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12章 这与你无关

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育儿方式是对孩子好的。毕竟,做父母的都愿意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甚至排在自己的需求之前。虽然我们是这样告诉自己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妄想。现实情况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会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行事,包括育儿。

我经常问父母们,他们为什么要生孩子。他们的回答包括:我想体验有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想成为一名父亲,我想建立一个家庭,我想知道爱孩子和被孩子爱是什么感觉……这些回答相当常见。它们都是从“我”这个词开始的。这表明,对于许多人来说,比起孩子本身,生孩子更与他们自己有关。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听父母的话,在学习、工作、买房、生子方面都要循规蹈矩,这样才能成为“正常人”,才是所谓的“成功”。

孩子似乎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的。每个人都希望被孩子无条件地喜爱,这通常是许多人生孩子的动力。我们还倾向于利用孩子实现我们未实现的梦想,好像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我们的遗憾。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结果很容易就会忽视孩子的需求。

奇怪的是,专注于我们自己的需要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我们不仅没有忽略孩子的感受,反而对他们的感觉过于敏感。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很可能想要不顾一切地保护他们。所谓的“直升机”父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觉得有必要 24 小时都像直升机一样悬停在孩子的头顶,并且认为这样做才是称职的家长。许多这样的父母牺牲了所有的空闲时间、兴趣和精力,全天候地呵护孩子。虽然他们看起来很无私,但实际上却是贪婪的人。

在我父母那一代,人们经常否认孩子的感受。而我们这一代更重视心理问题,倾向于过度保护孩子,特别是在我们不理解孩子的感觉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举例来说,一位家长曾对我说过一件事。“我的一位小学老师给我带来了一段可怕的经历。于是,我一直对权威人物怀有恐惧。但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种恐惧被深藏了起来。将近30年过去了,当我8岁的女儿害怕和老师谈话时,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痛苦,结果哭得比女儿还难过。我告诉女儿,我要给她转学。她很震惊,反过来安慰我:‘我不想换学校或者换老师,我喜欢我的老师,我只是不喜欢她和我说话的方式。没关系,妈妈,我会没事的。’”

关心孩子和过度反应之间的区别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父母清楚自己的需要,知道它们是否会影响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你可能会问:“我一直都在为孩子付出,怎么有空关心自己的需要?我在网球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孩子练球。为了陪孩子,我连周末都牺牲了。”为了理解我们是如何利用孩子来实现自己未满足的期望,我们需要进行诚实的自我反省,也就是做“觉醒的父母”。

尊重孩子的感受,首先需要父母自身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跨越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我仍然记得,玛雅小的时候,我曾经对自己的母亲抱怨:“她真难管,我不理解她。”因为我不知道女儿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感觉她快把我逼疯了。为了自我保护,我本能地贬低她。初,我母亲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接受玛雅并不会按照我的设想成长的事实。然而,一天早晨,在爆发了一场战争之后,我母亲坐下来对我说:“你好振作起来,不要扮演受害者。你不是受害者,就算有人受害,那也是玛雅。你无法理解她,这不是她的错。她只是做自己而已。你的责任是弄清楚她的问题,满足她的需求。”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做父母的傀儡。他们是来奋斗、探索、茁壮成长和享受生命的,在这段旅程中,他们需要我们的鼓励。当然,他们也不是来反抗我们的。在自然状态下,他们既不打算遵从我们,也不打算反对我们(虽然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顺从和反对的程度是父母育儿方式的问题指标。为了让事情回到正轨,我们需要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很多人都没有学会如何容忍感觉,无论是强烈的快感还是深切的痛苦。我们会逃避面对当下的感受。所以,母亲会对孩子说:“噢,你觉得伤心,让我给你一碗冰淇淋。”母亲试图做一个好母亲,但她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她不忍心让孩子感到难过,因为她不愿意孩子受苦。

如果我们无意识地将自己代入一个不恰当的模式,就会干扰孩子应对生活中高潮低谷的能力。例如,希拉的 12 岁女儿玛利亚抱怨,她没被朋友邀请参加犹太女孩受诫礼的庆祝活动。希拉不忍看到女儿失望,就给那位朋友的母亲打电话,要求她请玛利亚参加。结果对方被激怒了,把希拉和玛利亚列入了黑名单。

希拉愤怒地找到我,准备去和那位母亲理论。我指出,如果她允许玛利亚难过,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种事人人都需要学会处理,不必感到自卑。过度保护女儿导致她剥夺了玛利亚体验这种正常的人生经历并由此提升适应能力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希拉在社交方面也有自卑心理。玛利亚的失望令她更加焦虑,于是她试图操纵女儿的社交。实际上,她是在对玛利亚说:“你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让我来。”她把玛利亚放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如果你不能让别人邀请你参加活动,我就不得不介入,确保我们的家庭得到应有的承认。”当然,在更深的层次上,希拉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被人拒绝的经历,这段经历促使她格外关注她的家庭的社会形象。

有些父母会像希拉一样,见不得孩子受一点苦。而有些经历过创伤的父母可能忽视孩子的痛苦,一味地告诉孩子“坚强起来”,比如五十多岁的母亲玛德琳。她的父母在她遭遇情感危机的时候,比如出国工作、寄住在亲戚家、离婚等,并没有提供什么帮助。结果,玛德琳也无法与孩子的感受共情;因为与她的经历相比,孩子的问题似乎微不足道。

例如,有一次,玛德琳的女儿回家时心情不好,因为她没有在学校的演出中得到出演主角的机会,而她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虽然女儿哭了,但玛德琳无法共情,她反驳道:“什么?你就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哭吗?你知道我遇到过什么事吗?我是决不会让这种小事打败自己的。你还是挺过去吧。”回到自己的房间,女儿哭得更厉害了,好几天没和母亲说话。

玛德琳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她说:“我觉得我是在帮她克服困难,让她变得更坚强,不要被生活打垮。”

我解释说:“你是在拿女儿的遭遇和你的经历作对比。虽然你小时候独自处理过那么多问题,但你的情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你体会不到脆弱的感觉。你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到女儿身上,但她不是你。你一方面努力确保她不会遇到你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却鄙视她所受到的磨难。因为你觉得那不算是磨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也这样想。”

在指出玛德琳是在拿自己的经历和孩子的悲伤相比之后,我承认,玛德琳的出发点是好的,她希望把孩子塑造成坚强的人。但问题在于,我们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我们对他们的期望出发,这样才对治疗有帮助。就好像老练的治疗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客户处理感情,而不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他们。

我告诉玛德琳,她可以坐下来陪伴女儿,允许女儿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逐渐引导她明白一个事实:我们并不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的同时,教给她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