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无论是研究考试评价还是课堂教学,都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凝练了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在内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这两方面被学科专家誉为本次课标修订的亮点。找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并将学科核心素养合理划分为四个层级,就为学业水平的划分找到了依据。要理解高考改革,就必须将其置于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中。

   《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学业水平考试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考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点关注能否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展现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体系发展状况如何呢?综观近年来各省市的重大考试,可以感受到试题已经开始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向转变。

   例如,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作为考试的重心,法治意识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 2019年春季,北京市开启今年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在政治命题组提交的命题思路报告中,明确指出 :“2019年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积极探索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践路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力争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又如,很多省市基于《课程标准》,着手细化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分别把握教和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考试评价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再如,一些省市早在《课程标准》修订之初,就积极着手考试命题改革,将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努力引导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分析理解、综合运用发生转变。对比2014年前后的试题,不难看出这种变化趋势。例如, 2013年的高考北京文综卷在考查《文化生活》这一模块时,试题的基本立意是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2014年后,考查方向转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教育考试与评价》中谈到了一个话题 :“考试的结果值得相信吗?” 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大体内容。

   对于考试,如果用专业术语来定义的话,它是教育测量的一种方式。“测量”这个概念你很熟悉,可“教育测量”是什么意思,估计你就不太明白了。用业内的话来说,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来表示教育效果或者教育过程的一种方法,所以才有了考试分数与学生学业水平的对应关系。

   那么我想问,你觉得怎样才能对教育进行测量呢?为什么考试能够成为教育测量的方式呢?

   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测量某个物体,比如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要怎么做?很简单,你可以先检验量尺的精确度,再把量尺放到物体上,让大家直接看到读数就可以了。

   但教育却没这么简单,它是无法进行直接测量的。知识和能力虽然是人脑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但要想把一个东西放到人的脑袋上,就能直接读出人的智能水平,这一点在技术上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实现。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只能是间接测量,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取样、检测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进行分析,加以推断,从而推知个体的能力特点等。

   考试就是一种推断人的知识及能力水平的取样测量工具。它用一组标准的刺激来刺激人的大脑,然后分析人的反应,从而推断出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具体来说,试卷就是一组组标准的刺激,学生的答题结果就是接受刺激后的反应,而考试结果就是对学生水平的推断。

   作者的叙述十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教育考试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的特性。 E. L.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学导论》一书中指出 :“教育测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给所要考察研究的教育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教育测量的性质有三个方面 :,测量对象具有可测量的特质,“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第二,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测量 ;第三,教育测量存在误差是难免的。

“教育测量存在误差是难免的”,这不仅是因为教育测量具有相当的难度,还因为作为测量的尺度——某些考题本身就存在问题,导致测量不够精准。

   与一些高水平的教师交谈时,他们往往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同一话题 :有些省市级命制的正规试卷,甚至是高考试卷,题目读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除了基本完成当时的考试测评任务外,之后便无人提及,并很快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另有一些题目则让人过目不忘,阅后由衷佩服命题人业务的精湛和设计上的独具匠心。这两种试题都将置于历史的题库中,但优秀试题却会成为经典,长时间地被师生引用,并成为教师训练学生的经典样板。

   几乎所有命题人都怀揣着这样的梦想 :命制出的试题科学严谨、形式新颖、构思巧妙、语义清楚 ;试题一经面世,便迎来好评如潮。

   经典试题之所以超凡脱俗,让人百读不厌,是因为试题编制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信、达、雅”是清末大学者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他说 :“译事三难 :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的名言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翻译工作有三项不容易做到的事 :信、达、雅。要做到忠实于原著本来就很不容易,但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那么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可见译笔的流畅是应予以重视的。

   如果在试题命制上能够借用“信、达、雅”三个字,并且赋予它们新的含义,或许“信、达、雅”可以成为试题命制的金科玉律。

   “信”,在试题命制中指试题科学严谨、准确无误,信度、区分度、难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信”是命制试题的要义,是实现检测目标的基础。无论是次命制试题的人,还是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命题人,命制试题达到“信”已十分不易,要达到“达”和“雅”的境界则更困难。

   “达”,是试题立意的真正到达,是命题思想的真正到达,是命题境界的真正到达,也是命题技术的真正到达。在“信、达、雅”中,做到“达”是困难的事情。很多试题看起来科学严谨,形式新颖,达到了“信”和“雅”的高度,但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与“达”的高度尚有距离。“达”有以下几层意思 :

   ,考查内容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精神,忠实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不超纲,标准不降低 ;

   第二,考查内容锁定在学科核心素养上,能够测试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合理的区分度 ;

   第三,试题能向课堂教学和备考发出正确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广大师生清楚试题的内在立意和价值追求。

   例如,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试题应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考查内容定位在“应知”“能会”“有用”的知识,而非考查细枝末节或犄角旮旯的知识和问题。在选拔性考试中,试题应该能够准确测量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潜力,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并且让广大师生清楚试题的导向,知道为什么这样考,而不是那样考。这些问题,都与“达”字息息相关。总之,试题不仅要科学、亮丽,还要有灵魂。“达”是区分优秀试题和平庸试题的分水岭。

   “雅”,在试题命制中指试题的文字表达和设计形式,指试题命制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艺术水准。“雅”要求设计巧妙,文字优美,形式生动,独具匠心。“雅”不是单纯地追求试题外在形式,更不是堆砌辞藻,过度煽情,而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