用温柔的话让孩子的心情变得更好了,所以就单纯地觉得后者是温柔的父母。

前者的父母是考虑到孩子未来的可能性而在激励孩子,可以说前者的父母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