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指的是印象主义后期到二十世纪先锋主义的过渡阶段。事实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而是十九世纪后二十年在欧洲盛行的艺术思潮。早的后印象主义艺术家正是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在1886 年5 月15 日至6 月15 日印象主义第八次展览时,艺术评论家菲利克斯• 费内翁称印象主义已经在根本上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他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从那时起,印象主义画家们开始自发地根据个人志向进行艺术研究。与此同时,许多画派也在这个时期形成,还有一些特立独行的画家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过,这些艺术家们的共同追求都是超越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赋予作品更新颖、更深刻的含义,因此他们在这一点上与象征主义不谋而合。后印象主义的派别有两部分:一部分艺术家推崇色彩的情感价值,成为表现主义的先声;另一部分则投入线条与图案的研究之中,为新艺术运动开启了大门。
先锋派
术语“先锋派”(Avan-guardia)指19 世纪出现的一众极具叛逆色彩的新兴艺术运动(除视觉艺术外,还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它们以同主流艺术和主流社会的公开决裂为荣。这些历史先锋派不但反对将艺术囚禁于博物馆中,还将艺术革新作为能在审美层面深入日常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一种工具。其中,表现主义者率先抨击并反对保守僵化的艺术体制,开始从非西方文化中汲取养料,同时打破了绘画造型与绘画色彩的传统教条。之后的立体主义则对绘画空间的传统概念发起攻击,终将其彻底革新为一派融会诸多视角的当代绘画空间,紧随其后的未来主义又在其上增添了新的维度,即时间之维。那些积极尝试用新材料作画的艺术实验则使艺术品在物质层面上焕然一新,比如在作品中引入各种碎片化的现实物品,如剪报、沙子和羽毛等。这是艺术力图超越自身形态(具象风格)的伟大征程(如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的抽象作品),也是艺术品之“灵晕”饱受质疑、屡遭挑战的多事之秋:比如杜尚在《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又名.H.O.O.Q.)一画中讽刺了人们对艺术品的尊崇,其上书写的法文字母“L.H.O.O.Q.”其实暗指了画中形象是淫荡污浊的。

野兽派
“野兽派”这个词早是艺术评论家路易斯• 沃塞勒在评论1905 年秋季沙龙展上的一组构图大胆、用色夸张的作品时所用的,当时陈列这组作品的展厅也由此得名“野兽的笼子”。人们对凡• 高的色彩造型手法的重新解读,即认为色彩是画面基本构成元素的观点,以及古斯塔夫• 莫罗提议必须使现实可视现象的研究与内在情感现象的研究齐头并进的观点,对野兽派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因此,野兽派意欲超越印象派艺术的想法,以及在个人情感表现之上增添色彩韵律和动感的创作,就不是偶然之举了。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核心代表人物,他的绘画主题多是在参观博物馆时萌发的:一方面源于他对经典大师绘画的研究,尤其是15 世纪法国绘画中的风格、材料、蔓藤花饰以及梦幻般的色彩渐变效果;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对后来影响德国表现主义的非洲与大洋洲雕塑的创新性研究。野兽派为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从1908 年起,越来越多的野兽派画家从团体中脱离,转向了更富个人色彩的艺术风格。