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该选择我爱的人,
还是爱我的人?

 

大多数人因爱受苦的主因,就是以为“爱”有限,
以为眼前这个人就是爱的全部!

旁观者清,当我们看到身边好友正在为爱而苦,总会觉得她怎么会这么想不开。明明身边有很多很棒的人喜欢她、追求她,她却偏偏爱上那个不爱她或是对她不那么好的人——有的人会把这种不合逻辑的怪异现象称为“业力”使然,但业力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生戏码,那么我想问的是:明明很苦,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要继续耽溺在这样的泥淖中,怎么拉她都拉不出来?真的有那么好玩吗?

我以前也度过好几段“爱情陷溺的黑暗期”,当初我跳进水中、陷进漩涡,现在回想起来,坦白说水并不深,不可能致命,如果自己真的想起身,徒手划一小段也就能上岸。但我当时的恐惧创造出了“水很深、岸很远”的假象,于是就把对方视为的浮木,好像没有他,我就会被自己的泪水溺毙,心碎而死。于是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你以为眼前这个人就是爱的全部,就是你的命。所以有不少受过情伤的女子跑去上爱的疗愈课,以为只要原谅对方,以“更大的爱”包容对方,就能再度赢回他的爱,这又陷入了另一个“交换式爱情”的幻觉圈套里。唯有把焦点重新放回自己身上,所有的疗愈只是让自己“痊愈”回完整独立、自愉喜悦的状态,绝不是为了“赢”回对方而逼自己去做的一种手段,那么这“因爱而进行自我疗愈”才是根本之道,与他人无关。

谈过几次恋爱的人就比较不会这么欲生欲死了,因为他知道,每一次虽然都痛彻心扉,崩溃快死,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甚至连那个人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大概都忘了。之前的痛似乎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其实对灵魂而言,只是增加新体悟而不会留下真正的疤痕。但唯有每一次伤愈之后更自信坚强,而不是更害怕爱、对爱采取更趋吉避凶的防卫闭锁方式,才能让我们对“爱”越来越敞开,才不会被“爱有限”的恐惧所伤。就像是我以前念小学时,每到要换座位、换班级、转学、搬家时,都会大哭好几天,因为好不容易认识的好朋友就要分开了,总觉得以后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朋友……几次之后,每次换新环境都能很快找到新朋友,所以原先觉得“朋友只有这个,失去了就没有了”的“有限”想法,也因真实经历不是如此而慢慢消融,也不再被自己“担心没有朋友”这样的信念所伤。

其实爱情也是如此,每一次失去就天崩地裂,那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只能有这个爱人,没了这个人,这个世界上就没人再爱我们了——从天被爸妈强迫送进幼儿园,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分离焦虑症”,但每一次崩解的其实只是自己“爱情有限”“这个人是我的”“世界上只有这一个人会爱我”的错误信念,所以我经常劝那些还耽溺于爱之苦的人说:“会离开的都不是你的,会崩解的都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